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鋪好通往慈悲的路

鋪好通往慈悲的路

E-mail 列印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大型災害的頻率正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速度遽增。2014年澎湖空難與高雄氣爆、2015年南港空難、八仙塵爆與蘇迪勒颱風、2016年台南大地震在年節前夕震碎無數 的家園、尼伯特風災重創台東、莫蘭蒂風災肆虐屏東半島,和最近的0206花蓮地震,曾幾何時?面對災害已經成為臺灣社會的重要議題!

因此,慈濟基金會於2017年推出「Fun大視野 想向未來」計畫,其中的重點活動「救將!防救災體驗營」,透過專家學者的「名人開講」、第一線救災經驗「慈悲科技」體驗,凝聚新世代青年對災害的共識,進而同加入行動,一起為自己生長的土地盡一分心力。

防救災科學營和其他營隊不一樣的地方是,以防救災為主軸分享精神與理念,讓新世代的青年,能夠做更好的準備,面對之後可能的變化。還有災害情境模擬的課程,讓學員實際體驗救災科技設備的操作、學習如何應對災難的環境,也讓沒有親身遭遇過災難的學員,能夠透過這樣的營隊,學習如何做到災前準備、災中反應、災後復原。

今年(2018)的救將!防救災體驗營,活動課程內容豐富,邀請中研院汪中和教授講授的「災害認識」,慈濟基金會柳宗言專員的「慈悲有智慧 科技有人文」,帶領學員到慈濟三峽志業園區,進行災害情境模擬、救災科技設備操作,以及相關救災和防災的體驗,包含安管資通、物管運輸、住宿場地、餐食供水、綠能照明和人文記錄等六大救災體驗功能組,讓學員依自己的興趣進行瞭解以及實際操作。

防救災體驗是「救將!防救災體驗營」最重要的學習課程,原本規劃的體驗場所,是在新北市新店區龜山國小;行政協調團隊實地場勘後,發現草地比較潮濕,擔心下雨會影響搭設帳篷,住的空間會有一些限制,經過討論改往第二場地--慈濟三峽志業園區。行政協調組莊婉婷表示,場勘後,覺得三峽園區空間寬敞,有佛堂、教室,很適合當作防救災體驗的場地。

去年(2017)的「救將!防救災體驗營」,得到很好的迴響。當時選擇在新北市童軍龜山營地、龜山國小進行體驗,是因為蘇迪勒颱風(2016年)時,龜山國小嚴重受災,較有災區的現場感。今年初就和學校及相關單位預借場地,學校也全力配合;只是考慮草地維護的問題,而且對活動會有一些受限,所以才變更計畫改在三峽園區。

團隊也認為:若是透過回溯蘇迪勒颱風的災害狀況,對學員來說,沒有親身經歷當時的情境,也不會有那麼深刻的感受。其實,三峽園區和體驗防救災也有很密切的連結,2014年援助菲律賓簡易屋的材料製作就在三峽園區,簡易屋也是慈悲科技的一項。課務組會邀請慈濟志工王松與陳成立,和學員分享簡易屋製作過程的故事。

當災難來臨時,後勤的準備工作相當多,搭帳棚、組合簡易屋、物資運送供水和裝置電力、準備食物等等,都要靠大家分工合作,同心協力才能完成救災任務。「救將!防救災科學營」讓更多年輕人對防災、救災、減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因應,也期待透過親身的體驗,經由每一組的實務摸擬及操作,發揮自身的良能,成為名符其實的救將。

圖左 :救將!防救災體驗營共識會議中,莊琬婷說明學員要承擔的任務題,讓團隊及學員了解完成任務必須注意的地方。[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防救災體驗是「救將!防救災體驗營」中所需的太陽能LED路燈組,已放置在三峽園區佛堂。[攝影者:鄭文進]
圖左 :三峽園區空間寬敞,有佛堂、教室,很適合當作防救災體驗的場地;慈悲科技裝備之一,ATV救災工作車已進駐三峽志業園區。[攝影者:鄭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