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夢想起飛 愛一直都在

夢想起飛 愛一直都在

E-mail 列印
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大安區志工都會來到芳蘭山莊,關懷這些空軍退役的長者,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是支持長者繼續往前走下去的動力。早期約有五十多位的長者參加活動,這幾年因為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長者逐漸凋零。 今天來參加活動的長者大概二十幾位,但是十多年來志工的愛一直都在。2018年5月19日有志工、人醫會和慈青(慈濟青年),約有七十位一起來陪伴和關懷長者。

最近的天氣炎熱,長者來到義剪區剪個頭髮,各個都神清氣爽了。總是笑容滿面的林梅最近加入義剪的志工,以歡喜心付出來幫長者剪頭髮,沒有壓力,長者也開心。

◎有人關心 心靈快樂

在義診區,人醫會的醫護人員幫張子琪爺爺量血壓,他一直跟志工說:「來臺灣一個人心裡面孤單很難過,有您們來感到很溫暖。」志工握著爺爺的手跟他說:「我們都是一家人,互相照顧。」量完血壓後,拿著個人的紀錄資料,走到量血糖區,醫護人員親切地問爺爺:「幾點吃早餐的?」作為量測血糖數據的參考,也有用藥的諮詢。

今年過年時張子琪爺爺的房子電線走火,後來政府單位幫他們安置在芳蘭山莊。當時里長跟志工提出協助的需求,志工簡添富準備衣服、電鍋等居家生活用品應急,還好人是平安的。張子琪眼眶泛紅地說:「慈濟很照顧我們,每個月都會來,待在家裡面很孤單,出來看了舒服,不管是公家或是私人來看看我們,就當作是親情一樣。我們孤單的心就靠你們來守護,能活到八十四歲也覺得很好,有人關心我們,心靈就快樂。」

◎打開心胸 主動關懷

由北科大的慈青帶來的團康活動「夢想起飛」,臺科大和臺大的年輕學子也一起加入,帶著長者一起丟紙飛機和紙球。雖然爺爺們只能坐在椅子上,但手眼協調還不錯,而且他們只要丟中紙箱,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好像回到以前小時候,沒丢中還不放棄,還會再來一次,一直到丟中了,他們就會覺得很開心。

就讀北科大的歐陽鈵鈞分享:「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可能隨著年齡,現實上可能沒辦法實現,但都在為這個夢想去努力、去生活,重點不一定在實踐夢想,而是努力的過程,可能會帶給我們一種快樂或滿足。」鈵均從這些長者的身上看到很多的活力,現在年輕人比較被動,不會主動去關懷,去跟別人相處。

因受父親茹素的影響,鈵鈞在高中時也開始茹素,他覺得自己在心性、情緒方面變得比較平和,比較能夠自然的生活。鈵鈞是個害羞的人,透過這個活動跟長者相處,因為人愈多、凝聚力愈大,自信心也會比較高,會幫助自己更有勇氣打開心胸去跟別人接觸和交往,發現人跟人之間是有那個連結在的。

十多年來,每年的五月慈濟志工都會在芳蘭舉辦簡單的社區浴佛,長者也知道這是一個祈福,祝福自己也祝福家人、祝福全球的一個活動。很多長者都虔誠地跟著唱頌「祈禱」為臺灣祈福,為世界祈安。

第一次參加浴佛的鈵鈞,覺得非常的莊重、平靜祥和,希望依循佛陀的教法落實在生活中。

◎相信彼此 喜悅付出

就讀臺大化學系的彭健瑋,曾經發生一件意外事故而休學一年,他體悟到人並不是只要會唸書就好,也希望可以把愛散播到世界各地,所以加入了慈濟青年社。

彭健瑋今天帶了來自日本、印尼等國家的交換學生,來參與活動,他必須用英文幫這些同學翻譯,讓她們跟長者互動,融入在活動中。有些長者的耳朵可能不太好,彭健瑋就講大聲一點,幫長者按按摩、陪他們聊聊天,在他們的臉上看到笑容,覺得很有滿足感。他體會到跟長輩相處就像人生如書,可以看到很多人生的歷練和智慧,想到自己是不是也該回新竹陪伴自己的奶奶散散步、聊聊天。

今天的浴佛,彭健瑋想到生命的源頭就是連結,不管是人類,或是野草、蝴蝶,其實生命的起源就是環環相扣,從出生、成長、老化,然後離開,因此他也把握每次能夠付出和學習的機會,並不是因為優秀才能付出,而是給別人一雙手,他再一次站起來,或過得更好,在付出的過程中獲得的喜悅是難以言喻的。

來自日本的女孩森山巳央,是臺灣大學的交換生,她喜歡幫助別人,但因為很容易害羞,參加這個活動對她來說是個挑戰,但仍然想要增進更多的經驗,最讓森山巳央感動的是:「雖然我不大會說中文,但我還是可以幫助別人,因為一顆善良的心是可以被看見的,還是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像幫長者按摩,講一些簡單的中文,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經驗,還可以跟一些慈青夥伴拓展我的視野,打開心胸,我今天學到最重要的是相信彼此,保持心地善良。」

◎噓寒問暖 堅持往前

主持人呂佩芳大學時代也是慈青,如今已經結婚生子。這些年來,她把芳蘭的長者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長者也把她當成子女看待。曾經有一位長者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後來想到再過幾天志工就要來這邊服務了,如果佩芳知道因為心情不好,就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佩芳會很難過。這位長者就把這個念頭壓下來,等到志工來訪,告訴佩芳這樣的心事。因此呂佩芳深深覺得每次來是給長者往前活下去的一個動力,也是精神上的支柱,這也是她堅持一直做下去的原因。

呂佩芳向來參與的年輕學子說:「這些爺爺雖然跟我們是不同年代的人,但是他們年輕的時候有為我們打下那樣的江山,現在老了,算是回饋他們的時候,我們年輕人有活力,不是只會玩樂、唸書,是會做一些社會公益,去關心他們。」

在全體合掌唱誦「浴佛偈」的樂聲中,希望今天的浴佛能夠回報父母恩、師長恩以及眾生的恩典,期待「下個月再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