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醫療志工勤精進

醫療志工勤精進

E-mail 列印
「慈濟醫療志工的投入,以及醫療團隊的醫病陪伴,是醫療志業最重要的兩個助力……」,螢幕上播放證嚴法師的開示,啟動今日(1/6)的醫療課程。承擔「慈濟北區醫療志工基礎研習課」有五十六名工作人員,以及三百二 十名學員們,歡喜地來到慈濟中壢園區,為半日的研習課程精進學習,也為即將前往醫院做志工的學員,做更細部的「行前叮嚀」。

研習課程中醫院志工夏麗華上臺講述「門診日間志工服務須知及注意事項」,她懇切地提醒大家:「做志工要懂得保護自己才能幫助別人,醫院裡是個多病菌的地方,因此要及時正確地勤洗手。在醫院做志工可以向生病的人學習,見苦知福、有福的人才能到醫院去佈施;所以在診間服務時,盡可能多用心留意病患的種種狀況,適時給予心靈上的支持與膚慰。」

同樣是醫院志工的王慮仹逐一提醒「醫療志工服務應對人文及溝通技巧」的部份,她分享在做醫院做志工時經歷過的兩個案例;一位年輕人來到醫院掛身心醫學科,卻詢問她說:「這個科是不是神經病科呀?」她柔和地回答:「我不知道什麼叫神經病科,但我知道,來醫院看醫生都是來看健康的,所以我們來找醫生是希望獲得健康。」語畢,這位年輕人回應說:「我不是神經病囉!」頓然放寬心情。

另一個案例是;有一回她穿梭在診間服務時,曾遇一位佛教信仰者的病患,常會以「阿彌陀佛」與服務的志工們唅喧,卻惱怒了隔壁床的病友大聲嗆說:「整天唸阿彌陀佛就有飯吃嗎?我就不信!」聽到此話當下,慮仹師姊趨前委婉地對這位病友說 :「唸阿彌陀佛不會立刻變出一碗飯來給你吃,但能夠告訴你哪裏有飯可吃喔!」她回應大德的案例分享,無不讓台下的學員個個回以讚嘆的眼神。

「做醫院志工故事太多,常讓她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感動與感恩……」。一上台迫不急待地要向師兄們道感恩的林碧蓮師姊,在花蓮承接醫院志工領隊時,隊上的一位志工,於晚間突然接獲家中父親往生的惡耗,法親家人們發揮愛的力量,竭盡心力上網為她張羅回家的火車票,更有師兄連夜進出精舍取票,並開車護送至火車站搭車,讓這位志工得以當夜如願踏上回家的路,碧蓮頗有感受。

桃園療養院心理師劉秋平分享:「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也很精彩,她以「溫水煮青蛙與壓力的關聯性」帶入課程的主題,以問答方式讓學員認識什麼是壓力?再教以如何釋放壓力?如何使壓力變成是助力?台上台下互動頻繁,叫好又叫座。

除此之外朱坤玉師兄取材慈濟醫院專為員工講習的「病人安全與隱私保護」來為學員們分享,提醒大家要重視病患的隱私權,不要過度打擾,以免讓人產生反感甚至觸法。

當課程圓滿結束時,也牽動學員們心中的漣漪,接連上台分享。每年都來上醫療課的劉冀燕,未曾去過花蓮慈濟醫院做志工,對碧蓮師姊授課「醫院及精舍方面應注意的事項」覺得特別受用,認為所吸取到的寶貴經驗,要牢牢記住,必定可以助益將來到花蓮做志工時容易上手。

曾經被憂鬱症纏身差點走上絕路的馮輝能,對於劉秋平心理師所講的內容甚感契合且心有戚戚焉,講師實務經驗豐富事理相証,給他莫大的收穫。他回想起在人生最低潮的患病時期,雖然閱讀過無數抗憂鬱的書籍,終究無法改善長達一年之久夜夜輾轉難眠的痛苦狀態。

馮師兄的憂鬱症,後來在法親們付出愛心,鍥而不捨的陪伴,開導他走入人群做志工,踏向慈濟的大愛農場,讓他汗流夾背的下田播種耕種……,眼見作物一日日欣欣向榮地成長,他心也漸漸開朗,終於走出痛不欲生的藩籬,也讓他領悟到「法」知道得再多,若沒有實際去運用,一切等於白費力氣。

還有第三次來上課的黃素幸是大愛媽媽也是環保志工,認為複習也是一種學習,每次的課程都有新的內容,得以讓人充電。她說,到醫院做志工是件很棒的事,可以跟很多人結善緣,不斷自我成長,自我價值也獲得肯定;所以在服務的當下,她是以一顆積極熱誠的心來幫助病患,使其感受來到慈濟醫院是溫馨受關懷重視的。

「來醫院看醫生都是來看健康的,來找醫生是希望獲得健康……。」素幸覺得很受用,由於沒有過多做醫院志工的經驗,從講師的案例分享,讓她學習到做志工可以以正向的、客觀的智慧語帶給病患希望與陽光,也有助於自己做醫院志工時提升自己為病患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益於自身遇事應變的思考模式。

「心是一塊田,要靠自己去播種,種好因得好果」。醫療志工是塊福田,須以一顆歡喜心投入,為自己種健康因,也為自己累積資糧,獲得善因善果。

圖左 :夏麗華師姊講述「門診日間志工服務須知及注意事項」。[攝影者:彭珮瑋]
圖右 :王慮仹師姊逐一提醒「醫療志工服務應對人文及溝通技巧。[攝影者:彭珮瑋]

圖左 :桃園療養院心理師劉秋平(帶口罩者)的精彩演講「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攝影者:彭珮瑋]
圖右 :朱坤玉師兄講述「病人安全與隱私保護」,提醒要重視病患的隱私權,不要過度打擾,以免以免讓人產生反感甚至觸法。[攝影者:彭珮瑋]

圖左 :林碧蓮師姊說明「花蓮慈濟醫院服務時應注意的各種事項」。[攝影者:彭珮瑋]
圖右 :曾經被憂鬱症纏身差點走上絕路的馮輝能師兄對於劉秋平心理師所講的內容甚感契合且心有戚戚焉,講師實務經驗豐富事理相証,給他莫大的收穫。[攝影者:彭珮瑋]
圖左 :第三次來上課的黃素幸師姊,是大愛媽媽也是環保志工,認為複習也是一種學習。[攝影者:彭珮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