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關懷的力量 牽動助人的心

關懷的力量 牽動助人的心

E-mail 列印
「塔塔(化名)阿嬤跟兩位孫子一起住,雖然她已經六十二歲了,但還是很努力賺錢養家。她的動力來自於她的兩位孫子,她的努力讓我很感動,小小的身軀卻擁有這麼大的精神力量。」印尼慈濟志工吳沅砡等人來到照顧戶塔塔 阿嬤的家,並送來毛毯、泡麵、大米及生活補助金,一同陪伴她度過艱辛的日子。

印尼雅加達北區的志工,為了關心照顧戶的生活發展,並且培養與照顧戶的感情,在2017年10月8日由十二位志工分成了幾個小組,進行居家關懷。其中一條動線來到雅加達西區日蘭巴爾村(Jelambar)。

◎真誠陪伴 堅強的阿嬤

志工的到來,讓住在日蘭巴爾村的塔塔阿嬤露出快樂的笑容,她正巧就在附近的警衛室裡剝著洋蔥,賺點生活費。塔塔與兩個孫子居住在一間六平方米的小房間,屋主好心地免費讓他們借住在他房子的二樓裡。

守寡的塔塔有四位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居住在不同的城市,有的從事建築工,有的是家庭主婦,他們因收入微薄無法供養母親。其中一位女兒改嫁後,便將兩個孩子託付給塔塔照顧,使得年邁的塔熙亞,必須賺錢來養活她自己與兩個孫子。

年輕時,塔塔還可以幫人洗衣及燙衣,但年紀漸長了,雇主請她退休。「現在幫幫鄰居們,比在家裡閒著好。」儘管年紀大,塔塔也不喜歡整天只悶在家裡,為了賺生活費,她也會到鄰居的家去幫忙做小工,如剝蒜頭及剁辣椒。「孩子們雖努力著,但只能勉強地養活自己的家庭,而且他們都住在外地,很少送錢來。」塔塔悠悠地說著。偶爾,她的兩個孫子也會幫忙,其中一位孫子已經輟學,並決定工作來幫助阿嬤。

「收入不定,有時候十萬盾(約新臺幣二百二十元)、有時候二十萬盾(約新臺幣四百五十元),但那也是剝蒜頭一兩週後才收得到工錢。」塔塔阿嬤面對的生活壓力,讓她與慈濟結緣,在2014年8月22日由慈濟提供生活補助金。

三年來慈濟持續帶來物資和生活補助金,志工一直真誠地陪伴著塔塔阿嬤。這一段期間,志工的親切讓塔塔阿嬤印象深刻,志工時常在阿嬤狹窄而悶熱的小房間談天說笑,「幫助我的志工人很好,很有禮貌,感謝志工們所提供的幫助。」志工從阿嬤身體語言的表達,感受到她的真誠。

當志工道別時,塔塔阿嬤忍不住緊緊地抱住每一位志工,親了志工的臉頰,依依不捨地送大家離開,相約下次再見面。

◎找回自信 帶動善循環

志工的關心無所不在,大家來到另一位拜訪的照顧戶是住在雅加達西區日蘭巴爾村(Jelambar)的姍姍(化名)。今年五十一歲的她,四年來都領到慈濟所提供的交通補助金,以及眼部手術後的藥物費用。姍姍熱情歡迎三位關懷她的志工,吳沅砡、蘇瓦爾妮(Suwarni)及笯爾(Nur Maghfiro)。

大家一坐下來,客廳氣氛立刻溫馨了起來。姍姍開朗地敘述她目前的狀況,「感恩真主阿拉,我已經能看得見了,雖然左眼有永久的縫合傷口不能完全恢復,但我已經能恢復九成的視力。」她繼續說明當時眼睛出事的狀況,「一開始我什麽都不知道,但左眼突然失明,經醫師的診斷,發現我的左眼神經斷了。」

雖然印尼政府的健保有提供手術費,但姍姍從家裡到醫院的交通費及手術後的藥費,仍然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姍姍透過一位也是慈濟照顧戶的朋友,向她介紹慈濟,並在2013年4月也開始獲得長期的援助。

雖然已進行手術,但姍姍的左眼仍無法完全康復;不過人生的考驗並不讓她感到氣餒,而仍然繼續積極的過生活。此外,志工們一直以來所給予的鼓勵,也成為她精神的支柱及動力。姍姍感受到:「志工的積極,能讓原本失去信心的人找回信心,讓他們能繼續堅強的過生活。」

志工的長期關懷讓珊珊感動不已,她熱淚盈眶地向志工敘述其康復之路,「我希望志工們的愛心綿延不絕,持續幫助更多人。」姍姍並表示願意在照顧戶聚會時,分享她的心路歷程,來鼓勵其他受難的人。

天下一家親,志工以真誠的心念對待每一位照顧戶;照顧戶也都感受到那一分濃濃的愛。彼此愛的能量匯聚起來,帶動一股善的循環,影響更多的人。

撰文者:Arimami SA

圖左 :姍姍(化名)感動地抱住來訪的慈濟志工。[攝影者:陳俐媛]
圖右 :志工吳沅砡(左)在社區警衛室,見到塔塔(化名)阿嬤正在剝洋蔥,賺點生活費養家。[攝影者:陳俐媛]

圖左 :志工們時常陪伴塔塔阿嬤談天說笑,給予精神的鼓勵。[攝影者:陳俐媛]
圖右 :吳沅砡(左一)、蘇瓦爾妮(Suwarni,右一)及笯爾(Nur Maghfiro,左二)關懷照顧戶姍姍(化名),帶給她信心。[攝影者:陳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