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賑災新利器 管理有效率

賑災新利器 管理有效率

E-mail 列印
慈濟全臺第二場「2018年防賑災研習會」於4月28日在桃園靜思堂展開,九十位桃園區志工及職工,透過理論與實務雙軌併行,導入Ragic雲端資料庫系統,結合情境的模擬,假設不可預期的災難發生,如何因應各種 需求狀況,讓志工模擬救災指揮系統與運作模式的演練。

◎ 心室效應 防災目標

桃園區協調中心召集人楊慶鐘,以上人在八大人覺經的開示作開場,「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在這末法時代裡人心垢重,導致災難頻多,氣候變遷及刀兵劫的災難無法預期,防災固然重要,但防災之前更要懂如何避災、減災,希望大家一起來達成上人的三願,若人心淨化,社會就能祥和,天下就無災難了。

「心整合、行動整合,才有辦法資訊整合」慶鐘說明志工必須落實社區協力聯誼、合和互協的聯絡網,讓資訊能更通透。倘若事故發生,如何能啟動安身及安心的計畫,與本會配合,讓社區團隊運作順暢,這是大家共同努力推動的目標。所以防災就是與智慧結合,如何廣濟眾生,這是行菩薩道所需的歷程。

◎ 居安思危 做好準備

「地震發生後的前一、二小時在做甚麼﹖」回顧0206花蓮地震當晚的情景,總指揮中心行政組黃誠浩分享,上人行腳甫回到花蓮,晚間十一點多發生地震後,及時確認上人及精舍師父們人員都安全後,即刻召集人員啟動防災中心。

上人開始關心受災狀況,透過電視電話確認受災區域位置,有誰在災區﹖我們能做什麼﹖熱食、二手衣還有多少﹖答案都是不知道。在上人的指揮下大家開始動作,首先提供熱食、香積粥、薑茶……等。

回顧那一天,當災難發生在自己身邊時,才省思到平常過於安逸,要有居安思危的準備,並學習上人非常地「定」,不管災難發生在遙遠的莫三比克或在花蓮,上人始終很沉穩的告訴我們,現在我們該做甚麼事。藉由這次研習,希望大家能在平安的時候作準備,當事情發生時,不論遠近都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了。

◎ 防賑災 學聞思修、戒定慧

「如果大地震發生在桃園,現有存量多少條毛毯?多少福慧床?」總指揮中心王運敬讓大家反思:「我們準備好了嗎?」。在「慈濟防災協調組織與運作理念」課程中,講師以花蓮0206當時所發生的各種狀況為例,並以一連串的問題,請大家嘗試模擬情境,設想思考許多問題。

賑災如何提供協助與物資,就要跟時間賽跑,克服萬難的去運作。以台南與花蓮地震為例,深夜要如何動員?如何的應變?唯有快速與備用饅頭最重要,平日有防災的概念,屆時就能更有效率進行。

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講師以一張自己的手繪地圖,講解自己在花蓮地震時的運用過程,比如救難現場、收容中心、關懷致贈慰問金、安心家訪、醫院關懷……分享十大項賑災行動經驗,及各功能團隊的運作。

透過「聞」別人的經驗,之後要有自己的「思」維,有這樣的思考概念,「修」是大家一起共修研討。從運作過程中修「戒」就是大家共同遵守大小原則與細節,而不管SOP寫得再好、團隊默契再強,當災難一來,如果沒有「定」各跑各的沒有效率也是枉然,所以修定這件事很重要。而最關鍵的修「慧」,則是上人開示的平等慧,透過國內防賑災的演練,彼此經驗的交流分享,讓大家有一份虔誠準備的心念,希望是備而不用。

◎ Ragic為骨幹 賑災新利器

實務模擬前,首先由宗教處柳宗言介紹新開發的Ragic資訊整合系統,這套今年新推出的賑災輔助系統,於四月中旬首次在臺中試用,今天是第一次開放給社區志工使用操作。透過災區志工即時輸入賑災任務、時間、地點、物資及人力需求等資訊,能讓本會及其他區同步掌握最新的動態。

柳宗言運用本身科技專業,結合多年賑災的經驗,設計這套Ragic系統,這是源自於他在2009年八八風災時的構想,當時在災區與本會、分會之間的聯繫資訊僅能依賴電話,訊息取得往返耗時,重複事情一再追問確認,當時想如果有個系統,可以媒合多方訊息,讓各組進度可以在同個平台上能一目了然。

經過花蓮地震後,更加深他想要專心寫好這套程式的動力,他希望這套系統能成為協調中心的骨幹,透過資訊系統來整合各方訊息,精準動態管理,讓大家運作上能夠更有效率,成為賑災的一項新利器。

