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醫療照護 黑暗中的明燈

醫療照護 黑暗中的明燈

E-mail 列印
「如果生命一定要經過黑暗,願我們可以成為黑暗中的路燈,燈燈相連讓您找到光亮。」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江孟冠護理長,在高屏區慈濟醫療志工進階課程中語重心長地分享。

◎醫療進階 提升服務品質

4月21日高雄 靜思堂舉辦「107年度高屏醫療志工進階訓練課程。」早上七點多,志工已在大門玄關處等候學員陸續報到,在國議廳忙碌走動的課務窗口蔡宜蓉表示:「醫療志工經常面對病患的生死無常,除了病人,也要安撫家屬的心情,不論是家屬或病患,志工懂得如何去陪伴非常重要。」

課程邀約臺中慈濟醫院黃美玲護理長,分享「志工在生命末期陪伴的角色」,以及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江孟冠護理長,分享「癌症治療中病人心裡陪伴及心歷路程」。蔡宜蓉淡然地說:「希望讓大家遇到個案時,對於家屬和病患的陪伴,都能夠得心應手。」

「醫療志工自己要先有悲憫心,看到病人的情形,反思自己還很健康。」蔡宜蓉慶幸有健康的身體,還能來服務非常歡喜,面對病患的經驗,她說:「讓自己學習面對生死時,還能清安自在,不僅分享給別人,自己還能受用。」

◎三分鐘放鬆 傾聽具同理心

課程由臺中慈濟醫院黃美玲護理長,指導學員靜心三分鐘開起序幕;黃護理長認為,志工經常面對病患和家屬,心靈難免起伏不安,可藉由靜心舒壓放鬆情緒,自我調整後再出發。談到生命末期心理陪伴角色,黃護理長說:「所有提供臨終關懷與安寧服務之專業與志工,都要接受最基本之教育,成為一個真正的助人者。」

為了讓學員體會陪伴當下,到底要給對方什麼是最好的。接著由學員兩人一組分飾A病患和B陪伴者 ;「首先由A對B傾訴,而B則不斷給於建議……」講師指令一下會場五、六百人同時演練,現場有如大話筒般發出「轟轟、轟轟」聲。雙方你來我往,現實形成A、B各說各的,無法達到陪伴效果。

再一次演練,「A談話時B點頭微笑,偶爾拍拍A背,偶爾一句話給予安慰……」,黃護理長問:「A的感受如何?」有學員回答:「從她的眼神裡看出有同理心,讓我很自在。」大家體驗陪伴者與患者的心情差異。黃護理長建議志工:「察覺對方、尊重對方、轉哀傷為祝福。」

患有癲癇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學員林玉珍,若有所思的聽著黃護理長的分享,近兩年失去兩位志工摯友,課程讓她感觸很深。承擔人文真善美照相的林玉珍,上課時看著講義,內容寫著「死亡的意義」、「生死的超越與克服」、「悲傷歷程」林玉珍一邊翻閱淚水如潰堤般難以制止。「並非不讓她們走,應該要祝福她們;我卻一直回憶她們臨終前還互相關注病況……」尚未走出悲傷的她覺得:「做好自己最重要。」

林玉珍接著說:「學習自我放鬆,面對家屬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傾聽,傾聽時不要一直給于建議。」有過面對家屬的無助惶恐不安的景象,也曾在大愛臺看過有關家屬和病人的心靈對話,所以她曾想過:「如果角色互換我要怎麼辦?」這些疑惑都從此次的課程得到解答。

◎案例分享 像毛毛蟲蛻變

「 藍天和白雲時常祝福、祝福呀我和你、身體健康精神飽滿、 好快樂好歡喜、 好快樂好歡喜 、好快樂好歡喜 ……」輕鬆活潑的〈好快樂好歡喜〉歌曲,由志工劉登下在臺上帶動團康操,學員各個扭腰擺臀跟著音樂扭動身軀,總算驅趕些許午間瞌睡蟲。

團康結束大家精神奕奕,當司儀介紹講師出場時,得到學員的掌聲如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江孟冠護理長來分享,對於病人的心理陪伴;從事護理工作二十幾年的她,陪伴病患的經驗相當豐富。

江護理長在螢幕上播放照片,分享案例:「一個大夜班的晚上,病人一直呼喊『孟冠、孟冠救我!快來救我,我看不見我看不見』……」因為他真的看不見,當江護理長聽到病人呼喊聲,趕快過去握住病人的手,幫他翻翻身,問他哪裡不舒服?江護理長沉重地接著問:「當病人呼喊叫我們救他的時候要怎麼回應?如何讓他感覺我們的照顧是讓他心安的,你在病房的時候應該對他說什麼?」她江護理長接二連三的話題,每個話題都點到要害,讓大家瞠目結舌,現場一片陣沉寂默。

江護理長透過一張張照片,分享案例,「蓉兒在2013年診斷為癌症,經過骨髓移植後逐漸恢復;2015年追蹤發現腫瘤復發再次進入醫院……。治療過程中蓉兒的病情每況愈下,為了讓蓉兒開心,護理人員引導她許下心願,他們用盡各種方法實現蓉兒的願……終於我們的祈禱奏效了。」螢幕上的照片,是家屬和醫護人員陪伴洋溢幸福笑容的蓉兒,一起完成婚紗照。

