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用眼聽 用耳看 靜思之美

用眼聽 用耳看 靜思之美

E-mail 列印
2017年海外慈青慈懿幹部研習營,全體工作人員、學員,今日(12/27)移師靜思精舍。步行師公路回到精舍的行程不變,為了讓慈青夥伴們了解精舍主堂建築,的設計概念和意涵,課務組將巡禮靜思精舍改成靜態課程 。

高銓德和學員們分享:「剛開始的設計的主堂大門是兩邊對開的,看了設計圖,上人慈祥詢示:『高居士,你可不可以設計一字推開的,敞開大門就是敞開人人的心門……』。」他接著說:其實世界上不論是教堂或是道場,沒有人做這樣的設計,上人建議設計的主堂大門,是世界上唯一的設計。

◎用眼聽 用耳看

他表示,非常惶恐,大門上的軌道使用安全期限大概七、八年,之後有可能發生故障,若是故障了就會很困擾;因為木製門板會受太陽、雨水等影響,木門重達七百五十公斤,萬一掉下來,需要幾十個人才推得動。為了安全,高銓德設計在每片門板上加裝絞鏈,再裝上四個軸承。

有一次,大愛電視臺記者訪問他時,說:「上人用一隻手推起慈濟世界,高居士用一根手指推開了七百多公斤的門。」學員笑聲、掌聲連連;高銓德師兄謙虛地說:我怎麼也比不上老人家。

他謹記上人慈示:「醫院、學校,和我們的道場不能倒。」為了提出符合上人理念的設計,高銓德不斷請示上人,不斷修改設計圖,在設計過程出現瓶頸時,上人總能提供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讓他打從心底佩服,認為:「上人是天生的設計師。」

他說:「其實藝術是沒有醜跟美的問題,只有好跟不好而已,書法也是一樣,書法是每個人的心念跟大自然結合,所以將上人的親筆墨寶刻在大門上。」因為上人要成就弟子的慧命,其實門板上的十六個字「靜寂清澄、志玄虛莫、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就是靜思法脈。

靜思精舍主堂的一景一物,都蘊含了上人的法,希望每個來訪的人身在其中,「用眼聽、用耳看」用心體會要傳遞的精神。

◎體會靜思之美

「師公上人的思想,影響了高師伯對佛教的認識。」來自泰國吳淑雯覺得:其實建築師在建築時,都會有自己的概念,比如師伯說的符合建築美學的高度,但是師公上人卻建議:是不是可以蓋低一點?」感受精舍之美,最重要還是來自於人,如果要人仰著頭去看,就看不到建築之肅穆以及花蓮後山的寧靜美。

一般人都會要求建築要愈高愈好,愈大愈好,吳淑雯說:「師公上人是要大家看自己愈來愈小,最好是縮小如奈米,讓我體悟一個人看自己不要愈來愈膨脹,別人在看你時也會與你較量誰比較大。」

來自星加坡的陳進財,心有所感:人都喜歡被肯定,高師伯設計了二十多次,每一次都被要求更改,但他都沒放棄,不屈不饒一次次地修正,最後完成的是菩提葉造型的鐘鼓樓。光是這種堅持,就讓陳進財很感動:「可以看出師徒之間的情誼之外,還有對美的執著與一種對佛陀的感召。」

「我不太清楚鐘鼓代表的深意是甚麼?也沒有看出來原來有二十四片菩提葉;原來鐘鼓裡除了造型的美,還有那麼多的涵義。」除了代表二十四孝、二十四節氣、還有慈濟人對上人的愛;上人開示鐘鼓的意義,更代表著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概念,讓雪隆的戴慧馨感動莫名。

剛聽聞主堂鐘鼓樓設計的動人故事,知心相契時間又接到德善師父送的糖果,余凱薇很開心,她說:「德善師父給的糖果,除了祝福之外,還有著更多的期許與愛,希望我們能對外廣結善緣,接引更多的菩薩進來慈濟。」

慈濟建築的屋宇「人」字形呈現的精神,精舍的每一根柱子、每一片瓦都有其故事,透過上人的法,呈現靜思人文精神。高銓德殷殷叮嚀:希望能將慈濟大愛,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圖左 :高銓德說,藝術是沒有醜跟美的問題,只有好跟不好而已,書法也是一樣,書法是每個人的心念跟大自然結合,所以將上人的親筆墨寶刻在大門上。[攝影者:呂瑞源]
圖右 :大愛電視台訪問高銓德時:上人用一隻手推起慈濟世界,高居士用一根手指推開了七百多公斤的門,學員笑聲連連。[攝影者:呂瑞源]

圖左 :慈青們被高銓德分享的慈濟建築之美,深深吸引。[攝影者:黃秀琴]
圖右 :胡淑雯體悟一個人不要看自己愈來愈大,因為別人在看你時,會私下與你較量誰比較大。[攝影者:黃秀琴]

圖左 :高銓德師伯的堅持,讓陳進財很感動:「可以看出師徒之間的情誼之外,還有對美的執著與一種對佛陀的感召。」[攝影者:黃秀琴]
圖右 :知心相契時間,德善師父分送糖果給慈青孩子們。[攝影者:黃秀琴]

圖左 :師公上人開示鐘鼓的意義,更代表著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概念,讓雪隆的戴慧馨感動莫名。[攝影者:黃秀琴]
圖右 :余凱薇很開心,她說:「善師父給的糖除了祝福之外,還有著更多的期許與愛,希望我們也能對外廣結善緣接引更多的菩薩進來」[攝影者:黃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