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喀擦喀擦 按下快門啟悲心

喀擦喀擦 按下快門啟悲心

E-mail 列印
慈濟月刊、經典雜誌攝影記者蕭耀華在澳門出生、香港成長、臺灣求學。按了三十年的快門,因工作關係,有緣走入別人的生活,體驗別人的人生,哪怕只有兩、三天,甚至三、五分鐘,也都夠了。蕭耀華受邀於2月24日下午 來到臺南靜思堂,在一樓大廳有一場心靈講座,分享〈他們的故事〉。

◎專業攝影記者 影像求真善美

一樓大廳兩側設有蕭耀華攝影展,踏進展場就可看見醒目的圖像主題,展覽內容為「跨界苦旅,鄉關何處」。一張張照片都訴說出戰爭下的悲苦生命,及真實傳達出敍利亞難民為了逃離內戰,必須遠離家園,四處求生的艱苦。

走過戰爭、災難、貧窮的場域,透過鏡頭與文字,連結生命經驗,看不見犀利、嚴肅的批判,卻能啟發觀者省思;匆匆交集的瞬間,坦率定格剎那即為永恆。

志工游孟雅曾與蕭耀華一起參與北韓的發放,很讚歎他在戰地拍攝相片的專注精神,「可以用鞠躬盡瘁來說耀華師兄。」孟雅主動邀請蕭耀華將攝影作品在臺南展覽,讓更多人能看見真、善、美的相片。

生活在安逸的臺灣人對「難民」這名詞是比較沒有感覺的,然而耀華把他所看到、知道的,透過鏡頭而成圖像及文字傳送出去,可讓大眾了解慈濟對敍利亞難民的關懷及所做的事。

雖在人文志業體月刊服務期間,曾榮獲兩岸關係企業暨大陸新聞報導獎、卓越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得獎並不是我所追求的目標,只希望讓真善美的力量在社會中傳播。」

◎不捨災民所苦 能付出助人為樂

張玉芳及林芝妤是一對母女,是最早到達活動會場的。玉芳媽媽感性分享:「我們生活在臺灣真的很幸福,同樣在世界地球村,卻有兩樣情。」

透過耀華的攝影作品,述說著戰亂、飢荒中直接受害的是平民百姓,幾百萬難民遠離家鄉、穿越國境、尋求庇護,有成千上萬無辜孩童失學,心裡已種下冷漠與拒絕。

玉芳指著一張照片說:「一臉無奈、無助的母親,手牽著孩子、懷裡還抱著嬰兒,眼神中有苦說不出的感覺……」說著說著,玉芳潸然淚下,現在單親的她,一個人獨自帶著兩個女兒,感同深受心中的不捨。玉芳擦掉淚水:「我們很幸運的生在臺灣,所以更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一直依偎在媽媽身旁的芝妤,平日透過網路或電視媒體知道中東地區難民的報導,「感覺距離我們很遙遠,藉由攝影作品的分享,才瞭解真實影像背後的故事,心中蠻難過,同樣生活在地球上,他們卻背負可怕戰爭、無家可歸,下一餐在哪裡都未知。」芝妤說出內心的感受。反觀豐衣足食卻不懂食物得來不易的人們,應該懂得不要浪費食物,要珍惜現有的幸福。芝妤期許:「自己有能力時,要去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會眾楊帆屏很專注聽著分享,深入了解每張照片當時所拍攝的情境與背後的故事;邊聽邊點頭,也讓她眼眶泛紅,帆屏泛著鼻音表示:「攝影作品中,有一個小孩的眼神看起來是那麼的徬徨無助,大人知道有人在拍攝,面對鏡頭時,總會有所顧忌想去掩飾什麼,或是誇大什麼,但是小孩的眼神是最真實的。」

因為工作的需要,經常得出入戰區或災區作採訪,拍攝中也會受傷、生病,也曾感染瘧疾。帆屏問耀華:「面對著人生險境時,請問您當下有什麼想法?會後悔嗎?」耀華肯定回答:「求仁得仁啊!只是在做本份事。」一位攝影記者,如同前往災區救人的醫生,明知進入災區是很危險的事,但那分責任與使命感讓他依然堅持要去做。

用半世紀拍攝生命的故事,要求做到真、善、美利益群生的新聞,耀華奉獻專業技能,期許會眾從參展中了解更多慈濟人、慈濟事,也能從中開啟心靈的智慧法門。

「他們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耀華說。有機會出去看看別人如何生活,只有身歷其境才能有體悟,別人說什麼都不重要,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就是幸福的。

圖左 :臺南靜思堂一樓大廳設有蕭耀華攝影展,主題「他們的故事」,一張張照片都訴說出戰爭下的悲苦生命,傳達出敍利亞難民為了逃離內戰,四處求生的艱苦。[攝影者:王永周]
圖右 :張玉芳(右)分享:我們生活在臺灣真得很幸福,同樣在世界地球村,卻有兩樣情,要好好珍惜現有安定的生活。[攝影者:王永周]

圖左 :蕭耀華與現場會眾互動,解說為何冒生命危險二度前往獅子山拍照記錄,那分責任與使命感讓他堅持要去做記錄。[攝影者:王永周]
圖右 :熱絡互動後,大家虔誠為花蓮0206震災祈福,願早日重整家園恢復平安無災的生活。[攝影者:王永周]

圖左 :楊帆屏(右一)讚歎蕭耀華,為了工作常出入戰區或災區作採訪拍攝,即使因而受傷、生病,也曾感染瘧疾,但仍堅持這份使命深受感動。[攝影者:王永周]
圖右 :蕭耀華特別為「他們的故事」一書簽名,讓現場參加大眾踴躍珍藏。[攝影者:王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