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稚童心赤子情 學環保沒煩惱

稚童心赤子情 學環保沒煩惱

E-mail 列印
2018年3月28日,早上九點太陽露出了溫柔的微笑,迎接小港區的佳欣幼兒園的參訪,一百一十五位大班學生和十一位老師歡歡喜喜地下車走進了小港環保站,排成長長的火車人龍,跟著火車頭慈濟志工羅䓰芝邊唱著〈火 車快飛〉兒歌,邊認識環保站裡的區域,有塑膠瓶儲藏區,回收舊衣的惜福區,和五金拆解區,孩子們邊唱邊走,邊和各區的環保志工們問好:「師伯好!師姑好!」,稚嫩的嗓音此起彼落,將原本只有鏗鏗鏮鏮的拆解聲的環保站,多了純真的笑聲和問候聲,環保志工們各個樂得抬起頭來跟大家打招呼。

今天的課程分成環保站的動態解說和實作,以及室內體驗和靜態活動等課程,課程的設計目標是,讓小朋友一看就懂,把正確的觀念帶回家和家人分享。在靜態課程中用體驗的方式讓孩子去選擇他們想要居住的環境,去思考如何打造出舒適的生活環境,用簡單的圖片和動畫,讓孩子們知道平常製造的垃圾去了哪裡,不管用何者方式處理,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⓪分站學習簡單記心頭

環保站的動態解說和實作共分成三站,第一站是保特瓶區由羅䓰芝解說,主要教導孩子們塑膠保特瓶的顏色和回收做成日常生活等用品,來減少傷害地球。做成的衣服是既排汗又除臭,並讓學童們打開瓶蓋和踩扁寶特瓶方便回收裝袋,告訴學童們平常要多帶環保杯和餐具,減少使用千年不壞的塑膠餐具。

第二站是環保十指口訣回收分類區,由環保志工張阿雀帶著幼小的學童們認識分類的口訣,「來!小朋友,請張開十指跟著我一起念和做,『伸出你的雙手,愛護我們的地球,瓶瓶罐罐紙電1357』。」阿雀師姊提著剛感冒癒好的嗓門和孩子們互動,口訣琅琅上口容易記,一下子都記住了。趁此阿雀教大家口訣的內容和分辨,例如:輕而易舉的鋁罐捏扁,和可練大力士的鐵罐,學童們都上得津津樂道。

第三站是折報紙區,環保志工王仁哲拿著報紙解說,回收五十公斤的報紙可以救一棵二十年的大樹,孩子們專注地聽,專注地看,記憶力也很好,當志工示範完後問孩子們:「回收幾公斤的報紙可以救一棵二十年生的樹? 」「五十公斤﹗」的答案馬上振聲而起,當孩子們一排一排上去實作折報紙時,左折右折兩三下就折好了,年紀雖然小,用心學習就不難。

⓪做環保有心就不難

小港聯絡處菩提道內傳來孩子們樂開懷的回應聲:「我要住在乾淨的櫻桃家,不要住在髒亂的桃子家。」原來是慈濟志工羅秀環正在帶動孩子們,體驗隨意購買隨意丟棄垃圾的,和會做好分類回收家園的不同。李沛縈志工接著和學童們互動,透過PPT畫面和影片與學童們分享,並複習分站活動的內容。

李沛縈是一位經營功文教室的班主任,平常都和小孩們相處,自然能和孩子們貼心交談,她搭配著著圖片和影片發問題目,讓孩子們省思並回答,當她問說:「你們知道十指口訣嗎?」所有的孩子馬上舉起雙手說「伸出你的雙手,愛護我們的地球……。」接著問說:「你喜歡來這裡嗎?」此時楊智涵小朋友舉手回答說:「喜歡!因為這裡很乾淨,又可以學做環保愛地球。」

⓪志工是一份無薪水的終身職業

張竹君老師家住在聯絡處附近,她是這次參訪活動的發起人,她表示:「學校課程主題是各行各業,可能是警察、老師或消防員,但對志工是陌生的,但志工一個終身職業,一般的認知是學校或醫院志工,卻忽略了環保這部份,因為現在綠色環保的議題一直在提升,希望能把環保理念帶給孩子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竹君老師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課程,是一個很生活化和深刻印象,讓孩子們知道日常生活中隨手就能做環保回收。不管動態或靜態都有很好的概念和體驗,因為做中學,做了,透過手腳的身體力行,就能內化到心裡,對大人或小孩來說,每天的接觸耳濡目染之下,環保的提昇就不難了。」所以她也鼓勵在場的學生,能將今天所學到的回家和父母分享,點點滴滴的做,環境就會愈來愈乾淨,蚊蟲蟑螂也會變少。

負責這次活動課程的主要設計的羅秀環說:「課程的設計概念,主要是給孩子們正確的觀念,讓他們能夠感同身受,環保教育及正確觀念一定要從小培養,期許每個孩子長大後都能成為社會上一股善的力量,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

環保不是口號,唯有從自己的好習慣做起,出門買東西自備環保袋,做好垃圾分類清淨在源頭,這是你我的責任,也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圖左 :慈濟志工羅䓰芝解說塑膠保特瓶顏色和回收做成日常生活用品來減少傷害地球,如做成的衣服是既輕柔又除臭[攝影者:曾金燦]
圖右 :環保十指口訣回收分類區,志工帶著幼小的學童們認識分類的口訣:伸出你的雙手,愛護我們的地球,瓶瓶罐罐紙電1357,口訣琅琅上口容易記。[攝影者:曾金燦]

圖左 :學童們打開瓶蓋和踩扁寶特瓶方便回收裝袋,告訴學童們平常要多帶環保杯和餐具,減少使用千年不壞的塑膠餐具。[攝影者:曾金燦]
圖右 :環保不是口號,唯有從自己的好習慣做起,出門買東西自備環保袋,垃圾分類清淨在源頭等等...這些都是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就可以做得到的。[攝影者:曾金燦]

圖左 :慈濟志工羅秀環正在帶動孩子們,體驗隨意購買隨意丟棄垃圾的,和會做好分類回收家園的不同。[攝影者:曾金燦]
圖右 :在靜態課程中用體驗的方式讓孩子去選擇他們想要居住的環境,去思考如何打造出舒適的生活環境,用簡單的圖片和動畫,讓孩子們知道平常製造的垃圾去了哪裡,不管用何者方式處理,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攝影者:曾金燦]

圖左 :靜思語教學課程中,透過影片讓孩子們學會愛護地球,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清淨在源頭。[攝影者:曾金燦]
圖右 :張竹君教師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課程,是一個很生活化和深刻印象,讓孩子們知道日常生活中隨手就能做環保回收。不管動態或靜態都有很好的概念和體驗,因為做中學,做了,透過手腳的身體力行,就能內化到心裡。」[攝影者:曾金燦]
圖左 :負責這次活動課程的主要設計的羅秀環說:「課程的設計概念,主要是給孩子們正確的觀念,讓他們能夠感同身受,環保教育及正確觀念一定要從小培養,期許每個孩子長大後都能成為社會上一股善的力量,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攝影者:曾金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