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悲行善 以德傳家

慈悲行善 以德傳家

E-mail 列印
慈悲行善,造福人群也造福家庭,一月十五日下午雖然天氣晴朗回溫,依舊寒氣襲人,但仍擋不住人人想要見師一面的一念心,和領受證嚴上人送給志工的祝福「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有人搭乘遊覽車,有人搭乘 大眾運輸工具,扶老攜幼步入新店靜思堂,參加上人場次第六場次授證典禮暨歲末祝福。

不分富貴與貧窮,榮譽董事們來自社會各行各業、各階層,不同年齡,更多的是慈濟人及家屬,他們護持慈濟的心意相同,都以匯聚功德海為理念,共同推動大愛法船航向全球,幫助各角落需要的人群。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記錄以財弘德,有儒商之稱的子貢富有後,「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慈濟的榮董則把握財布施因緣,以德傳家,濟世弘法。

◎為善長樂 布施積功德

一善破千災,深信多做善事一定會有好報,因此為求家庭平安和孩子的平安,六十四歲的慈濟志工潘足女以三年三十六期為自己捐第一個榮董,接著再以三十期、二十四期分期陸續為大女兒、兒子和小女兒捐榮董。「我是被1999年的九二一給震出來的!」1996年潘足女的先生因心肌梗塞離世,留下三個年幼孩子,九二一更讓她體悟到無常。她向自己說,「還有人比我更可憐,有人因一場地震而親人瞬間頓失,而自己還有親人,三個小孩,我要堅強,要負起教養的責任。」

慈悲行善福滿門,為善長樂、留德才是傳家之本,她深知上人說「古井水」舀了又會湧出水來,象徵愛的力量綿延不絕的道理。潘足女為孩子們布施積功德,今天也為媳婦蔡伶卉捐人文榮董,是家裡的第五位榮董,期以財布施,讓大愛臺弘揚上人的法繞全球。

潘足女說:「我不是富有的人,但知留德才是為子孫布善種,結福緣。」她每月匯集房租收入、理財收入和在路邊攤做小生意的收入,每月存入功德海。為何能捨得金錢作布施﹖她認為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也帶不走,上人說,夠用就好。下一個目標是存錢分期為小孫女捐榮董,讓家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捐榮董,是她的發願。

行善布施真的可以化解惡緣結善緣,潘足女的兒子在青少年叛逆期,朋友邀約他販毒,幸好孩子本性善良,醒悟出這條路是不能走,化解了人生危機。

靦腆的李原誌說:「感恩媽媽為我和太太蔡伶卉圓滿榮董,媽媽從小就教育做人處事要誠正要善良,待人要寬柔,要多行善布施,有能力就要多救助苦難的人。」

忙於照顧孩子,低調的蔡伶卉說:「原誌說的,就是我的想法,感恩婆婆為我植福。」

◎行善報親恩

外表挺拔的葉守峰由志工幫他別上榮董胸花,媽媽做慈濟已經七、八年了,常常分享做慈濟能修行,能從中得歡喜心,因此常看到媽媽臉上露出付出無求,做志工後的開心笑容。長久的耳濡目染,他知道慈濟都在做好事,都在做濟助國內外需要幫助的人,只要哪裡有災難,慈濟都是即時的出現,第一個到,讓人由衷的欽佩。所以三年前就開始構思存錢捐榮董,分三十三期付款。

「錢要用在對的地方,把錢捐給慈濟,我放心。」葉守峰捐款讓慈濟集中運用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成就大事,感恩慈濟開闢這一片福田。

陳若萍的父親繫上榮董胸花時,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他滿心期待上人給他祝福紅包。八十二歲的父親陳得福很認同慈濟的精神理念,希望能圓滿捐榮董心願,陳若萍與先生研商,用自己的退休金和先生每月的薪水提撥付款,以三年分三十三期為爸爸圓滿榮董。

行善身教的母親在世時,知道花蓮要蓋醫院就邀約父親一起捐病床、捐款等等,她說救人的事不能等,有能力就要把握付出。母親分期捐榮董,快滿期時卻撒手人寰,等不及榮董的受證,為此,子女們決心幫母親圓滿在世的心願,讓她能安心好走和乘願再來時,與慈濟再結延續的好因緣。

行善行孝不能等,善為傳家寶。子女除了孝順父母之外,也藉由圓滿父母榮董行報親恩。

圖左 :蔡伶卉繫上榮董胸花,手上還抱著孩子。[攝影者:蔡麗瑜]
圖右 :葉守峰三年前就開始構思分期付款捐榮董,錢要用在對的地方,把錢捐給慈濟,他放心,讓慈濟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攝影者:蔡麗瑜]

圖左 :志工為新受證榮董葉守峰繫上胸花。[攝影者:蔡麗瑜]
圖右 :八十二歲的陳得福繫上榮董胸花,滿心歡喜的露出笑容。[攝影者:蔡麗瑜]
圖左 :陳若萍(右)用自己的退休金和先生(左)每月的薪水提撥分期付款,為八十二歲父親陳得福(中)圓滿榮董。[攝影者:蔡麗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