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疼惜大地 不分你我他

疼惜大地 不分你我他

E-mail 列印
一早(1/20),楠梓國中的大門口聚集不少學生引來路人側目,兩輛遊覽車載著七十一位學生來到仁武環保教育站,原來是這些年輕學子利用週末來學習如何成為環保小尖兵;學生下了車,先在空地有效率的分成五小隊再進 到佛堂上課。

◎做到才是真知道 不做就來不及了

「北半球急凍,南半球滾燙」這樣的極端氣候讓全球災難頻傳,而且持續惡化中,要如何盡一己之力來愛護地球?志工高櫻芳透過影片讓學生看到,美國的陽光之城佛羅里達下了三十年來的第一場雪,連雄偉的尼加拉瓜大瀑布都結冰了,多處城市處於零下數十度,猷如電影「明天過後」的場景。人類再不好好愛護地球,電影場景將會重現在你我的身邊。愛地球就在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當中,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就如靜思語說的「土地平安,人才能真正的平安。」

靜態的課程之後,學生分成五隊以攻站方式體驗環保實作,有塑膠袋、未分類、玻璃瓶、寶特瓶、影片分享等五站。「好臭哦!」來到「未分類區」有人皺起眉頭,動手分類看到回收物還有殘餘食物忍不住嘮叨:「怎麼都不清洗一下啦?」學生從成堆看似垃圾中先做資源初步分類,才能進入細分,常有人常拿著「奇怪」的回收物來問站長高櫻芳要分在哪裡。兩位男同學驚奇地拿著一幅2014年古樸年曆,大家都好奇地圍過來看還歡喜合影。這一站實作後,同學們紛紛表示以後物品要清洗後才拿出來回收。

「玻璃瓶區」不時傳出聲響,原來是整籃已分成茶色、綠色、透明玻璃瓶,倒入玻璃池內的刺耳聲。有位女同學拿著一罐豆腐乳打開瓶蓋笑著說:「這是阿嬤的最愛」,接著將殘留物倒入桶內,再將瓶蓋與玻璃瓶分開放入回收桶。有位男同學搶著將整籃的玻璃瓶用力倒入玻璃池,還一臉暢快地說「痛快」。

生活常見的塑膠袋,分類起來可是門大學問,材料分PVC、PP、PE,為提升回收價值,又細分為PVC白、PVC雜、合成塑膠袋、PE白、PE雜、PE其他;最常見的手提塑膠袋是PP雜,若把袋上的花紋剪掉就屬PP白……。志工如繞口令般的賣力介紹,學生聽得一臉茫然,說百次不如做一次,學生開始親自動手分類。保護芭樂的網狀套袋不是保麗龍嗎?答案是歸類於PE其它。學子在錯誤中學習,漸漸地分類準確率提高了,也體會到垂手可得的塑膠袋對地球的危害。

在「寶特瓶區」,當志工楊明發介紹七十八隻寶特瓶可以製作出賑災毛毯,十二隻可以作成衣服,兩隻可以做成兩雙襪子,同學一臉驚訝,忍不住摸了又摸觸感超好的成品。當然,從原料到成品必須層層嚴格把關,而環保站就是負責提供乾淨合格的寶特瓶,聽完解說,同學們拔瓶蓋除蓋環就顯得特別起勁,很快地分裝藍、白、綠寶特瓶的籃子就滿了。

在室內的「影片區」,學生安靜看著影像聆聽志工分享,也了解到多吃蔬食有益健康也可以救地球……

◎不是為服務時數 而是學習愛地球

明顯感覺到今天來的學生特別用心也很守規矩,校方新任的衛生組長邱士哲老師透露,活動前曾對學生強調這「不是為了服務時數,而是自己要有意願來學習」,結果今天只有一位學生因生病而缺席,也創下最高的出席記錄。他說:「今天我也學到很多,發現學校的環保分類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慈濟的環保站處處都很用心,很值得學習。期許學生將今天所學的帶回家落實,更要去影響家人,愛地球不分你我他。」

第一次來環保站的黃同學,說起話來有著小女生的羞澀,但做起分類可一點都不輸給大男生,只見她提著一大袋的未分類物品,敏捷快速地分類。原來她在家也會做簡單的分類,表示今天學到更多的環保知識可以帶回家好好運用,她一臉認真地說:「以後要回收的東西一定要清洗乾淨,買東西自備購物袋比較好。」

慈濟志工湯惠伃進入楠梓國中當輔導志工媽媽已十二年,也在校園用心推動環保與慈濟人文,多年來已帶無數學子來環保站參訪與實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資源回收站所發揮的功能。惠伃分享這次活動推動的主題是「123愛地球很簡單」,也就是:1.減緩地球暖化(畜牲業是暖化的主因)。2.尊重動物生命。3.讓身體更健康(沒有三高疾病)。也就是要讓學生了解到多蔬食就是環保救地球。

一餐不吃肉就可減碳七百八十公克,全體九十二人享用簡單美味午齋,算一算共可減碳七萬一千七百六十公克。看到年輕學子吃得很開心,想必已種下飽滿的環保種子,期待大家都能成為環保小尖兵。

圖左 :志工高櫻芳透過影片讓學生看到,美國的陽光之城佛羅里達下了三十年來的第一場雪,連雄偉的尼加拉瓜大瀑布都結冰了。呼籲愛地球就在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當中,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攝影者:陳武良]
圖右 :在「寶特瓶區」,當志工楊明發介紹七十八隻寶特瓶可以製作出賑災毛毯,十二隻可以作成衣服,兩隻可以做成兩雙襪子,同學一臉驚訝,忍不住摸了又摸觸感超好的成品。聽完解說,同學們拔瓶蓋除蓋環就顯得特別起勁。[攝影者:陳武良]

圖左 :生活常見的塑膠袋,分類起來可是門大學問,材料分PVC、PP、PE,為提升回收價值,又細分為PVC白、PVC雜、合成塑膠袋、PE白、、PE雜、志工如繞口令般的賣力介紹,學生聽得一臉茫然,說百次不如做一次,學生開始親自動手分類。[攝影者:陳武良]
圖右 :楠梓國中七十三位師生,在十九位慈濟志工陪同下,來到高雄仁武環保教育站參訪實作。經歷環保實作的洗禮,同學們紛紛表示,以後要少用塑膠袋自備購物袋,瓶罐要先清洗再回收。[攝影者:陳武良]
圖左 :「好臭哦!」來到「未分類區」有人皺起眉頭,動手分類看到回收物還有殘餘食物忍不住嘮叨:「怎麼都不清洗一下啦?」學生從成堆看似垃圾中先做資源初步分類,才能進入細分,常有人常拿著「奇怪」的回收物來問站長高櫻芳(圖右)要如何分類才好。[攝影者:陳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