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災難過後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災難過後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E-mail 列印
花蓮在2月6日發生地震的時候,有人在群組裡面登高一呼,許多的學生出來響應,幫忙震災第二線的陪伴、訪視工作,但是這樣一個大災難發生完以後,到底我們又能做甚麼?如果什麼都沒有做,又回歸到日常生活,然後等到 再次災難發生的時候,大家再來手忙腳亂一次嗎?美麗日報記者羅又仁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像「救將!防救災體驗營」這樣的活動,如果大家能夠先有一些救災的基本概念,在災難發生的時候,可以讓很多的事處理得更快更有效率,而不是災難發生了,到現場才開始去學相關的工作,若如此會延誤救災的進度;有人需要溫飽時,卻得不到適切的物資。所以,羅又仁以這個慨念,預備做一個專題式的報導。

在災難來臨之前,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今天(3/17)來採訪「2018年救將!防救災體驗營(臺北場次)」的專題內容,就會包括慈悲科技救災的部分。慈悲科技的這些設備如何生活化,以用最快速、最有效率的方式執行。羅又仁表示,在救將營隊採訪完後,還想再找類似消防的緊急救難大隊,了解例如緊急救難包,裡面可能有乾糧、電池、還有可能要有一些現金,從防災到賑災到災後的重建,這樣一個大議題來做專題報導。

羅又仁提議要做這個專題的時候,報社也曾提醒他報導內容不可圍繞著慈濟,所以他跳脫慈濟報導模式,從之前的花蓮大地震著手;震災後,有人透過臉書號召年輕人出來當志工,他覺得這件事不是只有慈濟可以做。今天的救將營隊,也不是慈濟才可以做,很多社會團體都可以做,只是剛好慈濟先提出來做。如果其他機構也來辦這樣的活動,羅又仁覺得那是一件更好的事,因為不是非慈濟帶動不可。

儘管美麗日報報社不是慈濟團體,但是羅又仁覺得兩者「發揮媒體傳播功能的同時,堅持為社會樹立正確導向」的理念是一樣的。身為慈濟志工的他覺得:若能透過其他媒體把慈濟的好傳播出去,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因為有一些媒體會刻意避開慈濟的鏡頭,可是愈想避開就愈會拍到,因為慈濟人無處不在,尤其災難發生時,志工會自動自發地到達現場,他不諱言:哪裡需要,慈濟人就到哪裡,是很日常生活化的事,即使想要避開,也很難做得到。

年輕人想要回饋這個社會、也很有責任感的話,就可以來參加這樣的營隊,管它是不是慈濟,只要是在做對社會好的事,就不應該有身分上的區隔的。羅又仁建議:舉辦這樣的活動,需要號召更多有志青年,一起來為自己生長的土地,盡一分心力。

圖左 :美麗日報記者羅又仁,3月17日採訪救將!防救災體驗營,從新店靜思堂上午的課程,到三峽園區下午的體驗,一路參與。[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如果其他機構也來辦這樣的活動,羅又仁覺得那是一件更好的事,因為不是非慈濟帶動不可。[攝影者:孫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