「蓉兒是帶著滿足與無憾離開人間,而她的父母也由悲傷轉為祝福,送走女兒……」江護理長心有戚戚地訴說著。

照顧重症病人面臨的問題、醫療人員與自我的反思、當病人或家屬承受著痛苦時,唯有用心該如何陪伴;曾經因為看著一個個病患移植失敗而覺得空虛感,感受無比沉重的壓力,直到最後,她發現體會每一次的經驗,都是讓她像毛毛蟲蛻變成蝴蝶般「重生」。病人的生命故事讓她體悟可以做更多,也因此開啟了她對醫療照護的另一種看法,更積極推動高風險病人入院就有整個團隊的介入,做有溫度的護理,守護病人同時提昇自己,她說:「相信讓自己和護理人員,每天多0.1的改變才能讓自己往前走。」

◎學習自我放鬆 自我心理建設

皮膚白皙豐胰身材的學員李麗美,上課時總是仰頭聆聽勤作筆記,正在培訓委員的她,十二年前曾罹患乳癌,很能理解病人的心態,她說:「要對自己好一點,用三分鐘的深呼吸來調整自己,對於癌末的患者要祝福他,就像講師分享阿全的故事一樣。」

阿全在心蓮病房三十四個日子,江護理長特別提到:「一般的病患在安寧病房大多幾天、或一星期……很少超過一個月。」從媽媽反對阿全入住安寧病房,直到最後的陪伴,引導阿全畫佛像寫感言,表演陶笛……等到他安詳的離開。家屬從極度不安到自然接受死亡的來臨,照護過程做到,提升病患和家屬的生活品質。

阿全的故事讓李麗美學習到:「要有同理心,將病患當成家人般照顧,靜靜傾聽病患想要表達什麼,不要隨便插嘴,讓病患心情放鬆。」她期許將來到醫院做志工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給病患最好的陪伴。

來自右昌的學員蕭文裕,今年參加見習培訓,是第一次來上進階課。他的同修師姊是慈濟志工,他們共同的目標都是成為專業醫療志工。之前太太多次邀他見習培訓,都被他回絕。「有一次我在大愛臺看到一位患有大腸癌的師兄,他不但沒被疾病打倒,反而到醫院服務別人。」蕭文裕侃侃而談。

「被這位師兄的行為感動,跟他學習來當醫療志工。」有著客家腔調的他接著說:「在病房會看到生老病死,更能體悟病苦,修慈悲心。」此次的課程讓他收穫很多,覺得在醫院服務,志工的表達講話要得體,顧及病人和家屬的感受;志工若能耐心傾聽有同理心,才能了解需求是適時的給予幫助。他期許自己,用心學習做好陪伴角色,幫助病患離苦得樂。

「如果生命一定要經過黑暗,願我們可以成為黑暗中的路燈,燈燈相連讓您找到光亮。」誠如江孟冠護理長所言,在病患生命末期,角色的扮演及臨終時的陪伴,照護過程提升病患和家屬的生活品質,這是所有醫療志工的願望和使命。

圖左 :高雄靜思堂舉辨「107年度高屏醫療志工進階訓練課程」講師有臺中慈濟醫院黃美玲護理長,分享志工在生命末期陪伴的角色,黃護理長談到醫療志工「自己」要先建立正確心態,面對病患「傾聽」為宜。有學員五百九十人暨工作人員四十人參加。[攝影者:柯敦晴]
圖右 :皮膚白皙豐胰身材的李麗美,上課時總是仰頭聆聽勤作筆記,正在培訓志工的她,十二年前曾罹患乳癌,很能理解病人的心態。[攝影者:柯敦晴]

圖左 :「醫療志工自己要先有悲憫心,看到病人的情形,反思自己還很健康。」蔡宜蓉(左)慶幸有健康的身體,還能來服務非常歡喜。[攝影者:黃玉霞]
圖右 :林玉珍(第二排左)若有所思的聽著黃護理長的分享,近兩年失去兩位志工摯友,課程讓她感觸很深。[攝影者:黃玉霞]

圖左 :來自右昌的蕭文裕(右),第一次來上進階課,課程讓他收穫很多,覺得在醫院服務,志工的表達講話要得體,顧及病人和家屬的感受。[攝影者:黃玉霞]
圖右 :講師要大家將手上的紙撕成四份,寫上自己最在意的東西,然後相互分享。[攝影者:黃玉霞]

圖左 :為了讓學員體會陪伴當下,到底要給對方什麼是最好的。雙方你來我往,現實形成A、B各說各的,無法達到陪伴效果。[攝影者:黃玉霞]
圖右 :輕鬆活潑的〈好快樂好歡喜〉歌曲,由志工劉登下在臺上帶動團康操,學員各個扭腰擺臀跟著音樂扭動身軀,總算驅趕些許午間瞌睡蟲。[攝影者:黃玉霞]
圖左 :曾經因為看著一個個病患移植失敗而覺得沒有成就感(空虛感),感受無比沉重的壓力,直到最後,每一次的經驗,都讓江孟冠護理長像毛毛蟲蛻變成蝴蝶般「重生」。[攝影者:黃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