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為花博參訪 市府團隊看見大愛一條龍

為花博參訪 市府團隊看見大愛一條龍

E-mail 列印
為迎接11月就要開幕的「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市府擬邀慈濟在外埔園區設立「環保製程一條龍」展示區。4月26日,六位臺中市政府團隊和四十五位中區慈濟志工,搭乘高鐵前往臺北,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參 訪。見證如何把回收的寶特瓶、轉變成毛毯的完整過程。

◎ 獻良能 護地球

力行環保,從生活中做起。志工在南港站下車後,轉搭捷運到文湖站,再步行到內湖環保站。一到環保站馬上進入主題,「因為時代的變遷,早餐大部分的人都外食,光購買一個早餐,就製造出多少垃圾?尤其是塑膠袋⋯⋯」導覽志工的一席話,引發大家的省思。

市府團隊包括設計、農業局和社會局人員圍繞在最前面,個個手持紙筆,認真的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臺中市政府副秘書長郭坤明更是專心看、用心聽,並提出心中的疑問;「這要怎麼清洗啊?」在塑膠袋回收區,看到志工們將一個個乾淨的塑膠袋做分類時,他體會到當中的困難,不解地問。

「用水沖洗乾淨後,再像晾衣服一樣晾乾;太油、太髒的就丟棄。」導覽志工先回覆郭副秘書長的問題,再分享人人清淨在源頭的重要,讓大家明白,環保不是口號而是生活,只要從一個小小動作,自備容器開始,就可以降低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

來到紙區,由剛從電力公司下班的高敏智接棒介紹。活潑有精神的他,看不出一夜未眠的倦容,一掛上麥克風,就拉高嗓門問現場剪紙的志工:「阿公,你幾歲了?」

「九十四歲啦!」徐平阿公用一口濃濃的外省腔回應著,眼、手不停歇的把印有油墨的字跡和空白處,用剪刀將紙分開,留下可再利用的白紙。高敏智像在稱讚小孩子般地說:「有沒有好棒棒,我們給他拍拍手好不好?」一陣熱烈的掌聲響起,現場氣氛頓時熱絡起來。八十八歲的阿嬤問:「你們從哪裡來啊?」志工回答:「臺中。」阿嬤笑嘻嘻地說:「歡迎常回來喔!」

腦筋轉得快的市府副秘書長,聽到有印刷字跡的紙要被丟棄,他覺得太可惜了,一樣是紙,難道不能回收再利用嗎?高敏智告訴他,「因為它不同材質,有油墨回收的東西,它不能製成白紙,若要變成白色,還要加染劑,所以會造成二次污染。」為了不增加污染源,年輕時為家庭付出的長者,現在轉換場地和方式,為守護地球付出,繼續貢獻他們的良能,這份無私的付出,讓在場所有參訪者由衷的佩服。

◎ 看見「大愛一條龍」

一群人離開回收區,步行到對面的愛心毛毯製作場,當莊清華為大家展示,由寶特瓶所製成的各種大小不一的毛毯、圍巾時,郭坤明副秘書長忍不住伸手觸摸著,細心的他發現,「耶,都有滾邊呢!」

莊清華繼續分享,除了將寶特瓶化無用為大用外,更是充分利用,完全沒有浪費掉它的一絲一線。「生產出來的布匹,先裁剪下最大塊的毛毯,然後將剩餘的餘邊尺寸,發揮它的最大值,裁成大小不一的圍巾,將無法成型的碎邊,再一次回收融合,重新製成。」

被這分對辛苦回收志工的恭敬,和絲毫不敢浪費的感恩心深深感動的郭坤明,提出他的發現。「早期它的材質比較硬,現在怎麼這麼柔軟,這個過程是怎麼辦到的?」莊清華回答:「因為科技一直在研發、改善,現在抽出來的絲線,是我們頭髮的十分之一,因為細又有刷毛的關係,所以你會感覺比較柔軟。」處處細心觀察的市府團隊,在這一站,深深感受到一絲一縷慈濟愛心毛毯的體貼與溫度。

一行人接著來到「環保科技展」區,即被眼前的一顆由寶特瓶做成的地球吸引著,旁邊還有一顆剖半的,裡頭放滿了寶特瓶,志工鄭花呼籲人人發揮自己的功能,為地球降溫,一個人拿出一支寶特瓶,放到籃子裡。「哇!越拿越乾淨了。」當寶特瓶減少後,郭副秘書目睹原本發燒燈源成紅色的地球,竟然慢慢變成綠色,他笑著頷首贊同,慈濟志工善用科技教育大眾愛護地球的用心。

為地球降溫後,又如何化無用為大用呢?科技始終來自於慈悲,鄭花在環保科技一條龍裡,讓大家見證怎麼把寶特瓶化為救人的一分慈悲。

將回收而來的寶特瓶,拆解分類壓成瓶磚,剪碎成瓶片,放入造粒押出一顆顆的聚酯粒,再進入抽絲機捲出紗線,編織成布匹,然後再加工成毛毯和其再生產品。隨著志工的解說與操作,市府團隊聚精會神地關注整個製程,突然鄭花問:「剛剛說,製成一張毛毯需要幾公克碎片?」只聽見郭副秘書長回答:「一千三百公克。」

