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認識自己 瞭解別人

認識自己 瞭解別人

E-mail 列印
雖然氣象報告,寒流將侵襲臺灣,來自中彰投三區的四十二位志工,依然不畏寒流,參加彰化靜思堂中彰區探索教育進階班訓練課程。

團隊成員智慧彼此回饋分享,運用團隊動能,增進學習效益,親身體驗中印證探索教育核 心理論,運用團隊動能,學習承擔與配合,期待透過遊戲了解別人,也了解自己的輕鬆有趣體驗,開啟探索教育之門,凝聚目標共識,共享團隊經驗,強化工作效能。

幾項遊戲活動設計與考試問卷,從「自我認知與人際風格、機器人轉法輪、心電感應……等。」每個遊戲結束,都會留幾分鐘小組討論,透過討論認識自己,瞭解他人,以培養更美善的人文品格教養方法。

來自太平區的總訓練員劉翠薇,準備一份四十八道問答題,讓學員在紙張上做答,再從自己的答案中,分駕馭型、平易型、分析型、表現型,四個等級人格特質,找到自己的特質後,再以這四種特質人格做分組。

◎探索人格奧秘

學員劉妙玲疑問舉手:「答案圈越多,分數就會越多嗎?」引來一陣笑聲。
「不會,這只是要讓你們知道自己是哪種屬性!」

課程中各自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優勢、缺點與改進以後,四組進行分別討論,再上臺分享團隊討論結果。

考卷分類後,只有三位學員的駕馭型,由劉勝榮分享討論的內容,一開口就說:「你們所有型,全部最後都要歸屬我們,因為我們要駕馭各種特質……。」臺下學員哈哈大笑,他的臺風穩健,加上逗趣內容,學員笑聲連續不斷。

最多學員的是平易型,由蔡幼娟講解:「我們因為平易近人,就不懂拒絕,不善表達……,分享的內容,條理分明,學員非常仔細聆聽她的分享,四組分享後,再由總訓練員做最後的總結。

也從遊戲中潛移默化,有心電感應、馬戲團、海貍修水壩、生命之河,各種遊戲都讓學員有機會當主角,學員自己創作遊戲規則。例如:心電感應遊戲,學員輪流當主持人,用自己方式帶領自己組員玩,方式規則是兩兩一組,背對背,三種動作主持人自己設計,或是讓學員自己選三種動作,動作選好了,再轉向面對面看是否能心電感應做相同動作。

來自雲林的劉勝榮表示:「原本自己在親子與慈少班幫忙,想多學習這類遊戲,可以多少用上跟孩子玩耍互動,但是體驗初階一年課程後,發覺自己是最大受益者,所以又報名來上中階課程。也因為透過遊戲學習,找到自己的毛病,進而改變習氣,知道換位思考,學會同理心的重要,所以付出的同時自己獲益最多。」

◎學習心靈探索 撫傷痛

探索教育早期是由李阿利介紹〈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的廖炳煌老師給慈濟人,主因是當時臺灣921大地震,很多心靈受創傷的災民,須要有經驗的人來幫忙、協助重建傷痛。

翠薇話起當年,後來高明智老師融合上人的法,在臺中推動探索教育,學起來可以淨化自己作用,也可以在組隊活動時,增加這類課程,來吸引一般會眾更認識慈濟、參與慈濟,加入行善行列。

上了一整天的課程,鹿港區蔡幼娟表示:「探索教育是透過遊戲及活動中,團隊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覺察,影響人的態度和價值觀,並落實在工作和生活中,幫助他人成長讓生命更美好。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好好學習成為探索教育的優良訓練員,進而教育新世代的孩子們,從遊戲中讓孩子主動學習,培養健全人格。」

去年上完初階課程,今天是中階課程第一次上課,依然是心得滿滿。「人際風格盤點」讓我更清楚的認識自己和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了解到與不同典型的人溝通的技巧,及如何改善自我,提升自我。

「轉法輪機器人」這個遊戲活動,讓我深切體會到溝通的重要。因為每個人的知識、背景、認知、理解都有所差異,所以在表達時,一定要很詳細,不疾不徐、輕聲柔語的交代清楚,才不會造成彼此的誤會。

◎心原則 妙理人格

下午課程透過「心電感應」、「馬戲團」、「海狸修水壩」、「生命之河」等遊戲,實地演練如何當一個訓練員,雖然狀況百出,但深信「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變高手」只要勇於突破,不斷地練習遊戲的SMART原則,一定可以掌握得愈來愈好。

來自員林最年輕的學員的蔡宗祐,在每個課程上總是用微笑代替回應,只要他主導遊戲時,他也畏畏縮縮不敢表達。直到最後一堂課程「生命之河」,由他主導問問題時,他有些放開了,條理清楚表達。

贏得學員劉勝榮稱讚:「宗祐,你越來越棒了!一天而已就進步,持續下去,你會更好喔。」其他組員也認同宗祐是進步的,紛紛加入讚賞。宗祐揚起笑咪咪的嘴,小聲回應:「沒有啦!」

一整天課程,有笑聲、討論聲,藉由各式各樣的遊戲中,懂紀律、自我要求與持戒,期待學員們從課程中學習體會「妙」在其中。

圖左 :訓練員講解馬戲團遊戲規則,要叫對方名字後,再丟一個小布偶給對方,互相認識學員名字。[攝影者:曾漢儀]
圖右 :大家同心協力,你幫我,我幫你一起走過生命之河,發揮最大互助效力。[攝影者:曾漢儀]

圖左 :訓練員陳映月向學員仔細講解說明遊戲規則。[攝影者:曾漢儀]
圖右 :平時致力於大愛媽媽各項活動企劃的鹿港區劉妙玲,今天當起學員,認真寫下48道題目後,發現是駕馭型特質的。[攝影者:吳明和]

圖左 :員林的蔡宗祐是最年輕的學員,總是用微笑代替回應,連他主導遊戲時,也畏畏縮縮的不敢表達。直至最後一項(生命之河)主導問問題時,條理清楚表達進步了。[攝影者:曾漢儀]
圖右 :翠薇話起當年:探索教育是早期志工李阿利介紹「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的老師廖炳煌給慈濟人,主要為幫忙臺灣921大地震,很多心靈受創傷的災民,來協助重建傷痛。[攝影者:吳明和]

圖左 :雲林的劉勝榮與組員上臺分享,人格特質屬駕馭型的他臺風穩健,加上逗趣的內容,讓學員笑聲連續不斷。[攝影者:吳明和]
圖右 :「探索教育是透過遊戲及活動中,團隊互動體驗與自我覺察,影響人的態度和價值觀,並落實在工作和生活。」是鹿港區蔡幼娟(右)的課後心得。[攝影者:吳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