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選對路就要堅持下去

選對路就要堅持下去

E-mail 列印
「以前覺得做慈濟是老年人的事,應該離我很遙遠,沒想到2016年6月18日是我的人生大喜日也是翻轉我人生的重要日子……」年輕、高大、帥氣的培訓慈誠學員林祐生回想自己以前不懂事的荒唐歲月,讓父母擔心難過的 種種行為,流下了懺悔的男兒淚……

早上(2018年3月18日)七點不到,高雄靜思堂大愛廣場就擺出大陣仗的報到隊伍,讓來參加培訓的學員感受到「溫馨」與「慎重」。「2018年高屏區培訓委員、慈誠暨高雄區見習培訓開訓課程」,將於高雄靜思堂的國議廳舉行,今天課程有培訓的精神、發心立願、募心募款、慈濟人的責任與使命及慈濟十戒的介紹。

◎要經雕塑才得成菩薩

一百九十位培訓學員(含屏東學員三十三位)及二百七十五位高雄區見習培訓學員陸續來報到,讓國議廳座無虛席,還有看到穿著護腰、坐著輪椅與撐著助行器的學員。學員長林建州先與學員愛的默契:「請大家要專心、用心、注意四威儀」,即展開課程。

上人在影片中談到培訓的精神:因為我們是道場,要雕塑菩薩形象,並身體力行去感受、去行菩薩道。在道場每個人的言語行為會影響團體形象,經過培訓雕塑自己成為菩薩形象,就如木頭經過修刻才能成菩薩,身形及接人待物都要注意。善門開了,就進來了解過程並身體力行,讓自己行在菩薩道中……。只見學員專心聆聽、用心做筆記,牢記師父的殷切叮嚀。

今天有二百六十九位工作人員分工合力要讓課程順利進行,也在開訓日與大家相見歡。司儀依序唱出:「讓我們歡迎文書、總務、財務、精進、課務、隊輔、學員長、隊輔長、培育幹事、合心關懷團隊,還有幕後英雄音控團隊。」臺上輪番出場揮手致意,臺下學員掌聲不斷,還聽到「這麼多人陪伴,我們真幸福!」

在司儀感性介紹下,課務組透過妙手來無聲說法,兩曲〈方向〉、〈渡化人間〉,讓來自湖內坐在輪椅上的學員呂金鳳不僅跟唱也跟著比起來了。今年六十一歲的她,已在社區做了七年的環保,每天晨起薰法香,租屋獨居的她笑著說:「大愛臺是我的最佳良伴。」罹患小兒麻痺的金鳳本來可以撐拐杖行動,多年前一場車禍讓她失去工作也開始與輪椅為伍,因做環保找到生命的價值,還騎機車到小港、高雄市區、臺南收善款。今年決定要勇敢地走出來參加見習培訓,更期許自己再精進,能成為上人的好弟子。

◎被感動的會員回來了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主任林弘展是位資深媒體人,看不出來溫文儒雅、內斂沉穩的他曾經是位霸道的軍事記者。其實,已收到大學講師聘書的他,因為上人的一句話「師父的擔子很重,你要回來!」及家人的支持下回到精舍,林爸爸還告訴他:「把師父照顧好,就是對我最大的孝順。」

講師說以前最害怕聽到的話就是「慈濟國內不救,只救國外」,直到聽到程廖邁阿嬤回應質疑的一段話「有錢才能救人啊!救國外也是在救人,難到你也要人家救嗎?」讓他豁然開朗。其實,慈濟的善款用在國內占68.5%,國外只占13%。2017年2月1日基金為成立公傳處後有四個方向要努力:一是、傳出去(傳上人的法)、二是找回來(找回會員的心)、三是善接引(接引菩薩)、四是守住(守住慈濟志業)。

「如何讓大家知道慈濟在國內做了什麼?」善用媒體的力量是首選,而觀音山的淨山活動就是成功的例子。經媒體報導後,引起廣大的注目與迴響,第四次的清山活動,居然讓四十四家媒體爭相報導,因為「山變乾淨了,在慈濟志工帶動下,觀音山的垃圾瀑布清完了。」

林弘展以影片分享如何發揮媒體的正能量,讓慈濟被看見,也喜見慈濟的年輕化、活潑化。在「等待時機、創造契機、把握良機」的原則下,世大運的祈福會看到年輕志工的參與身影,更讓去年的中正紀念堂的浴佛典禮,有三萬二千人來參與,因為被感動的會員回來了。講師慢條斯理的分享,句句都讓學員留下深刻印象。

年輕培訓慈誠學員林祐生在課堂中忍不住偷偷拭淚,他露出堅定地眼神說:「上了這堂課,我更深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既然找到對的路就要堅持下去。」祐生回想起自己的結婚大喜之日與爸爸的演繹日期同一天,婚禮怎麼可以沒有主婚人?家人想出兩全齊美的辦法,就是新人盛裝出席演繹會場,祐生被鐘鼓齊鳴的演繹震撼了,當下內心發願「希望自己也能加入」,沒想到兩天後就接到邀約電話,就這樣一路走到現在。他笑著說:「應該是當天受到眾人祝福的因緣吧!期待太太早日同行菩薩道。」

