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轉換跑道 重新洗牌

E-mail 列印
2005年從馬來西亞到澳洲布里斯本,就讀昆士蘭大學的謝汶芳,畢業後有機會接觸慈青活動,從老人院關懷、環保回收開始,體驗了付出的歡喜與被愛的關懷。雖然工作時間常與開會、活動勤務重疊,但是只要調整好腳步, 依然可以付出的很開心。

◎不捨大地被毀害 回歸校園學護理

謝汶芳學的是化工,畢業後自然地朝所學方向發展;應徵天然氣礦業公司當工程師。進入慈青一段時間後,她發覺工作環境,是不斷地挖掘地球的珍貴資源,與愛大地護生的理念相違背;工作上起了煩惱心,愈做愈不開心。

不捨破壞大地,更不願意浪費時間,做與自己價值觀不符的事,謝汶芳掙扎了很久,終於下定決心徵得父母同意,轉換事業跑道。她決定把握因緣和父母給的身體回饋社會;克服怕針怕血的恐懼,回歸校園讀護理系。

以往學的是化工,而今學習的是救人的護理課程;枯燥冗長的學名,艱深的病理解析,兩年的靜態學理課程,接下來還有護理實務的學習,汶芳重披校服進校學習,轉換跑道,她的人生規畫重新洗牌。

2012年第一次來花蓮的時候,感受到志工們用心的聞法,精進無所求的付出,當下發願:接下來每一年都要來精進。這次海外慈青慈懿幹部精進研習營研習,原本醫院聖誕節無法請假,但是在兩個禮拜前,請假居然被批准了,讓汶芳感恩原來這就是「有願就有力」。

從見習培訓開始,謝汶芳在當地承擔起活動組;所謂「活動」就是一切可移動的事物。從籌劃新春祝福、浴佛節、義診……等等包羅萬象;而且要面對陌生的人、不熟悉的領域,活動的企劃研擬、規劃、場地、製作海報、工作人員配置,全然陌生的事物,許多人、事、物的煩惱,經常讓她焦頭爛耳。

感恩有上人的法和身邊的善知識,不斷的提攜、鼓勵,她試著跨出舒適圈,學習處事讓自己更加圓融,學著與慈青學弟妹相處;從原本的不擅長溝通,建構出一套相處模式,從不同意見中學習包容、接納,慢慢形成一種默契,彼此腦力激盪,就像注入了一種凝聚力量,活動推演就順利多了。

現在謝汶芳在公立醫院上班,又獻身在義診活動中發揮所長。雖然工作需要輪班,比較耗體力,薪水不比以前優渥,身體累,心卻不累,因為每一天上班可以幫助病人,過得有意義。有人問汶芳:「如果人生重來過,妳還會做如此選擇嗎? 」她毫不猶豫堅定地回答:「是的。」她期許自己慧命不斷,可以繼續把握因緣跟緊上人的腳步。

圖左 :謝汶芳〈中〉與文書夥伴研討活動細節。[攝影者:黃炳添]
圖右 :謝汶芳(右)雖然工作時間常與開會、活動勤務重疊,但是只要調整好腳步,依然可以付出的很開心。[攝影者:黃炳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