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欣賞不如親做 威儀真善美

欣賞不如親做 威儀真善美

E-mail 列印
慈濟基金會臺南區培育團隊在開營前用心安排食、住、衣、行四威儀與學佛行儀的課程,讓學員對宗門儀軌有認知。臺南區有一百一十二位學員參加培訓,於3月4日上午在臺南靜思堂展開,培育學員進入修行道場修習慈濟真善 美人文。

培育幹事蕭淑英為學員們講述「我們的默契」從小細節的洗手間要排隊、門要輕開輕關,到大方向的說明「培訓」意義。「培」,培養正知、正見、正思惟的觀念,「訓」,訓練修正習氣、防非止惡。

蕭淑英叮嚀每位學員都應該在守持戒律中修正習氣,戒律就如同盔甲,可以保護每個人以及整個團體。淑英特別舉辛巴威的志工朱金財為例,朱金財開了十九個小時的車到南非上培訓課,信心、毅力、勇氣的精神理念是值得學習的。

「學佛行儀」由精進功能團隊示範,從問訊、手印、頂禮、放掌、合掌每一個動作都細細的講解。第三問訊後雙手要打「毗盧印」,兩手食指相碰要圓弧、不要成尖形這是慈濟人特有的人文,意含著做人要圓融不要刺傷別人。合掌的意思是把分散的心集中回來,有行於中道,一心不亂之意。

◎食的威儀 慈濟家風

「左手龍口含珠,右手鳳頭飲水,龍、鳳都是古代的帝王吉祥物,要抬頭挺胸,以食就口呈現優雅莊嚴的儀軌……」齋堂裡志工仔細的提點四威儀中食的儀軌,並由實地的操作演練,一步步帶領學員領受慈濟家風。

「起落動作要輕,盡量不要發出聲音。」志工進一步說到要如何讓吃顯得更有人文,營造更優質的環境,用餐中切記一定要用「公筷母匙」,不要交談,盤子可以互調,這樣每道菜就都可吃到。

用餐的最後應留一小撮青菜,再倒入「惜福水」,用預留的青菜把碗內刮洗一下再喝下,避免浪費,慈濟人文珍視點滴,惜福愛物之情表露無遺。

「要隨身攜帶環保碗筷、水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只在參加慈濟的活動而已,更要把所學的落實在生活中,帶動家人進而影響更多人。」志工殷切的期盼,經由這一堂課的示範和學員的實作,讓食的威儀深刻的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

◎環保入門 遇善知識

第一堂課就讓吳秀玲立下心願要從最基本的禮節,如吃飯、拿碗、拿筷等重新學習,要放下自我習性。「我是個急性子,不管是在工作還是家裡,做事總是又快又急,甚至連吃飯也急,但這往往會帶給別人莫大的壓力……」吳秀玲「快速」分享著。

「2011年我和先生為了想照料身體日衰的婆婆,而把她接來臺南同住,但白天無聊的生活裡,總讓老人家想回台中老家。」吳秀玲為了要安住婆婆的心,聽聞慈濟的環保站是老人家的輕安居,不僅做環保還能有人陪伴,於是拿起了電話,找到了離家最近的臺南市東區「人和環保站」。

秀玲後來雖未能如願留住婆婆,老人家也於兩年前往生了,但她因環保而進了慈濟善門,一路走來身邊都有許多資深志工的牽引,讓她在忙忙碌碌的人生裡總是情繫慈濟,直到今能與先生一同培訓,夫妻同修,她說:「這是這輩子最大的福分」。

十多年前就知道慈濟慈善團體,也是會員的洪國章,2017年結束在印尼的工作回到臺灣,因為參訪慈濟五十周年布展認識志工楊添麟;因此投入了許多功能,以行動付出深入了解慈濟,在楊添麟的帶動與鼓勵之下決定報名培訓課程。

「課程上對慈濟人的威儀戒律有了認知,最有感受的是食的威儀,以後吃飯時不會囫圇吞棗、亂『吃』一通了。」洪國章從社區的訪視、人文攝影、環保、讀書會等的參與,受到許多關懷後也學會要關懷別人、關懷自己和家人。他說,這些都會讓人感動和深深感受,期許自己不忘初發心也不退轉,要跟著慈濟人善和美的腳步做對的事。