◎募款就是與人結好緣

如何「募款、募心」是許多學員最想克服的要事,來自桃園的志工溫素蕊曾有二十三本勸募本,收善款已是她的生活重心,也因此接引許多人同行菩薩道。在「戶無量、福無量」分享中,提到自己是內向、害羞、不善言詞的鄉下人,若不是走入慈濟肯定會自閉。她用一則則真實故事打動學員的心,也不斷鼓勵學員:「多說、多分享,不要想太多,從自己一念善發出去就會無量。為善付出不是拼業績,募款就是在與人結好緣,也是讓自己不懈怠的好方法。要用善巧方法傳遞美善,急於介紹有時不是好因緣,一定要力行三好……。」

講師還提到要尊重每個人的想法,有人希望捐款保密就要隨順因緣,日子久了自然會有善的效應。勸募能夠得到三個歡喜,也就是「自做歡喜、教做歡喜、見做歡喜」,重要的是要讓捐者知道善款用到哪裡。最後,講師用歌仔戲調唱出〈緣偈〉,臺上唱得歡喜,臺下隨著節奏傳出整齊的拍手聲,也看到學員一張張最美的笑容。

在精進組的帶領下,學員如儀如軌在和敬廳用午齋及短暫的交流分享。之後,在隊輔帶領下回到國議廳,繼續下午的課程前全體虔誠祈禱。

從臺北來的志工魏杏娟分享「慈濟人的責任與使命」前,先給自己漏氣,她說有一次被問:「妳那麼忙,家裡有開伙嗎?」一旁的友人搶著代答:「她家裡常開炮!」因為以前總是端慈濟四神湯(感恩、知足、善解、包容)給先生吃,忘了自己也要服用。進入慈濟從做中去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更圓融,自覺要修正習氣,也就是要求自己「內能自謙,外能禮讓」,不斷提醒自己來慈濟不只是做事而已,遇到明師要好好修行。

講師用自身故事與學員分享,並以禪味十足的小故事提省大家「不要只看到別人的過,看不到自己的錯。」能縮小自己就是相互助緣,在慈濟大家庭可以學到很多法,不要太執著,每天養成歡喜心,以後就會到達歡喜地。最後,鼓勵學員要「發大心、立大願,生生世世行菩薩道。」

◎守十戒是最大的祝福

「感恩、尊重、愛」就是佛心,「付出無所求」就是師志,「為佛教」就是佛法生活化,「為眾生」就是菩薩人間化。志工林朝富一上臺,就將慈濟人的精神指標話語貼切說明。或許有人會疑惑「為什麼做善事還要接受十戒的束縛?」守十戒是師父給弟子福慧雙收的祝福,堅守十戒就能防非止惡,大家要珍惜這份祝福。講師將「慈濟十戒」用圖文影像來探討與介紹,並強調實踐的重要,因為這也是靜思弟子的基本條件。經過講師精闢的講解之後,想必學員對朗朗上口的十戒,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課程即將圓滿,合心培育幹事李明苒上臺愛的叮嚀與祝福,並說明學員手冊中的
福慧足跡與紀錄表如何填寫,還提醒學員自我評量一定要誠正信實。一天的課程,讓學員的身心靈有了滿滿的正能量,踏出講堂的那一刻,也看到大家臉上的自信光彩。

圖左 :早上七點不到,高雄靜思堂大愛廣場就擺出大陣仗的報到隊伍,讓來參加培訓的學員感受到「慎重」與「溫馨」。[攝影者:陳武良]
圖右 :今年六十一歲的學員呂金鳳(圖右),做環保已七年了,每天晨起薰法香,租屋獨居的她笑著說:「大愛臺是我的最佳良伴。」她還騎機車到小港、高雄市區、臺南收善款。決定來參加見習培訓,更期許自己再精進,能成為上人的好弟子。[攝影者:陳武良]

圖左 :今天有二百六十九位工作人員分工合力要讓課程順利進行,也在開訓日與大家相見歡。司儀依序唱出:「讓我們歡迎文書、總務、財務、精進、課務、隊輔、學員長、隊輔長、培育幹事、合心關懷團隊,還有幕後英雄音控團隊。」臺上輪番出場揮手致意,臺下學員掌聲不斷,還聽到「這麼多人陪伴,我們真幸福!」[攝影者:陳武良]
圖右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主任林弘展是位資深媒體人,看不出來溫文儒雅、內斂沉穩的他曾經是位霸道的軍事記者。他說以前最害怕聽到「慈濟國內不救,只救國外」,直到聽到程廖邁阿嬤的智慧語「有錢才能救人啊!救國外也是在救人,難到你也要人家救嗎?」讓他豁然開朗。[攝影者:陳武良]

圖左 :來自桃園的志工溫素蕊在「戶無量、福無量」分享中,以一則則真實故事打動學員的心,也不斷鼓勵學員:「多說、多分享,不要想太多,從自己一念善發出去就會無量。為善付出不是拼業績,募款就是在與人結好緣,也是讓自己不懈怠的好方法。」[攝影者:陳武良]
圖右 :從臺北來的志工魏杏娟分享「慈濟人的責任與使命」,講師用自身故事與學員分享,並以禪味十足的小故事提省大家「不要只看到別人的過,看不到自己的錯。」不要太執著,每天養成歡喜心,以後就會到達歡喜地。最後,鼓勵學員要「發大心、立大願,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攝影者:陳武良]
圖左 :年輕培訓慈誠學員林祐生(圖右二)在課堂中勤做筆記,他堅定地說:「上了課,我更深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既然找到對的路就要堅持下去。」[攝影者:陳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