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全家見習趣 見證慈濟善力量

全家見習趣 見證慈濟善力量

E-mail 列印
讓社區人士、志工了解慈濟的「見習委員慈誠研習課程」,四月二十九日於新竹靜思堂舉行今年度之第二次課程。課程中設計以「行止威儀」、「我是按呢做慈濟」及「慈善志業的精神與理念」,讓參與課程的四十九位學員們, 瞭解學佛行儀是修於內、行於外的共同威儀;亦是慈濟人進退之間的基本默契。學員透過學習了解行儀規範後代表的意義,並實踐於生活之中。

◎食的威儀 涵養人文道氣

入家門,知規矩。如何讓「吃」顯得有氣質?「這樣叫做端乞丐碗!」張秋梅搭配臺上的示範組動作,詳細解說慈濟家風「食的威儀」。示範組先將環保袋繞捲於右手腕,從行進中的細節到結齋離座,每一步驟秋梅細說分明。統一從椅子左邊入座,再將環保袋摺入口袋中,用餐前將碗與碗蓋分開,筷子放置於近身處,以公筷夾菜至碗蓋後再行供養。端碗時,將左手四隻併攏於碗底,指尖稍稍超出碗底,以「龍口含珠、鳳頭飲水」之姿,以碗就口。讓吃也能顯現優雅的道氣。

左手中指頂住筷子尖端,右手中指提起筷子,用餐畢,夾少許青菜與倒「惜福水」於碗蓋,以青菜淨碗蓋來惜福,再將青菜和水倒回碗中,淨碗後喝下惜福水。合掌結齋後,同樣由左邊離座並放好椅子。秋梅提醒學員們用餐時刻要自我祝福,不散心、不雜話並心存感恩心,學習當一個時時感恩,懂得事理圓融的人。

看到臺前教導如何正坐端碗,坐於前頭第一組夫婦倆,太太蕭毓真叮囑在另一旁專注看書的大兒子,暫且放下手邊事,細心學習食的禮儀,坐於旁邊的小兒子則凝視手中那糖果包,想吃但打不開。好心志工從旁協助,接過糖果包的小兒子謙和恭敬的鞠躬答謝,虛心求教的態度令人讚譽,可見夫婦倆對於家教自是有方。

曾經在學校擔任「大愛媽媽」的毓真,對於孩子的品格教育分外注重。先生劉福雄則笑說,大部分孩子教養方式都以太太決議為主,自己則扮演配合的角色。毓真表示,其實我們對孩子的教養也有看法不一甚至爭吵的時候,但透過不斷的溝通找到彼此的平衡點。因在校有接觸「弟子規」和「靜思語」等等,諸如這麼好的教材應該馬上實踐於生活中,絲毫不遲疑。

◎破繭而出 深掘生命深度

新竹人說慈濟事。慈濟委員號3082范秋燕(慮芝)是如何做慈濟的呢?秋燕師姊分享婚後要照顧小孩,還要照顧患失智症的公公,婆婆又很精明幹練,尤其最無奈的還要擔心先生沉迷於賭博。「先生四十歲退休,成天無所事事,拋妻棄子,迷戀打牌『三缺一』什麼都不管,而我除了顧店,還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顧,那時候真的覺得世界上只有我最辛苦!」秋燕怨懟地問上蒼:「上輩子做了什麼,今天有這樣的境界出現?」

民國八十年,先生回花蓮精舍「短期精進」,向靜思精舍師父們學習,心中一股深受感召的力量,回來新竹後從做環保開始,少了打牌的時間也逐漸遠離迷茫的生活。而加入慈濟後的秋燕,在佛法中了解行善、行孝要及時,心念一轉看事情的角度大不同。如蝴蝶般脫胎換骨、破繭而出,從「心」認識、改造自己。

人間處處是道場,見苦而知福。「人的一生有許多試題,如果你很乖(守本份),就不會這麼難考(易過關)!這是我常常與人分享的一句話。」秋燕續以影片分享回眸來時路。因為關懷「創世植物人安養院」及榮民之家體會到老病之苦。「有人躺在床上,眼睛只能看著天花板,看到『死』為止,我們去探望與他聊聊天,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刻,人生最怕心苦,心不苦人就不苦。」

除了做慈善,秋燕亦承擔懿德媽媽,十八年來,她學習用媽媽的心愛普天下的孩子,擴小愛為大愛,深掘生命的深度,自利而利他,每個孩子都是一粒善種子,也為人人灑下好命的種子,秋燕說,人品典範就要從自己做起。

看到范秋燕的故事,毓真期望也能和先生同修、同師、同志願做慈濟。其實在數年前毓真曾參與見習課程,但因懷老三和家業束縛而中斷,這其間也聽聞許多關於慈濟的紛紛擾擾。毓真:「真的進來了解才知道,很多事實並非如外界所傳,其實『對的事做就對了』,真的不需想太多。」

◎慈濟特色 志工的善力量

「慈濟最大的特色就是志工的善力量!」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以「慈善志業的精神與理念」分享。全年志工投入七百九十萬人次,志工無償、自假、自費付出,若以最低基本工資計算,等同於四十八億的經濟價值。曾經有位環保志工說,做環保「討皮痛、賺歡喜」心靈的歡喜更是無法用金錢能夠比擬。

顏執行長又想起曾經在一次主管會議上,他問在座各主管是否認同環保的迫切與重要,大家頻頻點頭表示認同,但當他邀約假日一起去做環保時,大多數人竟沉默以對,只剩一位勉強舉手。這經驗讓他深切感受共知、共識並不難,而無私共行回收資源,為疼惜大地付出大愛的環保志工,格外令人崇敬。

面對少子化的衝擊,老年人口的比率在臺灣攀升最高也最快速。在社區裡,一段時間不見的老人家可能復健去了,但同樣年紀的環保志工,仍繼續在「輕安居」裡忙著做環保,真是很大的不同。「社區關懷老人」除了定點關懷、訪視陪伴、快樂學習、健康促進外還有經濟補助等等,顏執行長表示,慈濟對長者的照護可堪稱「長照5.0」。他說:「長照只有老人家住在一起,這就是大問題,應該要讓老人家和年輕人住在一起,這才是全人全照。」

課程進入尾聲,顏執行長以「盲龜浮木」引言人身難得,既今已得逢,切莫虛度光陰,鼓勵學員們把握「人身難得、明師難遇」之難得因緣。

圖左 :「見習委員慈誠研習課程」,四月二十九日於新竹靜思堂舉行今年度之第二次課程。[攝影者:王芮雯]
圖右 :張秋梅(右)搭配臺上的示範組動作,詳細解說慈濟家風「食的威儀」。[攝影者:王芮雯]

圖左 :慈濟委員號3082范秋燕(慮芝)分享自己如何做慈濟。[攝影者:王芮雯]
圖右 :曾經在學校擔任「大愛媽媽」的蕭毓真(左),對於孩子的品格教育分外注重。先生劉福雄(中)則笑說,大部分孩子教養方式都以太太決議為主。[攝影者:王芮雯]

圖左 :接連精彩的課程,學員們認真記下自己的收穫與感動。[攝影者:王芮雯]
圖右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以「慈善志業的精神與理念」分享。[攝影者:王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