◎住的威儀 縮小自己

慈濟人連起居、睡覺都要有人文。志工進入寮房前,需先脫下襪套,注意一下己經摺好的棉被是怎麼摺、怎麼擺放的。蓋被先放一邊,打開墊被,放好枕頭,因為要注重個人衛生使用者須自備一條枕巾,示範志工睡下時並不是「大」字形的躺法而是靠右側睡的「吉祥臥」。起床後如何將蓋被、墊被摺好與枕頭的擺放順序都有「眉眉角角」的「撇步」。

「因為《靜思語》讓我在外島服兵役時度過許多苦澀的日子……」陳彥良回憶他與慈濟的因緣,而二十年間因為工作關係斷斷續續的參與活動,小孩就讀臺南慈濟中學是陳彥良親身投入做慈濟的助緣。

陳彥良是一位任職中的校長,他要把握在職的平台將慈濟品格教育的理念運用在校風教學上。因為慈濟的慈善精神也可以多關心學校裡需要幫助的孩子,帶動親、師、生之間的互動,彼此關懷。

以前都是從欣賞的角度看慈濟人的威儀與學佛行儀,深入課程後「住臥威儀」讓陳彥良體悟最深,摺好棉被可以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臥如弓」的睡姿惕勵自己隨時隨地要縮小自己。

◎衣行威儀 治服己心

「藍天白雲」是慈濟志工最具代表的服裝。女眾還有旗袍、八正道,男眾有襯衫、領帶、西裝,見習培訓時則是穿著灰衣。每一件制服有它的穿著季節與場合及如何搭配手提包或背包;行進間要成兩列縱隊,依服裝排列不是有高低之分,看到的是整齊之美。

從事人民保母三十年的楊添麟,再一次加入培訓當學員。「制服,給人一種莊重感,過去我穿警察制服,現在穿慈濟制服,制服制服,把我們的心『治服』的服服貼貼。」添麟有著慈濟人的慈悲溫柔,溫言暖語的分享。

穿制服,有些人覺得被約束而不喜歡。添麟以保護人民為責的口吻說道:「反觀回來,當我們以為自由自在時,是不是您現在所穿的花花綠綠之衣是掉舉丶放逸丶懶散的,外表自由内心卻不自由。」

出門帶手帕也是慈濟人文,穿上制服在公眾場合不可大聲喧嘩、不進葷食餐飲店。講解志工楊金水誠懇地對著學員說:「懂了穿制服與行進威儀後,就要一起共知、共識、共行。」

◎課程安排 弘揚宗門

抱著一分感恩心來承擔課務長,已經有兩年經驗的蕭靖寧感恩分享:「有培訓學員才能成就我們,有培訓課程我們培訓幹事才有付出的機會。」

在整年度的培訓課程中,除了介紹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門」之外最重要就是四威儀的部分,「宗門儀軌」是所有進入培訓階段的學員一定要有的禮儀和規範。

行、住、坐、臥、食、衣,每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都是用佛教的修行角度來祝福自己。一堂堂的威儀課,原來是如此美善的。

圖左 :三問訊後雙手要打「毗盧印」,兩手食指相碰要圓弧、不要成尖形這是慈濟人特有的人文,意含著做人要圓融不要刺傷別人。[攝影者:蔡明典]
圖右 :左手龍口含珠,右手鳳頭飲水,龍、鳳都是古代的帝王吉祥物,要抬頭挺胸,以食就口呈現優雅莊嚴的儀軌。[攝影者:蔡明典]

圖左 :第一堂課就讓吳秀玲(右二)立下心願要從最基本的禮節,如吃飯、拿碗、拿筷等重新學習,要放下自我習性。[攝影者:蔡明典]
圖右 :洪國章透過課程,對慈濟人的威儀戒律有了認知,最有感受的是食的威儀。他說:「以後吃飯時不會囫圇吞棗、亂『吃』一通了。」[攝影者:蔡明典]

圖左 :慈濟人連起居、睡覺都要有人文。如何將蓋被、墊被摺好與枕頭的擺放順序都有「眉眉角角」的「撇步」,學員無不認真學習的。[攝影者:蔡明典]
圖右 :過去都從欣賞的角度看慈濟行、住、坐、臥威儀,陳彥良(左三)參與培訓第一堂課親自實作體悟禮儀之美。[攝影者:蔡明典]

圖左 :「藍天白雲」是慈濟志工最具代表的服裝。女眾還有旗袍、八正道,男眾有襯衫、領帶、西裝,見習培訓時則是穿著灰衣。每一件制服有它的穿著季節與場合及如何搭配手提包或背包。[攝影者:蔡明典]
圖右 :課務長蕭靖寧(右)用心在每一堂課的細節,隨時關心學員與工作人員的反應。[攝影者:王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