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彈琴說愛

E-mail 列印
陣陣琴聲從屋內揚洩出來,不斷彈奏著〈雙人枕頭〉的樂曲,交雜著歌聲、談笑聲,在陳信夫與鄭麗如的合奏之間,溫暖幸福的氛圍洋溢在家中的每個角落。他們夫妻倆四十多年的情感,琴瑟合鳴,鶼鰈情深,感恩能在慈濟一起 圓夢。

◎從小扎根品格美德

陳信夫出生於新北市五股區,有四兄三姊與一對胞胎妹妹,因為叔叔往生後僅有三個女兒,父母將信夫過繼給嬸嬸,但兩家生活起居都在一起。信夫雖有眾多家人的照顧,但在課餘之暇都會去幫忙母親拔草、採筍,養成刻苦勤儉的習慣。他尤其珍惜能有讀書的機會,一直認真向學,考取大同初中,再進大同專科,預官役畢進入大同馬達廠上班。白天工作,晚上繼續進修大同大學夜間部,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鄭麗如的父母受日本教育,育有六女二男,父母教導嚴格,只要一個孩子做錯事,八個孩子全部連坐處罰,因此養成麗如循規蹈矩、順從聽話的個性。每天定時定量生活作息,放學準時回家,甚至不會隨便外出到同學家玩。從小謹記著母親教導:「女孩子以後要捧人家的飯碗,一定要學煮飯菜、燙衣服等家務。」相夫教子的婦女懿德從小就深耕在麗如心中。

麗如高中畢業後,就在家裡的公司上班,協助文書處理與銀行的相關事務,同時也不忘幫忙煮飯等家務。1975年婦女節那天,與信夫初次相親認識,在雙方家長滿意之下,交往一個月後訂婚,半年後結婚。隔年,麗如連續三年生下了三個兒子,內向的她,不擅言詞,很少接觸外人,全部時間放在專心照顧家人,生活十分簡單。而信夫的外向個性,善於交際,喜歡打球、爬山,接近大自然,與麗如的個性恰是互補。

◎慈濟因緣 終身契約

當初接觸慈濟的因緣,是孩子們就讀私立幼稚園時,每天早上等待校車之際,會遇見楊茹云,互道早安但未有進一步互動。過了半年後,有一天茹云提到花蓮有一位師父要蓋醫院,問及麗如是否要捐錢幫忙?當時,麗如聽了非常震撼,只知道許多寺廟都是捐磚塊水泥,哪有師父那麼偉大要蓋醫院?於是,隨即答應一個月捐五百元,當時心想只要省下訂報費用三百元,再添兩百元就可以做好事了。

麗如以全家人的名義,固定每個月捐錢幫助蓋花蓮慈濟醫院,信夫開玩笑回應:「妳是跟師父打長期契約嗎?以後工作若沒了,還要繼續捐嗎?」然後就出門騎車上班。上班途中,不慎擦撞到一位穿越馬路的收費員,他撿起掉落的東西後,怒氣沖天地朝信夫頭上一敲,這一當頭棒喝,讓信夫震懾,彷彿聯想到可能剛才對麗如講錯話了,回家後慎重向太太道歉。

夫妻倆第一次到花蓮靜思精舍,看到一花一草,甚為驚喜,探究這些植物一定是天天沐浴於證嚴上人法水滋潤,才會如此生氣盎然。當天朝山為上人祝壽,快到精舍前,忽然下起雨來。上人不捨大家淋雨,就冒雨前來,喚大家趕緊入內。信夫在地上跪拜時,剛好與上人的慈悲目光接觸,內心深深悸動,當下即發願要學上人茹素。

未做志工之前,麗如內向害羞,只跟家人互動。楊茹云勸說她出來募款當慈濟委員,麗如都不敢答應,因為認識的人不多,又不善言辭,因而拒絕參加培訓。後來是信夫答應投入,引領麗如跟著參與,兩人一起募心募款,也一起完成受證委員。每一次參與慈濟活動後的法喜,是他們持續做慈濟的動機與支持力量。

麗如到花蓮慈濟護專當懿德媽媽,信夫會開車接送,護專升格為技術學院後,信夫開始加入慈誠爸爸的行列,至今邁入第十七年了。兩人也是多年承擔萬華慈少班的班爸爸、班媽媽,作為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橋樑,學校給他們專業,而慈誠懿德爸媽給予孩子人文薰陶。希望做孩子的學習榜樣,用愛自己兒子的心,去關懷別人的孩子,以同理心輔導學生。

