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創世義診悟無常 把握生命獻良能

創世義診悟無常 把握生命獻良能

E-mail 列印
生命只在呼吸間,然而對植物人而言,呼吸的靈魂卻被囚禁在不能自主的身體裡,有如斷翅的蝴蝶無法逍遙自在,「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唯有把握生命有用時的當下,恆持剎那的付出,才能創造生命的價值,增長永 恆的慧命。

5月27日天氣晴朗,早上八點,慈濟人醫會和志工們已集合在創世基金會大樓的一樓,忙著搬運診療器具到各樓層,大家各司其職的歸類用具、拉置管線、組裝醫療(洗牙)設備,為今日的義診而做準備,期許創世的住民們有健康的牙齒和良好的口腔衛生,參與義診工作人員包括新竹人醫會大醫王十二人及慈濟社區志工六十三人,洗牙住民共計四十九床。

◎ 醫護用心給住民們最好的照護

「在慈濟人醫會的長期義診協助下,創世基金會對於住民們的口腔衛生保健,相比其他長照中心,已顯相當不錯。」第一次參與創世基金會義診活動的張誌珊醫師認為,這裡的住民大部份都是屬於兩管或三管(尿管、鼻胃管、氣管)的重度失能患者,對於呼吸道的控制顯得相當重要,牙科和家醫科的相互配合才能協助住民更安全的服務。由於住民長期臥床不能坐立,對於醫師洗牙,是非常困難不容易的,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及訓練才有辦法完成,慈濟能做到給病患最好的照護和志工的付出,令人感動。具有長照醫療經驗的張醫師也說明,政府未來將拔除鼻胃管做為醫療上的指標,對於吞嚥功能以及喉嚨肌肉狀況便需進一步再做評估,讓病患慢慢的能自主性的吃東西,也有助於恢復健康。

◎ 有價值的人生 就是在付出中自利也利他

春青不留白的人生就是付出愛去幫助別人,大學參加慈青社的吳蓓欣第一次到創世當志工,感受到生命的無常,認為人生就是應該把握自己身體健康時,去做有益的事。蓓欣說:「今天協助器具消毒的動作,雖然只是小小的螺絲釘,也要互相配合,才能讓機器運作,一切順利。」隨同姊姊一起參與義診的弟弟吳宜謙希望自己也能和志工們一樣散播善和愛的能量,他說:「對的事做就對了,要珍惜生命,要多關懷老人家,唱歌給他們聽。」

不論是拉置管線或是推病床,志工彭瑞琮師兄總能熟練應對。回首幾十載的人生,都是在辛苦中付出,學習佛法後,從照顧家中的親人及當志工的歷練中,找到正確擁抱苦的方式。彭瑞琮表示:「人生是苦,接受苦的方法,就是從內心起慈悲心才能轉心境,任何事都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學習放下心念。看到他人示現苦相時,要思考說不定自己將來也會如此,見苦知福警覺自己要有無常觀,不要把時間浪費掉空轉過,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所以要在身體健康有用時,多付出幫助別人。」

◎ 行善行孝不能等

紀秀蓉的父親在去年因第三度中風後便全身無法自主行動,而上人說:「孝順就是用我們的生命行善事報答父母恩」,為了替父親植福,紀秀蓉主動的到靜思堂報名參加志工,盼望父親能早日脫離病苦。目前是見習志工的秀蓉在師姊的邀約下積極參與此次的義診活動。因父親目前是需要長期照護的患者,所以紀秀蓉更能體會長期癱瘓的人,內心其實是既無奈又無助。

紀秀蓉分享:「看到志工師姊們都很用心的握著住民的手,靜靜的撫慰,若看到喜愛唱歌的病友,盧麗娟師姊就在旁唱起歌來,當看到病友的反應是開心時,志工們更開心。自己獻唱一首〈幸福的臉〉,住民聽了很開心,提升了自己信心和勇氣,回去一定要多練幾首慈濟歌選,以後就能琅琅上口、引吭高歌,帶動歡樂氛圍。」

本來計畫退休後再做慈濟志工的紀秀蓉,近半年來被類風溼性關節炎所困擾,透過參與創世義診找到生命意義,要及時把握健康身體入人群付出,利他又結好人緣。

圖左 :志工們正在拉置管線、組裝醫療(洗牙)設備,為今日的義診而做準備。[攝影者:楊德芳]
圖右 :志工紀秀蓉(灰衣))因父親也是長照患者,更能以同理心去呵護創世的住民,上人說:「孝順就是用我們的生命行善事報答父母恩」,秀蓉積極參與志工服務,盼望父親能早日脫離病苦。(左一)盧麗娟師姊用心膚慰住民,(中)家醫科劉復國醫師細心觀察患者。[攝影者:楊德芳]

圖左 :熟稔的推著病床的彭瑞琮師兄,學習佛法後從照顧家中的親人及當志工的歷練中找到正確擁抱苦的方式,他表示:「人生是苦,接受苦的方法就是從內心起慈悲心才能轉心境,任何事都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學習放下心念。」[攝影者:楊德芳]
圖右 :志工們愛的接力將完成洗牙的住民們推回病房區。[攝影者:楊德芳]

圖左 :具有長照醫療經驗的張誌珊醫師表示,「創世基金會住民大都屬於重度失能患者,在慈濟人醫會的長期協助下,能讓住民們的口腔衛生保健良好,比其他長照中心的照顧已顯相當不錯,志工的付出令人感動。」[攝影者:楊德芳]
圖右 :春青不留白的人生就是付出愛去幫助別人,吳蓓欣(右)和吳宜謙(左)姊弟倆一起參與志工服務,從中體會無常更能懂得珍惜生命有用時。[攝影者:楊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