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醫療志工勤學習 培養軟實力

醫療志工勤學習 培養軟實力

E-mail 列印
為了承擔醫療志工時,能更有服務的品質,並做為慈濟醫院的堅強軟實力。2018年3月25日,共有四百六十七人在關渡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參加「2018年北區醫療志工基礎研習」課。大家從資深志工傳承中得到法寶, 或彼此經驗分享交流,並瞭解如何為生命的無常做事前準備。

◎幫助別人 保護自己

「如何當一位稱職志工?」陸若男藉由螢幕上斗大的課程標題,問著學員,當然學員也熱烈回應。隨之,她讓學員了解醫療志工的各項服務須知及注意事項,更提醒大家隨時記得使用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它是專門調理人與人之間,人我是非的一帖良藥,也是平時生活上怡然自處的良方。

要做一位稱職醫療志工,當然要知道如何正確操作醫院中的醫療器材。志工黃清枝以預先錄製的影片,詳細地介紹醫院各種醫療器材,如病床、輪椅、點滴架等之使用基本知識及注意事項。他更強調要幫助別人,也要保護自己,因此一定要熟悉各種器材的使用方法。

「推病人輪椅下坡時,要如何處理?」黃清枝即興隨堂考。

大家異口同聲回答:「倒退嚕。」顯然大家沒有被考倒。

而稱職的醫療志工也要知道怎麼保護自己,避免病菌感染或交叉感染。為此,志工王秀美以「醫療志工感染管制」為題,提醒大家需注意事項。她告訴學員們正確的洗手方法七字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以及手套和口罩的正確戴法。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此五種方法,做為精實管理,亦為慈濟醫院對環境的預防政策。

◎真誠關懷 同理感受

同時,醫療志工還要當醫院軟體中的軟體。「患者在候診時,突然情緒失控,志工該如何處理?」在診間或定點時,面對各種服務或突發狀況,志工們該如何適切應對,才能做好醫病之間的橋梁,並讓患者或家屬感受關懷的溫暖。

在「門診服務與人文應對」課程裡,志工雷瓊蕙與游彩雲分別就門診服務,應該注意事項詳細說分明。雷瓊蕙說,要學的是講話技巧、真誠關懷、多傾聽、同理病患的感受,但不詢問病患隱私,不與病患爭論。游彩雲表示,醫療志工要有「主動服務、主動出擊」的精神,要做到志工六寶──臉要笑、嘴要甜、腰要軟、手腳要快、眼睛要亮及頭腦要清楚,這些必須靠經驗來累積。她同樣強調溫暖關懷是最佳的潤滑,就像對於情緒失控的病人,甚至不必言語,有時候只需要簡單的拍背動作即能溫暖人心。

對於講師所強調的「關懷」,人文志業中心新創中心的李建興心有所感。他回想起前些年,年邁母親生病住院的時候,還好有懿德爸爸在精神上的支持及膚慰,才能平安度過那段艱辛期。他說,如果所有醫院都有志工陪伴,即可膚慰病人及眷屬的憂傷,而這就是慈濟醫院的特色。

◎生命終點 用愛延續

人人學習怎麼服務別人,也要面對自己生命可能無預警結束的無常,臺北慈院林資菁社工師,以「安寧療護與器官捐贈」為題,告訴大家要有所準備才能無憾!

她以「歷史上的今天──107年2月6日這一天」向學員提問當天發生什麼事?大家齊聲說:「花蓮大地震!」她進而表示,當天還有「黑鷹直升機失聯,六人下落不明」和「未繫安全帶的射擊選手身亡」等時事。

她說,未繫安全帶而被甩出車外的射擊選手,經臺北慈院搶救後仍宣告不治,父母決定將其器官捐贈遺愛人間。林資菁以此為例,鼓勵大家勇於做決定,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讓雖是生命的終點,也能讓另一生命延續,讓更多家庭得以重生。

