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苗栗 社區志工聯誼 打造希望未來

社區志工聯誼 打造希望未來

E-mail 列印
「二十年前一場大車禍,我和先生兩個人的身體,卡在變形的車子裡面,沒有人幫忙就沒辦法出來,深深體會人生無常……」資深慈濟志工廖蘭香,3月17日在苗栗園區佛堂,向參加聯誼感恩茶會的社區志工及會眾,還有工作 人員共計二百二十多人,訴說慈濟因緣,她深信因果,相信多造福,幫助人家就是幫助自己。

◎回眸行願來時路

「慈濟的列車就要開,往哪裡開……」來自苗栗縣銅鑼、三義、大湖、公館……各鄉鎮的社區志工,再度回到苗栗園區,參加聯誼感恩茶會。司儀楊莉娟帶動大家團康活動後懇切地說:「不管先來後到,誠意最重要,不管男女老幼,一個都不漏。苗栗園區是我們共同的家,希望大家一起愛護,共同耕耘,歡迎大家隨時回來參加各種活動和課程,也能抽出時間加入志工的行列,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為好朋友。」

熟悉慈濟早年歷史足跡的資深志工黃長齡分享「行願之路」,如何發心立願走在慈濟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發揮自己的良能。

「我想當慈濟委員,自己打電話到花蓮,一個月後沒有訊息,又再打電話去。慈濟志工林台光就到家裡來,他是長江鋼鐵的老闆……」那一年,黃長齡三十八歲,跟慈濟連上線。

黃長齡是瑜珈老師,喜歡佛法的她,找了很多的師父都不是很契合,直到遇見了證嚴上人,「七十九年進慈濟,第一次帶慈濟列車回花蓮,三個車廂的平快車,一個車廂坐六十個人。晚上從苗栗十點出發,到了花蓮已是清晨四點,四點開始朝山走到精舍,參加全省委員聯誼。」黃長齡回眸來時路。

「當時整夜沒有闔眼,心想這一趟歸鄉路,實在太辛苦,下次不來了。」沒想到要回家的時候,碰到了上人,上人說:「找到路了要常回來。」

回家的路上,黃長齡坐在火車上望著窗外的靜思精舍,鼻頭酸酸的,眼淚就掉下來了。心想回苗栗後,一定要一天募一個會員,就這樣從募款開始做慈濟,一個月就募了三十個會員……五十歲存「壽量寶藏」,今年(2018年)十四歲的黃長齡,呼籲年輕人快點來接棒做慈濟。

「媽媽說找上人找得很辛苦。上人送給她一句:『緣深不怕緣來的遲,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年輕的劉育佑是黃長齡的兒子,今年培訓社區志工,他深深感受到,只要是對的路,走就對了,世界上有很多事,很多人需要幫忙,一個人是沒有辦法完成,一定要大家同心協力合作才能夠達成。苗栗比較缺乏年輕人,希望更多年輕人一起來參與志工行列。

◎伸出雙手 生命從此不同

「當你伸出雙手,幫助別人的時候,生命從此不同……讓世界跟著我們改變。」司儀請大家站起來動動身體,一起伸出雙手跟著比手語〈溫情滿人間〉,一同感受有愛的地方最平安,能付出的人生最美、最有福。

2002年受證的資深志工廖蘭香,深刻體會能付出的人生最有福。「二十年前一場大車禍,我和先生兩個人的身體,卡在變形的車子裡面,沒有人幫忙就沒辦法出來……」

廖蘭香回想那一幕還心有餘悸,「當時有一位五、六十歲的檢察官到車禍現場勘察。他說看了幾十年的大車禍,從來沒看到那麼嚴重的車禍,沒有人傷亡,只有被玻璃刺到。」

他說了一句祝福的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聽到這句話,廖蘭香心裡起了一個願,希望自己有一天有能力的時候能夠回饋社會,幫助人家。她發願後先從幫助家扶中心開始,還沒有因緣接觸慈濟。

「天下那麼多的災難,善就像保護衣一樣,這輩子要好好的應用,因為不知道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廖蘭香覺得幫助人家,一個人的力量不夠,認識慈濟後,感受到結合大家的力量,就像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可以幫助更多人。

廖蘭香接著分享去慈濟醫院做醫療志工,「見到苦才知道福,幫助人家就是幫助自己。在醫院更可以感受到,一口氣上不來就走了。」期望大家多造福,把善把愛當傳家寶,相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慈善是一個循環,多一個人投入慈善工作,社會就多一份正面的力量,充滿善心的地方,就是人間淨土。廖蘭香護宗教、護佛法、護道場、護法親、護道心。她苦口婆心,殷殷期盼,邀天下善士,希望大家共知、共識並共行。

◎打造一個希望的未來

慈濟行願五十二年來,慈濟的根深植在臺灣,無時無刻關懷著鄉親和這塊土地,看見鄉親的需要,也了解鄉親的感受。今年度和苗栗息息相關的兩件大事,苗栗園區的開發和四所學校減災希望工程的啟動。

