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跨世代對談 教育的力量

跨世代對談 教育的力量

E-mail 列印
2018年4月18日於國家圖書館文教區B1演講廳,由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慈濟期刊部,舉辦蔡炳坤著作《我始終相信 教育的力量》新書發表簽書會;同時舉辦一場橫跨五十年歲老、中、青的教育對談會來拉開序幕 。對談貴賓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李家同、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TFT(Teach For Taiwan)「為臺灣而教」基金會創辦人劉安婷。來賓有教育界人士、家長會會長、媒體人員、志工等暨服務團隊共計有四百五十位出席。

◎實踐的力量

教育對談會主題「因為實踐 所以相信」相信教育的力量,「對的事,做就對了!」

「臺灣的教育,由聯考的分發到多元入學,九年國教到十二年國教,從廣設高中大學到學校退場輔導。」蔡炳坤問由能力導向到素養導向能做到嗎?儘管如此,還是相信教育的力量,對於教育力量的定義,他認為在「愛」、「堅持」、「機會」。

「愛」有兩個內涵,規範與陪伴。「堅持」有兩個向度,一、堅持做對的事即導之以正,二、對的事堅持做即傳之以道,十年二十年後就會看到教育的成果。舉例,慈濟所辦的第一所學校「慈濟護專」,證嚴上人讓這個學校來照顧花東偏鄉原住民的孩子,給他們免費,多少孩子在這樣的就學當中,翻轉了生命!現在改制為慈濟科技大學,仍然保持初衷,專科部為原住民學生保送就讀的機會依然存在;來讀護理系,更進一步進行課業輔導,確保他都能考上國考。

而「機會」有兩個關鍵,一為提供學習管道,二為創造更好的環境。慈濟教聯會(全名:慈濟教師聯誼會)在社區、在很多學校做了很多跟老師成長有關的議題,像靜思語教學、防毒宣導等等;李家同的「博幼」為偏鄉弱勢孩童做課業輔導,也是很好的範例;而劉安婷的「為臺灣而教」所實踐的也是如此,對偏鄉老師怎樣去增能、怎樣去透過教育訓練,讓他們具備更好的能力,裨能嘉惠學生。

◎老中青一同挹注偏鄉教育

博幼基金會2002年創立,從提供南投縣弱勢家庭兒童課輔,至今擴張至全省。李家同表示「博幼」幫助弱勢孩子的基本辦法是因材施教,因材施考(考卷依資質不同者而設計分級),自編教材,還有嚴格的品質管制(知道每一個學生的程度)。還有「強迫閱讀」要學生讀非教科書的書,比如閱讀偵探小說,李家同教授認為可以學席邏輯思考。而讀一本書不能看過就算了,要問重點在哪兒?看懂了沒?

學電機出身的李教授,以學理工人的特性,表示就是不斷分析、檢討,發現及改善,就會越來越成功,所以十幾年來深耕偏鄉孩童教育,感覺並沒有甚麼挫折感。不同角度的思維與論述,博得與會者會心的笑聲連連。

金甌女中家長會會長王素芬女士,和高中家長聯誼會多位會長一起來參加盛會,她說:「李家同教授是我們非常敬愛、非常敬仰的一位學者,我們非常欣賞他。」

找自己的位置!也幫孩子找位置!劉安婷致力改善臺灣教育不平等問題而創辦TFT「為台灣而教」,「有一天你最難教的學生,會成為你最好的老師。」母親一席話深深影響著劉安婷。臺灣人對於偏鄉的幫助愛心不匱乏,但是愛心必須加上現場重要老師的指導,才能有生命影響生命的內蘊;所以TFT一直在努力在募集偏鄉教師,並予與增能,以能補足城鄉教育差距。她也談到「教育,是一世代的使命;改變,是一輩子的承諾。」年輕世代的言論及執行力已經打入與會者的心裡。

來賓金寶蘭女士感覺非常的清新!跨世代從老中青三個年齡層,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瞭解教育,更讓人瞭解用不同的角度來教育新生代。而從教師提升自己的發展,冀望能翻轉學生的人生,這就是教育的力量。

對談會中針對偏鄉孩童教育問題多所探討,也有實踐的執行面,遠由臺中來的慈濟人文志工魏玉縣,是蔡炳坤新書著作文稿整理者之一,曾任職小學三十年今已退休,表示身為第一線的教育同仁會遇到很多挫折,有些人在這個過程當中打了退堂鼓,有些也會對教育覺得失望;今天來現場,李教授、劉安婷,還有蔡炳坤執行長的對談,聽完之後她覺得對「教育」又充滿了信心,發現這個社會的角落有很多人關心教育與投注心力,讓自己又重燃起很多的希望。

◎有理論和故事的好書發表

對於書中談論的一些觀念,魏玉縣說能心領神會,也身有同感。由臺中同來的另一位文稿整理志工林淑懷,表示在整理文稿中讀到蔡執行長談到,現在三C產品這麼發達資訊來得非常快,但是這些並不表示是教育,只是資訊給我們而已;教育一定要透過閱讀,「閱讀,是一輩子的事。」令她印象深刻。

蔡炳坤說:「《我始終相信教育的力量》這本書集結了有關在教育、在教養上面一些議題,有理論也有實務,裡面有很多的小故事。」付出大愛翻轉了孩子的未來,「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這個單元,書中二四一頁提到他的貴人蔡盛通老師,也被邀請蒞臨;蔡盛通老師說:「我對他其實沒有甚麼幫助,一滴點小幫助他都一直記在心裡面。」謙虛地表示自己都忘記這件事了,反而說覺得是自己的光榮,有這麼好的學生。

此書非常適合家長來閱讀,對一般的老師來講也是很受用的。作者蔡炳坤表達,把過去四十年來在教育工作上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讓家長、老師們參考,期待透過這些方式,能夠教育更好的學生。

誠如他開場提到教育的力量是以愛為核心,以堅持為原則,提供機會讓孩子發揮潛能,讓天賦自由;因為相信所以堅持,期許能夠為孩子營造更多幸福的未來。

圖左 :(左起)由「阿明@live」直播,黃添明主持,橫跨五十年歲老、中、青的教育對談會,主講人李家同教授、蔡炳坤博士、劉安婷小姐。[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李家同,表示「博幼」幫助弱勢孩子的基本辦法是因材施教,因材施考,自編教材,還有嚴格的品質管制。[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來賓有教育界人士、家長會會長、媒體人員等暨志工服務團隊共計有四百五十位,出席《我始終相信 教育的力量》新書發表簽書會暨教育對談會。[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TFT「為台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一直在努力募集偏鄉教師;她說:「教育,是一世代的使命;改變,是一輩子的承諾。」[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李家同教授以學理工人的特性,表示就是不斷分析、檢討,發現及改善,就會越來越成功;不同角度的思維和論述,博得與會者會心的笑聲。[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蔡炳坤書中提到「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付出大愛翻轉孩子的未來;書中人物如實呈現,他讀師專時期的的貴人蔡盛通老師(右一白髮者)也被邀請蒞臨。[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教育對談會後,蔡炳坤(左二)一一簽書,答謝來賓的支持新書發表。[攝影者:張秋燕]
圖右 :來賓金寶蘭女士(左一)歡喜與作者蔡炳坤以及多位愛書者合影。[攝影者:張秋燕]
圖左 :協助整理該書文稿的其中三位人文志工,特別由臺中北上與會,很興奮能與作者本人合影;魏玉縣(右一)、林淑懷(左二)。[攝影者:張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