◎觀機傳法 實踐力行

信夫經常把握機緣就說慈濟,在一次公司的週會,信夫分享慈濟的訪視與關懷,會後,感動許多同事發心捐款且加入會員。總經理捐出了衛星電話兩支,讓國際救災時能聯絡快捷。每次收到這些愛的回饋,讓信夫深感溫馨。有一次,出差到歐洲搭乘飛機時,旁邊坐著一位去英國求學的女孩子,父親日本人,媽媽臺灣人,但她不會說中文與臺語。一路上,信夫與她分享上人慈悲善念及慈濟志業。回國後,不久就收到她的來信,表示會利用假日到慈濟倫敦聯絡處,和志工們一起去訪視老人,參加活動後的心靈豐收。這些回饋讓信夫感受到善的循環效應。

夫妻倆參與培訓組的時間最久,從1996到2014年,陪伴每年的培訓委員人數遞增。麗如承擔學員資料彙整,資料不齊全時,不僅電話關懷,還親自去收件。由於長期與學員互動,倒背如流每個人的名字,讓學員都很感動。見到一批批的學員完成受證委員,就像是母雞孵出小雞般地興奮,見到善的力量又增添了生力軍。

麗如認為自己的成長,「學習」是重要關鍵。以前辦任何活動都不會,於是先從觀察別人如何做,自己再去做比較不會出錯,她自嘲很笨,因此凡事都用心去學習。包括紀錄會議內容、整理培訓資料、照相做檔案等等,都是在慈濟從不會學到會,最大的改變,是從「怕生」到認識許多人,接觸許多善知識,可以面對陌生人說慈濟。

陳信夫做了二十七年的慈濟志工,認為隨時保持一顆愛心不變,會帶動周邊很多人。剛進入慈濟時,是有所求的,學佛也是有求,拜拜以保平安。現在做志工已經無求,這個境界是慢慢形成的,從一次次的志工參與中,體會到上人所說「付出無所求」。

信夫的三姊陳桂娟,受到弟弟的感召,參加培訓並受證為慈濟委員。桂娟說,信夫從小就很孝順,個性嚴以律已,寬以待人是對待外人,對家人也要求標準很高,所以三個兒子就很怕他。自從參與慈濟之後,尤其擔任班爸爸,陪伴他人孩子互動中,逐漸學習柔軟、謙卑,也改善自己親子間的互動。

◎和諧之音傳大愛

二十年前有一天夜晚,信夫聽到麗如在睡夢中,閉著眼說話:「老師來家裡三次,媽媽為什麼不給我去學琴?」啜泣的聲音夾雜著細細的歌聲,信夫仔細一聽,她唱著一首臺語歌〈等無人〉,當時信夫心疼得心都碎了。因此,就默默買了一臺電子琴送她,而信夫的貼心,並沒有換來麗如的歡心,她認為事過境遷,錯過了學習的黃金時期,已經沒有用了,那部花了八萬多元的電子琴,從此塵封不動。

得知在萬華終身學習中心有電子琴開課,信夫好開心,雖然他的音感很差,但鼓勵並陪伴麗如一起去學習,尤其感恩能在慈濟圓滿這個夢想。從參與志工服務中,信夫見證到許多天災人禍,心想在世間若能多些和諧之音,或許能減少些暴戾衝突。這也正是他們想傳遞的聲音,透過琴聲將愛傳出去。

萬華終身學習中心開辦電子琴班以來,至今已有四期,信夫與麗如仍然一直在學習,另外在寒暑假與周六的兒童電子琴班,都會擔任教育志工,協助老師與陪伴孩子們學習。他們自己每天在家中練習,孫子在旁耳濡目染也學會看譜彈琴,祖孫一起彈琴,增添不少家庭和樂。他們也分享這分喜樂,經常在慈濟許多活動中彈琴,讓更多人感受到和諧之音,透過琴聲傳大愛。

信夫與麗如退休後的生活,就是每天積極參與各項志工活動,無所求的付出最快樂,日日法喜盈然。他們深切感受:「人間淨土何需遠求,當下即是。」

圖左 :陳信夫與鄭麗如夫妻倆承擔培訓組的時間最久,看到每顆種子都培育成果,像是父母親般地雀躍不已。[攝影者:黃宗樹]
圖右 :麗如每個月到花蓮慈濟護專當懿德媽媽,信夫會開車接送。[攝影者:陳昭賓]

圖左 :信夫與麗如帶孫子參加全球蔬醒日宣導活動。[攝影者:陳昭賓]
圖右 :陳信夫做了二十七年慈濟志工,剛進入慈濟時是有求,學佛也是有求,拜拜求保平安。到現在做志工已經無求。[攝影者:林莊橙樺]

圖左 :信夫與麗如退休後的生活就是每天積極參與各項志工活動,日日法喜盈然。[攝影者:陳昭賓]
圖右 :信夫與麗如仍然一直在學習,寒暑假與周六有兒童電子琴班,他們都會來做教育志工,協助老師發琴譜、調整電子琴與陪伴孩子們學習。[攝影者:陳昭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