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大樹遊樂園巡禮 向大自然學習

大樹遊樂園巡禮 向大自然學習

E-mail 列印
「地球上如果沒有樹,會發生什麼事?」臺中市和平區八仙山森林遊樂區解說志工「綠綠老師」,向前來探索大自然的北屯區親子成長班學員提問。

「會發生土石流!」「會變成月世界!」「會沒有空氣可以呼吸!」低年級 學員掩不住雀躍的心情,顯然對於保護森林的概念很有心得,紛紛熱烈回應。

2018年4月22日,和風煦煦的清晨,一百七十二位學員、家長以及慈濟志工,搭乘三部大型遊覽車、兩部中型巴士,一起前往八仙山森林遊樂區進行戶外教學,希望引領學員親近大自然,不但暫時遠離3C產品,更進一步了解大自然生命的奧妙。

◎扮演樹木構造 效法森林良能

園區內的解說志工,帶領學員進行各項學習活動,他們各有取自大自然的名字,更增添學員學習的興趣。

「大樹遊樂園」課程中,低年級學員手上拿著一張小紙卡,紙卡上有樹葉、木材、樹皮和樹根等圖案,代表每人扮演的角色,綠綠老師引導大家認識樹木不同部位的功能,以及容易記住的口訣和動作。

大家手牽手圍成一棵樹,綠綠老師唸一段短文,學員仔細聆聽,當關鍵字「陽光」出現時,站在外層扮演樹葉的學員必須說出「光合作用、產生養分」,此時,「木材」將雙手由上往下擺,大聲說:「送往全身。」

聽到「鳥類」出現時,「樹葉」趕緊包圍由「五色鳥老師」和「豆芽菜老師」扮演的鳥類,發揮樹葉保護樹棲生物的功能;而扮演樹根的學員在豪雨來時,則必須「抓住土壤、吸收水分」,「木材」接著舉起雙手把水分往上輸送。

遇到病蟲害時,「貝殼老師」會試圖突襲「樹皮」組成的保護層;「狂風」出現時,「木材」必須「穩住穩住,保持穩定」,透過遊戲學習樹木維持空氣、保持水土的良能。

孩子們藉由遊戲,反覆說出樹木帶給大地上的良能,學習保護森林,珍惜大自然。

◎體驗森林魅力 環保勞作發揮創意

「有塑膠味耶!有電火布的味道!」「貝殼老師」拾起一片落葉揉一揉,讓學員聞聞香楠的味道,接著帶大家走進森林,透過觸摸大樹溫暖的樹皮、觀察表面的紋理粗細,有些樹皮是粗曠的塊狀裂紋、有的是細淺直紋、也有光滑的橫紋,不盡相同,讓孩子藉由觸摸、觀察,實際感受大自然造物的奧妙。

廣場前展示的大樹根原是不起眼的飄流木,深黑色黏稠的樹脂散發出天然香氣,吸引學員駐足,接著前往天籟步道認識植物,沿途撿拾櫻花果、無患子等植物的落葉、果實和種子,準備在下午的體驗課程中,組合成小動物、車子或花園小物等作品,既環保又饒富自然意趣。

國小三年級的王家宜展示她用紫背鴨拓草做成裝飾和夾腳拖鞋,也用紫背鴨拓草做成耳朵、木片是臉、黏上種子當成鼻子的兔子。她說:「我很喜歡森林裡毛茸茸的青苔,和所有的動物,包括蛇。」王家宜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在大地課程中她扮演樹根,「樹根能吸收水分、抓住土壤;葉子能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才有新鮮的空氣,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愛護它們。」樹根不僅滋養樹的生命,也有抓住大地避免土石流的大良能,聰慧的王家宜想要成為保護大地、滋養樹林的天使。

◎ 藉遊戲辨認樹木 學習節能減碳

「小朋友,知道如何辨認樹木嗎?」「毛蟲老師」問大家。

「看葉子、種子、樹幹和花。」就讀高年級的薛永文搶先回答。高年級學員參加的是「林業人鮮體驗」闖關遊戲。園區志工設計「對對碰」遊戲,教大家認識肖楠、牛樟、青剛櫟等樹木,接著讓他們按照提示對照地圖,找尋到達竹林的路徑,途中隨機指導辨認樹種,學習測量大樹的樹圍、胸徑和樹高,以及從年輪得知大樹的年齡。

「年輪有深色、淺色,都要算喔。」站在一棵橫倒在路邊的大樹旁,毛蟲老師帶著大家細數橫斷面上的年輪,實際的觀看與在教室課堂上的學習,的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進行體驗課程時,解說志工以圖卡故事讓學員審視自己日常生活,計算碳足跡。以二百六十一個工作天為基準,做紀錄並計算碳足跡,以此反省,自己是否已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許多二氧化碳?

