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慈青體悟深 慈濟家庭幸福多

慈青體悟深 慈濟家庭幸福多

E-mail 列印
來自十二個國家的兩百位慈青夥伴與八十七位工作人員,共聚花蓮靜思堂,在為期五天(12/24~12/28)的慈青慈懿幹部精進研習營中,吸收不同的課程、學習不同的領域,像海綿般緊緊的抓住每一個環節,以不辜負 來臺充電,再回到所屬國家灑種子的使命。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堂課

透過慈濟大學親善大使的導覽解說,再看「昇華生命的意義 」影片;無語良師示現的是生命的奧秘,是生命的延續,是回饋生命的意義,更是醫學生成就良醫的老師。任人千刀萬剮,只為成就一位良醫;慈青們睜大了眼睛,不禁讚歎:多偉大的情操啊!

來自馬來西亞的王俐蘊,畢業之後,想起曾經和證嚴上人約定,生生世世要跟隨上人。雖然不是第一次觀看大體老師的影片,但是這堂生命教育課題中,醫學生與大體老師的無聲互動情感,依然令人動容;尤其是家屬大捨的氣度,更是令人欽佩。

大捨堂通風明亮,那是對大體老師的尊重,吳安妮聽到導覽志工簡介:「有位師姑常常買兩杯咖啡與大體老師(親人)訴衷情;更有醫學生遇到課業壓力時,跑到大捨堂與大體老師傾訴;大體老師成了追思、傾訴與心靈的寄託,讓我好感動!」能打破傳統的觀念,化無用為大用,吳安妮之前就有捐大體的想法,而今更加堅定此信念。

◎慈濟家庭幸福多

上個月與先生從菲律賓一起來臺受證,「這次回臺灣意義大不同,兩個孩子一起參加慈青營隊,我們是擔任隊輔爸媽的角色。」談到孩子林仙查顯得特別開心。她表示,夫妻倆是因為陪同孩子參加慈青才培訓的;孩子自從加入慈青後,會幫爺爺奶奶做事、逗老人家開心,也會接引更多同儕加入慈青,參加人醫會之後,林仙查一改過往的自私心,願意去與人分享,如今一家同在慈濟道上精進,她感到非常幸福。

遠從南非帶著孩子回來研習的朱彥芳,笑談孩子自2011年參加水懺之後,就自動茹素。那年孩子才五歲,稚齡的孩子似懂非懂,竟對萬物起慈悲心。更難得的是,小小年紀的她,今年本來可以一遊迪斯納樂園,竟選擇來臺灣與她一起研習。朱彥芳畢業之後步入社會,慈青的角色不曾停歇,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胎教吧!

◎學子認識四大八法體悟多

「哪一年,臺灣慈濟大專青年發起晨起聞法精進活動?」「大愛臺透過全球衛星,將新聞、戲劇、親子、科普、醫療、環保、人文等不同類型,定型為第九臺與哪一臺?」「印尼大愛臺於哪一年成立?」在記錄美善文史流芳區,每一組成員拿著試題全體趴在地上一起找答案,你一言我一語對照看板尋找答案非常熱絡。

參訪慈濟大學的花道、茶道、大捨堂及觀看無語良師影片之後,慈青們回到靜思堂博覽館,在布展區玩闖關的遊戲,藉此認識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遊戲有四關;藉著圖片、文字,包括慈濟的年輪、歷史;有海外賑災、慈善、人文志業……慈青們都玩得很開心。

馬來西亞的林傑良(Lim Kiat liong)談到在大學三年級時,在一位學長邀約下參加慈青,剛好是自己想吸收的環保知識,二來也想學習如何辦活動。最主要也好奇的是:為什麼學長們那麼用心做慈善,背後的力量是甚麼?一張張圖片、一樁樁事蹟,道出了多少助人與受助的一篇篇感人故事;這次回來吸收了一些知識之後,會重新調整心態努力繼續走慈善道路。

施汪廷(Wily Fran sidy)看了慈濟海外賑災圖片之後,很驚訝:「一直以來,都認為做善事幫助人是有錢人的專利,貧窮的人自身難保幫助人談何容易?每天抓一把米存入米桶,日積月累形成米撲滿,也可以助人、可以令人感動,原來幫助人不分貧富。

學員們從海外回國求法若渴,也許短暫的接觸知訊,無法讓他們全盤了解慈濟的脈絡,但是一群年輕充滿鬥志的生命在跳躍著,讓生命充滿了希望,讓世界充滿了亮點。

圖左 :慈濟大學學生擔任慈青們的導覽,各個都聚精會神專心聽。[攝影者:黃炳添]
圖右 :朱彥芳笑談孩子2011年參加水懺之後,就自動茹素,那年孩子才五歲,稚齡的孩子似懂非懂,竟對萬物起慈悲心。「圖右為朱彥芳圖左為其女蔣侑芯」[攝影者:黃炳添]

圖左 :看到醫學生與大體老師的無聲互動情感,依然會為之動容。尤其是家屬大捨的氣度更是令人讚嘆,這是一個生命教育的課題。[攝影者:黃炳添]
圖右 :觀看「昇華生命的意義 」影片;無語良師示現生命的奧秘,是生命的延續,是回饋生命的意義,更是醫學生成就良醫的老師。 (左、林仙查、右、王俐蘊)[攝影者:黃炳添]
圖左 :在記錄美善文史流芳區,每一組成員拿著試題趴在地上一起找答案,你一言我一語對照看板尋找答案非常熱絡。[攝影者:黃炳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