「我有簽器官捐贈、大體老師及放棄急救同意書。」第一次參與課程的學員陳淑華,歡喜道出終於有能力可以救人的心情。原來2014年陳淑華確診患有天疱瘡,失去當時骨髓配對捐贈的救人機會,讓她難過不已。「器官捐贈能救更多的家庭,何樂不為!」

◎當機立斷 避免困擾

吳美麗則於課後當機立斷簽下「器官捐贈及放棄急救同意書」,並且用line立即向國外的兒女們告知。她娓娓道來,因聽信算命所言,婆婆能活超過九十歲,即能庇蔭子孫。老人家八十九歲那年,中風了,為了遵從婆婆的話,於是請醫院為婆婆做氣切,以延續生命。

其實,當時老人家已成植物人狀態,雖然九十二歲離開人世時很莊嚴安詳,但卻白白受了三年苦。她表示,若婆婆當年有明確地交待放棄急救,就不會造成困擾。「為了日後不製造兒女們的困擾,我今天就簽下放棄急救書。」

學員呂錦玲打破先前的迷思,她想簽署器捐同意書,但礙於先生對器捐不甚了解,恐無法馬上如願;所幸有充分的吸收知識,將利用機會與親友來分享,更希望先生能多了解,進而願意一起簽署器捐同意書。

◎有始有終 堅持到底

因為課務團隊的用心安排,讓學員有滿滿的收穫。知心相契時間後,學員們上臺分享。人文志業中心節目二部的吳智美笑說:「平常很少當志工,但印象非常深刻。」曾經接受暫離病房買便當的家屬委託,照顧一位女病患,當時她認為自己來當志工,於是不加思索地欣然答應了。

由於病患想上廁所,雖然體重頗有份量,智美當下覺得自己能扶得動,不料隔天即全身酸痛,整整一星期後才舒緩。今天的課程讓她學到許多專業的知識,並明白在照顧別人之前,一定要先保護好自己,志工之路才能走得更長久。

相較於吳智美的往前衝,學員葉燈憲則表示自己的弱點,是每當遇到無常時,總是令他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用話語去安慰他人。他常常內省:「有沒有用心去找到對的方法撫慰人?」

他體認到能當志工是一件被祝福的事,因為當志工有「三好」─好的機會、家人支持、身體健康。他感恩自己擁有這三好,而「誠心」及「用心」是他需要學習的課題。

整天的課程精采,學員們更是用心學習,要將服務做到最好。資深志工江玲珠讚歎學員們堅持到最後:「有始有終,中間不落空。」,她期勉大家承擔醫療志工時,多想想能從對方身上學習到什麼,永遠做個快樂的志工。

圖左 :陸若男以「如何當一位稱職志工」為題,讓學員了解醫療志工的各項服務須知及注意事項。[攝影者:鄒明珠]
圖右 :透過影片播放,讓學員瞭解醫院醫療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攝影者:鄒明珠]

圖左 :學員李建興因為有過照顧年邁母親住院的經驗,更能體會志工膚慰病人及眷屬的重要。[攝影者:蔡瑞聰]
圖右 :臺北慈濟醫院林資菁社工師,以「安寧療護與器官捐贈」為題,告訴大家對生命的無常要有所準備,才能無憾![攝影者:李盈寬]

圖左 :因患有天疱瘡而痛失捐髓救人機會的陳淑華(右一)說,器官捐贈能救更多的家庭,當然要去做。[攝影者:蔡瑞聰]
圖右 :學員吳智美表示,課程讓她學到許多專業的知識,並明白在照顧別人之前,一定要先保護好自己。[攝影者:蔡瑞聰]

圖左 :吳美麗於課後當機立斷簽下「器官捐贈及放棄急救同意書」,以免日後造成子女的困擾。[攝影者:蔡瑞聰]
圖右 :學員呂錦玲(左二、戴眼鏡)打破先前對器捐的迷思,覺得受益頗多,並希望先生能多了解,進而願意一起簽署器捐同意書。[攝影者:林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