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宅爺宅嬤 樂齡共餐

宅爺宅嬤 樂齡共餐

E-mail 列印
透過共餐,敦促「宅爺」、「宅嬤」(指足不出戶的爺爺、奶奶)走出家門,交流話家常,讓食在幸福落實於每個里、鄰、社區。2018年6月8日慈濟志工與新北市汐止區白雲里里長陳俊地,合辦「樂齡素食共餐」。主要目 的在於凝聚里民向心力與陪伴銀髮族,讓大家齊聚一堂,開開心心逗陣呷飯,讓長者開心樂活。

十二位汐止區慈濟志工,在三十四度高溫的艷陽下,齊聚白雲里籃球廣場,揮汗烹煮十道素食佳餚,為的就是給社區長者們,一個幸福共餐。四十八位爺爺、奶奶與里民,有的夫妻結伴、有的好友一起、有的帶著孫子,提著環保碗,中午十一點半,陸續走入廣場,準備共享令人垂涎的美食,於享用美食前,大家一起進行舒展筋骨的舒壓運動。

◎樂活樂活 快樂地生活

以擴音器廣播,請大家一起來用餐的陳里長,在上星期便開始不斷宣導、邀約和推動,七十二歲社區里民林淑嬌表示:「樂活、樂活,快樂地生活,推動社區樂活共餐的活動,可以凝聚里民的感情,又可讓大家彼此認識。」

「里民就是我的家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陳里長以大家長的心情,舉辦社區樂活共餐,除了讓里民有交流、交友的機會,主要目的是讓他們有機會,認識左右鄰居和彼此有共同閒聊敘舊的話題,若遇到須要協助的事,大家便可以即時合力支援,做到鄰幫鄰。

以往社區共餐,都是葷食,這次慈濟志工協辦,白雲里第一次以素食方式舉辦,除了推廣蔬食愛地球的理念,也讓里民感受到,素食也能做的可口好吃,直呼:「怎麼那麼好吃。」健康的美食佳餚,不油膩、爽口、少鹽、少油,讓人吃得很安心、放心,不知不覺大家吃了好多碗,肚子都挺出來了,常常到汐止區大尖山附近廟宇,當煮食志工的退休廚師劉福賢表示:「吃素食很好,我現在常吃素,很樂意參與慈濟志工活動,只要邀約,便前往協助。」

◎親近里民 推動素食

認識社區,走入人群,透過里長協助是最好的方法。今年積極推廣樂齡共餐的構思,源自於浴佛節邀約里長參與,里長反映希望慈濟志工,能在社區協辦共餐和各種活動,一則讓里民多認識、了解慈濟的理念和活動,二則讓志工多與里民親近,做近距離的接觸、宣導,而其最主要目的是推動素食,讓想吃素的里民有換換口味,由葷轉素的機會。

2015年發現罹癌,經過化療,身體已逐漸康復,隨即投入志工行列的林春遊,於共餐活動前一晚,已做出一大盤美味的豆包素捲。喜歡與人結好緣的志工林春遊說:「只要長者、社區里民吃的合意又開心,我就很高興了。」

穿著護腰,二年前到花蓮慈濟醫院,做膀胱下垂手術的潘保猜,雖不能提重物,但撿菜、洗菜、切菜,動作流利又快速,她說:「多與社區會眾結善緣,菩薩路才能寬廣,走得長久。」

承擔廚房工作數十年的翁瓊子,七十八歲依舊拿著大鍋鏟,炒出一盤盤美味飄香的米粉和素食佳餚,她表示:「能以廚藝與大家結緣,這是難得好機會,要把握當下,用心做。」

現今臺灣社會,已正式步入高齡化社會,「老人共餐」不單是請老人一起吃飯,主要用意是不讓長者,獨自宅在家裡,獨食配電視,鼓勵老人家走出家門,一起聚聚餐、寒暄、與人互動、做做運動,達到彼此互動、關懷和相互照顧,期待透過長久時日的互動,建立感情,當某一位長者沒有出來用餐,就能主動關心、關懷,讓食在幸福,落實於每個里、鄰、社區。

圖左 :志工李素梅(前)表示,樂齡共餐的構思,緣於浴佛節,陳俊地里長邀約志工,協辦社區共餐和各種活動。[攝影者:廖宏圖]
圖右 :白雲里里長陳俊地(前排右二)表示,舉辦社區樂活共餐,主要目的是讓里民,有機會多認識彼此,有共同的話題、閒聊敘舊。[攝影者:廖宏圖]

圖左 :罹癌經過化療,身體逐漸康復的志工林春遊(左一)說:「只要長者、社區里民吃的合意又開心,我就很高興了。」[攝影者:廖宏圖]
圖右 :中午十一點半,長者與里民,他們有的夫妻結伴、有的好友結伴,有的帶著孫子,提著環保碗,陸續走入廣場,準備共享令人垂涎的可口素食佳餚。[攝影者:廖宏圖]
圖左 :社區長者品嘗素食佳餚時,直呼:「怎麼那麼好吃。」[攝影者:廖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