「雖然根據聯合國研究顯示,一棵樹一年可以吸收十二公斤的二氧化碳。可是按照多數小朋友的生活習慣,每年皆需要種植八百棵以上的樹,才能抵銷所產出的碳足跡。」解說志工語重心長地說明,也提醒學員們要改變生活習慣。

綁兩條長辮子的趙芳慈提到,她很喜歡這次的戶外教學,「這裡空氣很新鮮,可以看到藍天白雲。」她不僅學到如何量樹圍、胸徑、樹高,也知道樹木的年輪顏色有深淺的差別,了解到顏色淺是因為生長的速度比較快。

小學五年級的郭佩潔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節能減碳好方法,就是多走路、騎腳踏車,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用免洗筷、隨時帶水杯等。

◎ 親子同遊 體驗大自然之美

大自然處處是美麗的畫面,親子成長班的課務組,除了請解說志工為家長導覽園區外,還安排「美拍按讚活動」,邀請慈濟志工陳志宏指導大家如何拍出好照片。

他指導大家隨手可以用手機捕捉大自然的美:「關掉閃光燈、使用手機開關取代按鈕避免晃動,以九宮格取黃金比例等。」家長們興趣盎然,一邊聽一邊練習以手機拍照,彼此互相觀摩,留下珍貴的鏡頭。

家長陳世嬛精神奕奕地緊跟在解說志工身旁聆聽解說,並且認真分辨李子和梅子的樹葉相異之處。她開心表示,當日山頭有幾簇油桐花綻放,聽過解說,才知道原來油桐花是雄、雌分株而生。有人說,油桐花不但浪漫也很淒美,會掉落的幾乎都是「雄花」,「雄花」跟「雌花」一起開花後,會把養分全給了雌花,讓雌花在樹上結成油桐子,然後雄花自己掉落,常見的五月雪都是雄花飄落。陳世嬛說:「親子一起親近大自然,不僅增長知識,還可以吸收芬多精,身心都很愉悅。」

一場活動下來,親子都很感動,這一切都要感恩幕後的策劃人員。承擔課程策劃的慈濟志工張秀琴,採納多數家長提議規劃戶外活動,為了讓活動更圓滿,課前已先行探勘三次,但是仍然必須面對許多不可預期的變數。她分享過程的困難,「林業人體驗、昆蟲飯店等多元生態課程,有別於兒童班常態課程,需額外收費;參加人數暴增,又適逢旺季租不到遊覽車……」

她感恩親子成長班的夥伴及家長們的支持,這個月的靜思語主題,「用善解轉化煩惱,用包容心寬諒一切」,讓張秀琴有深刻的體認,藉事練心,磨練耐心,善用人圓、事圓、理就圓的妙法,才能成就此次戶外教學活動。

善的教育要從小紮根,從日常生活中養成節能減碳的好習慣,不但可以啟發學童成為環保小尖兵,更可以期待他們日後成為淨化社會的一股清流,同樣的,一場活動的圓滿也讓工作人員做中學,學中覺,法喜充滿。

圖左 :「林業人鮮體驗」闖關遊戲中,園區志工以「對對碰」的遊戲帶領大家認識肖楠、牛樟、青剛櫟等樹木。[攝影者:楊美春]
圖右 :親子班學員在園區解說志工的導覽下,一步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奧妙。[攝影者:楊美春]

圖左 :趙方慈很喜歡這次的戶外活動,她不僅學到如何量樹圍、胸徑、樹高,也學到樹木年輪的顏色比較淺,是因為長得比較快。[攝影者:楊美春]
圖右 :學員們利用沿途撿拾的櫻花果、無患子等植物的落葉、果實和種子,組合成小動物、車子或花園小物等作品,環保又饒富自然意趣。[攝影者:劉勝爵]

圖左 :承擔課程策劃的慈濟志工張秀琴,為了讓活動更圓滿,在課前已先行探勘三次,面對諸多不可預期的變數,她善用人圓、事圓、理就圓的妙法,成就此次戶外教學活動。[攝影者:劉勝爵]
圖右 :一百七十二位學員、家長以及慈濟志工,一起前往八仙山森林遊樂區進行戶外教學,希望藉由引領學員親近大自然,不但暫時遠離3C產品,更一步了解、喜愛大自然。[攝影者:劉勝爵]

圖左 :慈濟志工陳志宏指導家長拍出美照,他提醒大家,先關掉閃光燈、使用手機開關取代按鈕可避免晃動。[攝影者:劉勝爵]
圖右 :「年輪有深色、淺色,都要算喔。」站在一棵橫倒在路邊的大樹旁,學員們細數橫斷面上的年輪。[攝影者:劉勝爵]
圖左 :「有塑膠味耶!有電火布的味道」,解說志工拾起一片落葉揉一揉,讓學員聞聞香楠的味道。[攝影者:劉勝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