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畸形足女童 正常走起來

畸形足女童 正常走起來

E-mail 列印
七歲的羽莉(化名)在印尼出生時就罹患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導致她無法與其他孩子那樣自由活動。雖然如此,但她還是像其他孩子那樣有精神、快活,並不會因為此缺陷而感到自卑。她也抱著這樣的精神面對一系列的治療過程 ,讓自己能早日和一般孩子一樣正常上學。

◎善緣匯聚 重獲希望

爲了戰勝病魔,讓雙腳恢復正常,羽莉曾經在丹戎巴萊吉里汶和巴淡進行四次治療,雙腳也用石膏固定過九次。但這些努力卻都未帶來功效,反而使病情惡化。還沒治療時,她還可以用腳的外側支撐體重,勉強行走。一段無效的治療後,行走時反而讓她感到疼痛,無法站立,只好跪著行走。之前她還可以站立、上課和做很多事,之後行動變得限制更多。

為了進一步把女兒的雙腳醫治好,父母不曾放棄,但長久來經濟更加拮据,使得無法支付羽莉到雅加達就醫的費用。羽莉的母親在酒店當保安,父親則是一名臨時工,他們無法支付羽莉到雅加達求醫的費用,負責治療羽莉的亞當醫師(Dr. Adam)建議他們向慈濟申請援助,並為他們寫好推薦信,希望能幫助他們順利獲得援助。

他們向丹戎巴萊吉里汶聯絡點申請援助後不久,慈濟志工高如心、米菈(Mila)、陳小妹便開始進行家訪探視,深入瞭解羽莉一家人的生活狀況與所需的援助。志工了解治療確實需要龐大的醫療費用,夫妻倆甚至把剛繳完分期付款的摩托車賣掉,當作醫療費用。

雖然有健保給付一部份醫療費,但還是不足;經過志工訪視評估後,決定給予他們醫療所需的交通費,和在雅加達住宿的費用。

◎堅強面對 歡喜返鄉

2017年7月18日,他們前往雅加達中央醫院(RS Cipto Mangunkusumo)求醫,羽莉每週三先到醫院掛號,週四才給醫生檢查和更換固定的石膏。她在雅加達由父親負責照顧,母親必須回到丹戎巴萊吉里汶上班,維持家計。小小年紀的羽莉很懂事,她感恩能到雅加達來治療,所以每次都開開心心地與父親到醫院治療。

在雅加達治療四個月後,11月22日羽莉進行第一次手術。手術進行的非常順利,但她的雙腳還是要套上石膏固定。手術後,她必須住院檢查,雅加達志工艾克(Eko)開始進行陪伴和為她量腳的尺寸,因為她的石膏拿下來後就要穿上矯正專用的鞋子。

在雅加達經過七個月的治療,可以回家鄉了,她和父親感到無比的歡喜。2018年2月13日兩人抵達丹戎巴萊吉里汶島,志工在碼頭迎接他們的歸來。碼頭行人眾多,父親不放心讓她自己走,便抱著她下船。到了家門口,羽莉堅持要自己走進家門,不讓任何人抱她;於是志工牽著她的小手,一起慢慢地走進家門。

「會覺得痛嗎?」志工問羽莉。羽莉非常堅強地回答:「不會,不會痛!」志工也不斷關懷與鼓勵她要繼續努力練習走路,這樣雙腳才能好得快,才能再度重返校園。羽莉很感謝也答應了志工,她也希望自己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正常走路。一路照顧和陪伴她治療而暫時放下工作的父親,也有相同的願望。

就如靜思語所言,「環境比別人差,只要努力,也會成功。環境比別人好,更應心存感激,惜福再造福。」羽莉與家人有信心,秉持著康復的決心努力著。志工也祈許她能早日康復,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健康快樂地成長。

撰文者:陳妹妹

圖左 :進行手術後,羽莉還必須定時到醫院檢查和進行複健,雙腳方能變得跟正常人一樣,志工們都相信她一定能辦得到。攝影者:黃智財[攝影者:陳俐媛]
圖右 :七歲的羽莉出生就罹患先天性馬蹄內翻足,但她還是像其他孩子那樣有精神。圖片由個案父母提供[攝影者:陳俐媛]

圖左 :2017年11月22日,在雅加達治療四個月後,羽莉第一次進行手術。圖片由個案父母提供[攝影者:陳俐媛]
圖右 :在雅加達經過七個月的治療,回到家鄉的這一刻,讓羽莉和她父親感到無比的歡喜。攝影者:黃智財[攝影者:陳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