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跟師父走 不變的恆持

跟師父走 不變的恆持

E-mail 列印
昏黃燈光下,巍巍顫顫的雙手摩娑著泛出深黃的雜誌內頁,早期的《慈濟月刊》捐款徵信欄上有「李泰龍」的名字。拉開抽屜,更是保存著多年慈濟路上的照片與紀念品,見證他早期走進慈濟的足跡。李泰龍深愛著上人,深愛著 慈濟。

◎堅定環保路 全年無休

1938年生於台南市白河區,本是農家子弟,還未成年就離鄉販賣成衣,經常在高雄附近的鄉下販售,小生意做得很順手,在結婚生子後,過著養家活口的歲月。努力拚搏下,1982年買下住家現址,就在這年,知道花蓮有個非常慈悲的師父,在陳文全、林永祥的引導下,同往皈依證嚴上人,看見上人瘦弱的身體,卻發了要蓋醫院救人的宏願,大家聽了既不捨也敬佩不已,同聲響應發願追隨上人,分擔上人的擔子,他們都是高雄地區非常早期的菩薩種子。

回到高雄後,弟子們都努力募款,常常租遊覽車把會眾帶到花蓮,讓大家親身感受出家人的悲憫心。一個梯次總有四、五輛遊覽車,甚至有時多到十幾輛。李泰龍招募的戶數相當多,但是自認為口才不好,而遲遲沒受證委員,正式穿上慈濟制服已經是2003年之後。做慈濟會員二十幾年之後,因資深委員編號234號的黃吉良師兄往生,泰龍師兄體會到人生無常,發願要承擔起黃師兄的任務,才參加培訓受證為慈濟委員。

「我的家業重,每天做環保,是追隨上人做慈濟最方便的方法。」從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那時起,他就騎著腳踏車沿街撿回收物,並借用住家對面停車場的角落整理資源回收,算是鳳山區最早的環保點。最先還自掏腰包付租金,後來帶領地主回花蓮朝禮,由是因緣獲得免付租金的優惠。從此一做二十幾年,只要一天沒做,就心癢癢的渾身都不自在,他知道只要出去,撿多撿少必有收穫。

至今,每天收攤後,他仍騎著腳踏車去公園、球場一帶逛逛,尋找可回收的資源當運動,那裏的管理員還會幫忙收集。平常也有很多鄰居會自動拿來這裡,所以這個集中點的回收量並不少,回收車每週來兩次。他說:「做環保讓垃圾變黃金,還可以助人、救人、護持大愛台,我很歡喜,會一直做到不能做為止。」現年八十歲的李泰龍就像台灣社會裡,飽經滄桑看遍生命疾苦的煦煦長者,總是那麼謙卑地看待生命。

◎無常示現 勇擔家中支柱

2014年的一個清晨,四十六歲任職台塑監工的兒子忽然猝死,無常來得如此突然,心裡難免難過,學佛多年的他只能慨嘆無常難料,坦然面對事實,勸慰太太、兒媳,要大家以祝福的心,讓兒子能無牽掛地離去。

泰龍師兄的慈悲與智慧,家人感受最深刻。媳婦在痛失依靠之時,公婆給她最大的支柱,她知道公婆跟她一樣痛,與她一樣苦,他們強忍心中的不捨,陪伴、協助她走過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當她摟著兩老,跟志工道出心聲﹕「我先生走的時候,當下我真的很慌張,我公公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是默默的陪著,他一輩子為了子女努力打拼,即使到現在還是放不下,我知道他是為了要幫我撐住這個家,為了幫我分擔這個擔子。」媳婦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太太在住家店面賣麵,因身體胖腳力差,本來兒媳都會幫忙,兒子往生後,他體恤媳婦既要照顧麵攤生意,還要扶養二個就學中的孫子,於是,他除了早上幫忙買菜,還要做兒子以前所負責的麵攤工作,協助打烊善後。

◎精進不懈 勤耕福田

李泰龍募款非常認真,因為需要詳細說明善款原由,所以花蓮慈濟醫院興建的艱辛過程,他都仔細了解,手邊保存不少當年的刊物等資料。因此對上人的景仰以及對慈濟志業內涵非常了解。他最欽佩師父做事情都想得比別人深,看得比人家遠,當年政府未規定戴安全帽時,就要求弟子一定要戴安全帽。至於鼓勵吃素、做環保……等等,都是很了不起的智慧,也是他所讚歎的。

十幾年的慈濟歲月,他客氣地說:「慈濟事做得不多,只能隨著個人的環境、時間努力做可以做的事。」他曾經做過協力副隊長,自認為口才不夠好,不擅表達,沒有做好領導工作,只能自己盡力去做;公祭、助念、勤務、做福田以及利用清早去掃廁所,李泰龍都會撥出時間認真參加,而社區各種大型活動,毫不遲疑,一定空出時間不缺席。

「能做是福氣,袂做是廢棄,籠總沒做就了去,一天過一天,能走能跑卡贏黃金萬斗。」他說,記憶力不好,只記住一些簡短而特別受用的靜思語。李泰龍很感恩上人創造慈濟,感恩上人的法,讓他得以面對生命的苦迫,走過平實而豐富的一生。雖然年歲已高,他仍然要跟著師兄師姊精進,生生世世跟著上人走。
圖左 :「能做是福氣,袂做是廢棄,籠總沒做就了去,一天過一天,能走能跑卡贏黃金萬斗。」李泰龍很感恩上人創造慈濟,感恩上人的法,讓他得以面對生命的苦迫,走過平實而豐富的一生。[攝影者:羅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