宗言表示:「災難時一定很亂,當訊息排山倒海而來,難免會忽略或重複,透過這樣有效管理,就不會毫無章法,可以達到亂中有序了。」

◎ 情境模擬 接變化球

假設「當Line群組傳來,地震導致桃園市藝文特區世貿大樓倒塌,現要成立災區服務中心,總務組與機動組該如何因應?居民安置於收容中心,關懷組與訪視組第一時間該做什麼?」講師下達訊息後,模擬情境開始進行。

「請當區同安組隊設立服務中心,並請各功能回報相關訊息。」

「感恩同安當區回報,中正路上有七十位消防人員,必須在六點送上早餐薑茶,請問香積準備好了嗎?」,「回報:已備好饅頭八十份、薑茶跟礦泉水。」

「請問機動組,有安排車輛可送?」

「請組隊長先確認,大樓倒塌裡面住戶有多少人?附近大樓倒塌?」

桃園召集人楊慶鐘一一下達訊息。志工團隊陸續接到訊息,緊急研商因應對策,過程中,王運敬從旁提醒,各功能應注意的細節,及災難發生若是多發性時,要有結構概念,輪值人力等相關規劃,各功能組間應注意環環相扣。

「社會局佈達,安置中心休養五十人,請問召集人該如何分配?第一個就是福慧床五十張。」講師接著說,當各種狀況訊息一直進來時,你所承擔的功能應該如何去做?你應該跟誰聯繫?讓大家了解運作規則,若將來真的發生時,就比較有默契。模擬現場各功能人員一來一往,訊息布達與回報,志工莫不戰戰兢兢,嚴正以待。

◎ 研習種子 凝聚組隊合心

「回報指揮中心,收到早餐七十份……」志工徐珮珊,回報模擬情境中的災區服務中心收到物資,第一次來參與防災研習的她分享「當聽到模擬情境,大樓倒塌就在我們當區時,當下感到驚訝而不知所措。」有感真的要學習「定」的功夫,以及如何去防災、減災、修習聞思修與戒定慧,都是必需學習的功課。

「你準備好了嗎?」講師的問句還迴盪在耳裡,她開始思索著自己所屬的角色及應有的準備,社區人力的編制,以及動員的流程,透過這樣的研習,希望回去計畫一次模擬情境的演練,藉以培養組隊成員的共識。

首次參與防災研習的志工孫俊璞表示,上課時講師不斷地提醒我們深入其境,去思維自己要怎麼做,才警覺自己心理還沒有準備好,但透由實例分享以及模擬演練後,對防賑災基本流程及各功能一線展開,已有初步的理解與概念。

對於Ragic作業系統,他個人感覺受益,可以讓訊息更通透的一個概念,讓不同時間、空間的人,皆能迅速進入狀況來配合,也能讓掌控進度的人,明瞭進度的狀況以作因應。防賑災團隊需經驗與默契來養成,回到社區後會把今日所學分享給團隊,讓大家都有居安思危的觀念,先培養團隊的默契。

好天要積雨來量,在平安的時候多做一分的準備,就能在慌亂的災難中,多一份穩定的力量。防賑災的研習營,用意在凝聚眾人的合心合力,祈願防範未然,備而不用,願天下無災無難。

圖左 :2018年防賑災研習會(桃園場)4月28日在桃園靜思堂展開,九十位桃園區志工及職工,透過理論與實務雙軌併行,模擬救災指揮系統與運作模式的演練。[攝影者:李奕萍]
圖右 :模擬情境演練,各功能窗口已就緒,等待桃園區召集人楊慶鐘布達各項訊息。[攝影者:李奕萍]

圖左 :模擬情境演練,災區服務中心志工徐珮珊(右一)回報指揮中心,收到早餐七十份等物資。[攝影者:劉秀觀]
圖右 :總指揮中心行政組黃誠浩,回顧0206花蓮地震當晚的情景,藉此希望大家能在平安的時候作好防災的準備總指揮中心行政組黃誠浩,回顧0206花蓮地震當晚的情景,藉此研習希望大家能在平安的時候,作好防災的準備。[攝影者:江宜蓁]

圖左 :宗教處柳宗言,結合科技專業與賑災經驗,建立Ragic資訊整合系統,讓大家運作上更有效率,成為賑災的一項新利器。[攝影者:江宜蓁]
圖右 :模擬情境中,志工即時輸入賑災任務、時間、地點、物資及人力需求等資訊,能讓本會及其他區同步掌握最新的動態。[攝影者:江宜蓁]

圖左 :模擬收到災難的訊息,桃園區協調中心召集人楊慶鐘,針對各功能運作一一布達指令訊息。[攝影者:江宜蓁]
圖右 :模擬演練扮演收容中心的窗口,正在回報協調中心,目前安置中心的人員及最新狀況。[攝影者:江宜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