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聽經聞法 學六度

聽經聞法 學六度

E-mail 列印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6月10日是每月一次在新店靜思堂「無量義經講述」的第十次研習課程,為了讓參與者能夠在輕鬆自在和生活化的狀況下汲法,各功能組無不全力以 赴,共同成就一場聞經聽法的殊勝法會。

◎凡事起頭難 有心就不難

為了這次二百二十四人參加的課程,文山新店區的慈濟志工全力籌備;機動組集結人力迅速將三十多桌的課椅排列整齊,生活組志工起得更早,天剛亮志工許玉齡與劉碧珠就開始煮茶水與準備點心。人文真善美和音控志工為了留下歷史畫面,戰戰兢兢的反覆測試機器;其他組的志工不僅守好自己的崗位,更隨時做補位,大家共同的心願是「圓滿一場靈山法會。」待一切就緒,課務組李莊囍叮嚀:「聞思修的紀錄是從經文中反觀內心真實的感受,用心就不難。」

志工朱麗美是第二次承擔司儀,經過上次的磨練,再向資深師姊請益,指導走位、呼班的細節及協助潤稿,修正後再出發,活動開始前只見她拿著小抄專心的練習,她說:「拿麥克風是膽量的測試,相信『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變高手』,也深刻體會『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

獲邀分享的張秋貴講師,近日身體微恙,深怕耽誤大家的學習進度,特地到醫院打針、吃藥,幸好一切圓滿。她教眾誦讀時字字分明、抑揚頓挫、咬字輕才能快,如此就能快速悅耳背誦經文。她說:「成佛必須走三阿僧祇劫,今生所做將成為來世劇本。」並舉現年一百零三歲的趙慕鶴老菩薩為例,四十四歲當老師,七十四歲當背包客周遊列國,九十三歲當醫院志工,九十八歲讀碩士, 一百零一歲在香港舉辦書法展,朋友問他年紀這麼大了還讀書做什麼?趙老菩薩回說:「我現在活著。」這份毅力與學習的精神足堪楷模。

◎佛在心中 法在行中

此次承擔導讀「無量義經講述」的王興柿講師,昨天突然面臨一道考題,全身起嚴重的蕁麻疹,正愁是否會耽誤課程,忽然急中生智取來環保酵素噴灑患處,三小時後症狀舒緩,今日得以如期上臺。他說:「這印證了『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的力量。」他也分享大陸黑龍江省的志工為了聽經習道,必須搭乘臥舖火車到相隔一千八百公里遠的北京上課,而且往返需四天,如此還要歷經二至三年的見習、培訓方能圓滿授證,「這份精進心令人敬佩,反觀我們真的太幸福了,更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王興柿以從事計程車的自己為例,說明他是如何在生活中力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波羅蜜。他因為進慈濟必須遵守十戒,而改掉三專「喝酒、抽煙、賭博」的惡習這是「持戒」;用心聆聽上人的法是「精進」;也將自己所見所聞分享給乘客聽是「布施」;有一次生病住進加護病房仍忍痛接受治療是「忍辱」;出院仍然堅持茹素是「禪定」,這五項都做到了,就生起「智慧」。他說:「一理通,萬理徹。只要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力行六度波羅蜜並不難。」

課間的「知心相契,心靈饗宴」討論題綱是「當生活中逆境現前,如保修練忍辱功?」新泰區的志工李麗冠分享道,三十九歲罹癌的那一年,人生頓時從彩色變黑白,生病後的她感受到人生無常,過去執著的煩惱和計較的事已不再重要了。

大同區的陳麗芬也提到,「六度中的布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唯有忍辱是來自他人給的境界,如是因,如是果,有此業是自造必須歡喜接受,趕快償還方能減輕業力,還要感恩對方給予機會修持。」

◎言簡意該 深入經藏

德倩師父解析今天的經文「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指出凡夫從此岸要到聖人的彼岸,常因煩惱、無明、執著而進進退退。若遇挫折能用己心和佛法對話,從中檢視自己的點滴,並且感恩有此境讓我們修持,這樣修行就會更進步。師父進一步說明,「若能做到付出無所求還說感恩的布施,就是到達布施波羅蜜的境界,這句話包含所有的佛法。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前五度是我們的功能,第六度智慧才是良能。」師父並以第七和第八意識的捨受,解說器捐與大體捐贈是何等偉大的捨心;以圖表說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對應佛聖六度四攝與三菩提,只要凡事皆用佛法思維即能修到覺悟的境界,從知道到做到必須靠自己努力。這些都印證了證嚴法師所說:「佛教是理,慈濟是事,藉事顯理,以事啟發,回歸於理」的道理。

最後德倩師父以般若眼鏡借事隱喻,烈日當下戴著太陽眼鏡不但保護眼睛,而且新潮又亮眼,還可以創造美麗的人生。「若是人人都能戴起佛法的眼鏡,則人與人之間就不會起種種的衝突和不愉快。」志工們會心咀嚼,再三回味師父精闢的教示。

研習課程在迴向文後,志工帶著法喜的心,在互道祝福聲中歡喜賦歸。

圖左 :張秋貴講師教導眾菩薩快速悅耳的背誦經文方法。[攝影者:王育慧]
圖右 :生活組的志工起更早,天剛亮就開始煮茶水與準備點心。[攝影者:王育慧]

圖左 :無量義經導讀講師王興柿,以從事計程車工作的經驗,舉例說明他如何在生活中力行六度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攝影者:王育慧]
圖右 :志工李麗冠三十九歲罹癌,生病後感受人生無常,過去執著的煩惱和計較的事已不再重要了。[攝影者:王育慧]

圖左 :陳麗芬體悟到,「如是因;如是果,業力自造必須歡喜接受,趕快償還方能減輕業力,還要感恩對方給予機會修持。」[攝影者:王育慧]
圖右 :德倩師父導讀經文:「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提到凡夫從此岸要到聖人的彼岸,常因煩惱、無明、執著而進進退退。[攝影者:王育慧]
圖左 :朱麗美是第二次承擔司儀,經過上次的磨練,再向資深師姊請益,指導走位、呼班的細節及協助潤稿,修正後再出發。[攝影者:王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