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醫療志工 溫故知新

醫療志工 溫故知新

E-mail 列印
醫療志工是醫護人員和病患、家屬間的橋梁,陪伴和膚慰能夠讓病患和家人之間更溫暖,因此醫療志工的自我學習很重要,只要學習就會成長。2018年3月17日在大安聯絡處,有來自中山、大同、中正、萬華和大安區的學 員和志工約有三百七十位,一起來參與醫療志工基礎課程的研習。

醫療課務團隊為學員精心規劃的課程有「安寧療護與器官捐贈」、「如何當一位稱職志工」、「醫療器材使用基本知識與操作方式」、「門診服務技巧與人文應對」藉由真實的情境以戲劇方式呈現、「醫院志工的自我保護」以及「醫療志工的參與及體悟」等。

◎溫暖陪伴關懷 化感動為行動

「安寧療護與器官捐贈」由社工林家德來分享,他表示人本來無時無刻都在變化,人生終章如何優雅落幕,安寧療護就是努力減輕邁向死亡的痛苦。他鼓勵大家要提早思考,不要把這困難的決定留給摯愛的家人。他舉了阿美的例子,從原本不接受安寧療護,因有志工的陪伴和關懷,到最後接受,心靈較平靜也過得比以往好。因為沒有家人在身邊,慈濟志工也陪伴阿美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沒有罣礙,可以萬緣放下。

學員蘇嘉宏跟慈濟結緣是爸爸在十幾年前,在花蓮慈濟醫院住院兩個月,他很感謝當時志工的幫忙,現在每個星期爸爸會到新店慈濟醫院回診做復健,他說:「每次我跟爸爸一起到院方時,師兄師姊都很和氣、也很熱心,都會詢問我們有沒有需要照顧的。」因為這樣,今天蘇嘉宏想來聽聽看能夠多學到什麼,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去做一些努力和服務。

今天的課程讓蘇嘉宏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寧照顧,他哽咽地說:「生老病死是必經的過程,當初我爸爸在加護病房也過了一個禮拜,那時候也是有想過這樣下去會怎麼樣。」蘇嘉宏回想當年外婆接受急救之後,躺在床上大概兩到三年,幾乎是沒有意識的狀態,他是很有感觸的,也知道很多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伴。

◎服務須知 用在生活

講師志工黃豔仙分享「如何當一位稱職的志工」,醫療志工服務必備的七項法寶,臉要笑、嘴要甜、腰要軟、耳要利、眼睛要亮、手腳要快、頭腦要清楚;自我防護的三招是戴口罩、勤洗手和多喝水。志工若能事前用心、事中靜心、事後寬心,要用生命走入別人的生命,也能夠豐富自己的慧命。

「醫療器材使用基本知識與操作方式」由志工李晨右來解說,一般輪椅、點滴輪椅、骨科輪椅和便盆輪椅的使用方式都不同,他從醫療志工服務當中體會到意念很重要,要去祝福人家,不要擔心,擔心是溫柔的詛咒。

三十年的慈濟因緣,決定不再當逃兵的簡淑美,在上週日參加了大安區第一次的見習志工課程,今天也來上醫療志工的基礎研習。她在課後分享表示,課程有教學、還有實際上的演出,讓我們能夠更深入。例如病床怎麼樣的操作、輪椅要怎麼樣的來使用,讓病人能最舒服。

簡淑美親身感受到:「我到慈濟醫院看診時,跟別家醫院最不同的是非常的溫馨,如果我們有不懂,就有志工可以引導,可以讓病人、需要的人,減輕很多緊張跟壓力。」

李晨右曾經覺得自己很慚愧,當醫院志工時對醫院病患很用心,為什麼對自己的父母並不是如此,後來父親生病時,將承擔醫療志工所學習到的同理心和浴佛技巧用上了,父親也很高興,兒子會幫他沐浴。晨右一開始並不懂何謂「浴佛」?後來才瞭解原來浴是沐浴洗澡、佛是眾生皆能成佛的意思。

志工紀媽咪(紀陳月雲)在「醫療志工的參與及體悟」中提到她問上人,什麼樣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上人回答:「身心健康的人」。這句話讓年輕的張振威印象非常深刻,他覺得人生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獲得心靈的充實、身體健康,這是最幸福的。這也是振威為什麼想要進來慈濟,除了身體健康平常自己可以保養,心靈的健康現在人是比較缺少的。

張振威分享做醫療志工可以磨練自己的心性,見苦知福,原來自己是這麼幸福,不應該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去動怒,應該要珍惜每一個當下,畢竟人生無常來的時候,再去懊悔當初怎麼對父母這樣。

◎樂於參與 愛的漣漪

「各區愛的互動分享」讓學員分組討論,由每一組的隊輔引導學員分享今天上課的收穫,或是參與志工的感動,更有多位學員上臺回饋心得。

目前就讀研究所的許永霖分享,原來做志工要學的有這麼多,要視病如親,付出自己的心力,以自己的願力來做服務,也是修行。在大學時期,有一天到安養院,一位奶奶含著淚水握著他的手說:「你這麼年輕還來陪伴我們,沒有出去玩。」當初只是抱著服務的心態,沒想到得到的是這麼多正向的回饋,因此許永霖希望自己可以幫助更多的長者或需要的人,讓他們的生命沒有這麼悲觀,可以感受到生活上還是有很多的愛和關懷。

第一次承擔課務的吳淑美,從二月初知道是由她來承擔時,她的年假幾乎都是抱著電腦在修修改改課程和細流。今天的課程順利進行,她鬆了一口氣並分享:「透過戲劇讓他們更清楚門診服務技巧與人文應對,加深印象,希望學員有這個因緣可以到醫院當志工,這是我們開這個課最希望看到的。

學員中有很多年輕人,因跟著家人或朋友參與慈濟活動,或是曾經在慈濟醫院受到志工溫暖的關懷和陪伴,而想要來上這個課程,除了專心聽講,也有人勤作筆記,期待日後也能成為醫療志工擴大愛,服務需要的人。

圖左 :「安寧療護與器官捐贈」由社工林家德來上這堂課,人本來無時無刻都在變化,安寧療護就是努力減輕邁向死亡的痛苦。他鼓勵大家要提早思考,不要把這困難的決定留給摯愛的家人。[攝影者:羅景譽]
圖右 :學員蘇嘉宏跟慈濟結緣是爸爸在十幾年前,在花蓮慈濟醫院住院兩個月,他很感謝當下志工的幫忙和關懷。[攝影者:陳元一]

圖左 :「醫療器材使用基本知識與操作方式」由志工李晨右(左站立)來解說。[攝影者:陳元一]
圖右 :午齋後,志工呂美智帶來的團康活動,大家站起來動動身體,精神會更好。[攝影者:陳元一]

圖左 :第一次承擔課務的吳淑美(左一)表示希望學員有這個因緣可以到醫院當志工,這是我們開這個課最希望看到的。[攝影者:黃淑琴]
圖右 :簡淑美(左二)親身感受到:「我到慈濟醫院看診時,跟別家醫院最不同的是非常的溫馨,如果我們有不懂,就有志工師姊可以引導,可以讓病人、需要的人,減輕很多緊張跟壓力。」[攝影者:黃淑琴]
圖左 :年輕的張振威(右一)分享做醫療志工可以磨練自己的心性,見苦知福,原來自己是這麼幸福。[攝影者:陳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