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愛的接力賽

E-mail 列印
「阿姨再見、天氣很冷趕快進去。」、「沒關係,謝謝你們、每次都跑麼遠。」…...每回慈濟志工來關懷阿玉阿嬤結束後,她總是站在屋前的平臺,依依不捨地與志工們揮手道別,目送志工們走下屋前斜坡上車後才緩緩走進 屋內。

走入桃園市復興區小烏來的泰雅部落,青山綠水環繞的蜿蜒小徑旁,正是阿玉阿嬤的家。假日在外工作和求學的孩子們,總會回到部落和阿嬤團聚,暫別城市的喧囂享受親情的潤漬。十四年前,阿玉阿嬤的次子黃木山因頭部遭受不明外力撞擊受傷後,成為植物人癱瘓臥床,媳婦卻拋下癱瘓的丈夫和四名年幼子女離家。小女兒負起照顧哥哥的責任,大女兒黃櫻花遠在臺北工作,分攤了物資和金錢的需求。二年後小女婿車禍往生,小女兒必須負起家中的經濟重擔,於是照顧長子的責任就落在阿玉阿嬤身上。

2006年慈濟志工接獲通報,了解阿玉阿嬤的困境,開始陪伴關懷。「帥哥美女來看你囉」志工呼喚著臥床的黃木山,當阿嬤看到陪伴她多年的志工李美雪來訪,總是急著過去和她十指交扣緊握著手,美雪親暱地喊著個子瘦小的林阿玉「阿姨」。阿玉照顧病榻中的兒子十幾年,因為自身糖尿病影響視力、脊椎開刀,志工李美雪表示,建議阿姨把兒子送到養護中心,但是她總捨不得她兒子,她堅持要自己要顧,顧到沒辦法的時候再說。

阿嬤就這循著模糊的視力,身上繫著護腰也緊繫著護兒的慈母心,直到2016年元月,黃木山往生,美雪不捨地說:「阿姨真的很辛苦」。十多年來,志工來來回回的探訪,送來奶粉、尿布、米、日常用品…...,阿玉阿嬤總是這麼唸著:「要不是慈濟的話,真不知道這個黃木山怎麼顧?」她常跟大女兒黃櫻花說:「還好有慈濟幫很多,要不然這個家不知該怎樣生活下去。」

當年木山發生意外的時候,二名女兒二名兒子中,最大的女兒才上小學二年級,最小兒子才二歲,阿玉阿嬤還要肩負照顧四個孫子,阿嬤回憶當時上山工作砍竹子,還要帶著小孫子,只能將雨衣舖在竹林的地上點著蚊香,讓孩子在一旁玩耍。木山的大姊黃櫻花知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將這幾個孩子教育好,會造成社會的負擔,有教育才能讓他們為社會做更多事。

櫻花將木山的二個女兒接到臺北住,縮衣節食省日常開銷,放棄旅遊娛樂花費,竭盡所能給她們最好的教育資源,如今姊妹分別就讀國立臺灣、臺東大學,也貢獻所長付出做志工,為需要的人服務,櫻花夫妻倆覺得很有成就感,她說:「我可以去旅遊、買豪華轎車,但是我不要,要給小孩子未來,給他一個好的學歷、有證照,出來好找工作,只要她們平安健康學習,就是最大的期望。」

木山的二個兒子,為了方便就學,由弟弟黃志強幫忙照顧日常起居,十幾年來,當年在竹林玩耍的小男孩,也已是高大英挺的高中生。大兒子黃宇君感恩叔叔對他們的付出,他說:「謝謝叔叔對我們這麼多年的照顧,不管我們好還是壞都是一樣支持我們,對我們的阿嬤或是爸爸他都很有耐心、用心。」感受溫馨的親情之恩,宇君說:「以後有能力的時候,也要幫助受困難的人回饋社會,就像以前我有困難時候,有這些貴人的幫助。」

阿玉阿嬤一家人濃烈親情手足之愛,慈濟志工共伴用愛寸步鋪路,愛的接力灑播更多愛的種子,共振善的力量。

圖左 :十多年來,志工來來回回的探訪,送來奶粉、尿布、米、日常用品…...。[攝影者:呂孟玲]
圖右 :看到陪伴阿嬤多年的志工李美雪(左二)來訪,阿嬤總是和她十指交扣緊握著手,美雪親暱地喊著個子瘦小的林阿玉「阿姨」。[攝影者:呂孟玲]

圖左 :2006年慈濟志工接獲通報,開始陪伴關懷受傷的黃先生一家人志工呼喚著臥床的黃先生。[攝影者:呂孟玲]
圖右 :十幾年來,當年在竹林玩耍的小男孩,也已是高大英挺的高中生。孩子的成長是阿嬤最大的成就。[攝影者:呂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