「苗栗縣內有四所學校,校舍已超過使用年限,建築物安全抗震係數不夠,而政府教育經費有限。『教育是希望工程』,慈濟與縣府人員會同勘災評估後,規畫援建四所學校,守護學生的校園安全……」志工陳榮堅介紹四所學校減災工程的緣起與願景。

慈濟努力為苗栗的孩子們打造一個希望的未來,「大愛為樑,智慧為牆。」陳榮堅誠摯邀約大家一起投入慈濟大愛行列,讓人生因為愛而更美麗,因為付出而更幸福。

「看到很多老舊校舍,政府沒有足夠的經費,因為慈濟的因緣,幫助學校重建,我覺得很感動。」減災工程讓黃安基感受最深。

黃安基覺得慈濟真的是在幫助人,在人群中做事情。「我覺得來參加慈濟的活動,不會有很大的壓力,可以很歡喜做想要做的事,譬如說做環保,哪裡有需要,就去幫忙。」他表示以後有時間,也會盡量參與慈濟的活動,畢竟社會很需要大家的付出。

「苗栗有好幾所減災希望工程,學校危樓需要改建,慈濟全心全意地幫忙。慈濟對這個世界上幫助很大,遇到有困難的地方,都會全力地到那個地方救災救難。」賴慶明感動地說。如果慈濟需要他,他會努力來幫忙,也會多參加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社區道場 孕育善種子

「感謝慈濟在我最困難、最落魄的時候,伸手來幫助我跟兩個小孩。所以我想參加慈濟志工,可以幫助很多人。」唐國鳳平時一有空就做環保回收,還有跟著志工去訪視。她下個月就要來上社區志工的課,心裏很期待。嫁來臺灣之後,看見穿著慈濟旗袍的志工,很羨慕,希望有一天能夠穿上這套衣服。

社區志工聯誼感恩茶會,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志工一起成就,志工黃淑蘭微笑地說:「像這個娘惹糕,還有滷豆干,都是前一天晚上,不同的師姊製作的,期待大家能夠吃到很用心、很健康的茶食。茶水也很特別,是饒月英師姊家裡自己種的橘子,用老薑還有麥芽熬煮成的茶。」

黃淑蘭期望用這樣當地當季很自然,很恭敬誠意的一份心,來迎接社區志工。苗栗園區馬上就要開發了,很期待社區志工能夠了解,一起來耕福田。

「橘子是自家種的,橘子採下來先洗一洗,然後燙過,瓢水差不多有十個小時,劃刀煮四個小時,煮到濃濃稠稠的,這樣煮出來的橘子茶很好喝。」志工饒月英感恩有這樣的好因緣跟大家結緣。

民國五十五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今年已經要邁入第五十三年了,證嚴上人曾開示,「道場不一定在寺院,慈濟人在哪裡,社區道場就在那裏。」

「苗栗園區是一塊大福田,正在開發中,需要很多志工投入。但是看到苗栗區的志工已經快斷層了,希望藉由聯誼感恩茶會,邀約會員參加社區志工行列。」志工鄭運月相信這是一個善的循環,會帶動更多人參與做慈濟。

圖左 :「慈濟的列車就要開,哪裡開……」來自銅鑼、三義、大湖、公館……各鄉鎮的社區志工,再度回到苗栗園區,參加「聯誼感恩茶會。」[攝影者:張海濤]
圖右 :熟悉慈濟早年歷史足跡的資深志工黃長齡分享「行願之路」,訴說如何發心立願走在慈濟的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發揮自己的良能。[攝影者:張海濤]

圖左 :社區志工聯誼感恩茶會,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志工一起成就。桌上的娘惹糕,還有滷豆干,都是志工們用心製作的健康茶食。[攝影者:張海濤]
圖右 :資深慈濟志工廖蘭香,向參加聯誼的社區志工,訴說慈濟因緣。她深信因果,相信多造福,幫助人家就是幫助自己。[攝影者:張海濤]

圖左 :「當你伸出雙手,幫助別人的時候,生命從此不同……讓世界跟著我們改變。」手語表演〈溫情滿人間〉。[攝影者:張海濤]
圖右 :大家站起來一起伸出雙手跟著比手語〈溫情滿人間〉,一同感受有愛的地方最平安,能付出的人生最美、最有福。[攝影者:張海濤]

圖左 :年輕的劉育佑(穿灰衣)今年(2018年)參加社區志工研習,他深深感受到,只要是對的路,走就對了,希望更多年輕人一起來參與志工行列。[攝影者:張海濤]
圖右 :「苗栗縣內有幾所學校,校舍已超過使用年限,慈濟與縣府人員會同勘災評估後,規畫援建,守護學生的校園安全……」志工陳榮堅介紹學校減災工程的緣起與願景。[攝影者:張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