「哇啊!長官記憶力非常好喔!給他掌聲鼓勵。」鄭花的當場稱讚,一陣掌聲隨之響起,副秘書長則以燦爛的笑聲回應。

垃圾減量、清境在源頭,不用寶特瓶才是讓地球退燒最好的方法。但是在已經造成的傷害中,慈濟志工以一分延續物命發揮慈悲大愛的心,將寶特瓶製成的毛毯,用最恭敬的心,敬贈給受災的人們,就像毛毯上慈濟logo的那雙手想要表達的意涵,「我給你愛跟溫暖,然後你一起來呵護大地。」因為一件愛心毛毯所延伸出來的環保議題,絕不是靠少數人能做得到的,需要的是所有人的共知與共行,才能成就愛護地球這件大事。

◎科技來自於慈悲

在參觀完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後,接著坐下來聽研發部主管陳意容博士,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和不斷研發新產品的動力。

秉持著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大愛感恩科技,原本只以開發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產品為主,為了上人要保護弟子安全和傷者的智慧與悲心,又被賦予開發慈悲科技產品的使命。包含太陽能後背包、防割手套、防穿刺鞋、機能性壓力衣布料等等。

除了功能性外,還要符合人文,尤其壓力衣更要兼具舒適、快乾、透氣、冰涼和高彈力。上人心疼燒燙傷患者的苦,還親自體驗壓力布的舒適度,這分悲心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動滿滿。

「剛剛看到這麼多的材料科技,其實是從實際上的需求發展出來的,那用在賑災、用在慈濟志工的身上,講的都是實際需求,一直的在R 2 R(Recycle)回收再利用,就我今天其實是上到了一堂很重要和寶貴的一課。」經過一連串的參觀和解說,臺中市政府副秘書長郭坤明有感而發地說,並建議防穿刺鞋是否可以包括鞋頭,以防踢到銳利的東西,傷到腳趾。

郭副秘書長更驚歎大愛感恩科技的技術,竟然能讓這麼硬的寶特瓶碎粒,變成細紗,織成柔軟的毛毯。對於看得到、摸得到的過程,他希望有更多人看見這個慈悲的科技,所以誠摯地邀請慈濟志工,能將環保科技一條龍的展示,帶到花博外埔園區,讓更多來參觀的民眾和各國遊客認識,邀約更多人一起來響應環保,愛護我們的大地之母。

因應「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為期六個月的展期,臺中市政府團隊和慈濟中區志工,包含港區、彰化、南投等地區,也邀集了公傳、環保和外語團隊一起參訪內湖環保站的一條龍製程。屆時為了能為外賓詳細導覽跟解說,翻譯志工楊美玲紙、筆不離手地勤紀錄。公傳志工林玉鳳和許美惠也一直陪伴在市府團隊左右,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她們都能即時解答。

離開環保站即將搭乘高鐵的副秘書長郭坤明,再次表達希望大愛感恩科技一條龍能參展,他說:「臺中市政府和慈濟的理念相同,希望把對環保、對世界,人跟自然之間的愛傳播出去,是這次臺中花博想要傳達的。」

圖左 :為迎接11月就要開幕的「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4月26日,中區慈濟志工和臺中市政府團隊,搭乘高鐵前往臺北,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見證如何把回收的寶特瓶、轉變成毛毯的完整過程。[攝影者:陳榮豐]
圖右 :力行環保,從生活中做起。志工在南港站下車後,轉搭捷運到文湖站,再步行到內湖環保站。[攝影者:陳榮豐]

圖左 :導覽志工為參訪者訴說著無法分解的塑膠袋,為環境帶來的隱憂,臺中市政府副秘書長郭坤明(前右)專心地端詳,看到手中乾淨的塑膠袋,納悶志工是如何做到的。[攝影者:陳榮豐]
圖右 :在回收紙區,剛下班的志工高敏智(手持麥克風)活潑有精神地介紹,年輕為家庭付出的九十四歲徐平阿公(坐者),現在轉換場地和方式,為守護地球付出,繼續貢獻他的良能;所以年輕人要向他學習。[攝影者:陳榮豐]

圖左 :在毛毯製作區,為了聽得更清楚,市府團隊(著便服者)大都站在最前面。[攝影者:陳榮豐]
圖右 :在「環保科技展」區,為幫地球降溫,每個人從「地球」裡拿出一支寶特瓶。當寶特瓶減少後,原本發燒燈源成紅色的地球,竟然慢慢變成綠色,市府人員用手機記錄下,志工善用科技教育大眾愛護地球的用心。[攝影者:陳榮豐]

圖左 :在大愛科技一條龍的製程中,參訪志工和市府團隊每個人都屏息以觀,深怕一眨眼,會漏掉細節。[攝影者:陳榮豐]
圖右 :參觀大愛感恩產品時,社會局科長楊惠如(右)拿著防刮手套細端詳,公傳志工林玉鳳(左)和許美惠(中)陪同在旁,為她解說。[攝影者:陳榮豐]
圖左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主管陳意容博士,為參訪者分享公司的緣起和不斷研發新產品的動力,都是起於證嚴法師的悲心。[攝影者:陳榮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