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社區讀書會 靈山法會不散

社區讀書會 靈山法會不散

E-mail 列印
佛法是救世良方,如何經營社區共修,讓人人歡喜聽聞佛法﹖2018年四合一精進研習,6月21日下午以選修分站方式,聽取四個社區團隊分享成果與心得,並以分組座談研討方式進行雙向交流。學員將適用合宜的經營模式 ,移植回居住地,讓社區讀書會隨處開花,靈山法會不散。

◎創意多元 讀書會有溫度

接引人間菩薩要用方便法,如何將艱澀難懂的佛經,透過多元創意的方法,將佛法落實於生活,與世間法結合,來自高雄左營的郭淑雲及郭懿真,以「創意多元」理念,將團隊在當區推動讀書會,如何將遊戲入法,並營造團隊的溫馨,靈山法會永不散的經驗,與海外的家人分享。

為了學習臺灣推動讀書會的成功經驗,報名參加分站課程的共計一百八十三位,每個人都肩負傳法人的使命,殷勤求法,讓感恩堂內座無虛席。

2011年慈濟在臺北小巨蛋舉辦「水懺經藏演繹」,為求靈山法會不散,各個社區開始舉辦讀書會,藉此因緣,志工郭淑雲在社區環保站成立讀書會,並鼓勵志工薰法香,結合讀書會,運用多元創意,讓參與聞法得歡喜,愈走愈深入,愈走愈精進。

如何接引參加讀書會﹖郭淑雲透過菩薩車、line的溫馨通知、主動發掘人才培育,建立功能團隊分工合作等四種方法運作。目前固定參加讀書會都有四、五十人,導讀人也有十二位,其成功的經驗,團隊也都應邀至國內外分享;從2011年持續至今,已經導讀了《無量義經》,《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妙法蓮華經》、《藥師經》及《佛遺教經》等多部經典。

在多元創意部分,用遊戲將法帶入讀書會,讓大家感受到法其實無處不在,遊戲內容包括「法華妙答」、「藥師妙答」等快問快答的遊戲,優勝的組別可以射鏢靶,累積分數越多,則可以獲得結緣品;在小組分享部分,團隊會先設定主題,如「求法四聖諦」,鼓勵大家透過團隊分享想法;再將佛偈透過黃梅調或其他方式來進行傳唱,讓大家在歡樂的氛圍,感受到家的溫暖,在潛移默化中薰習佛法。

除了遊戲,團隊的溫心關懷,諸如慶生、法親關懷,甚至念及健康的重要性,辦瑜珈課,種種的方法,讓大家在求法過程中,感受到多元滿滿的愛。郭淑雲表示,慈濟人忙於勤務,忙到無法薰法香,但法是資糧,如果法不共修,做太多只是徒增煩惱。至於薰法香對慈濟弟子的重要性,郭淑雲說:「有佛法,讓我們不會迷路,如果有堅定的信願行,大家做就對了。」

薰法香除了可增長自我慧命,團隊組隊長郭懿真分享,透過讀書會還可以藉機關懷法親,同時在共修邀約勤務,一舉多得。針對組隊長不支持讀書會的問題,郭淑雲也提出良方:「可以邀約組隊長當工作人員,安排勤務,營造溫暖的氛圍,讓他感受到溫馨及愛的溫度。」

◎熱烈反應 經驗移植

來自日本的蘇美菁在雙向溝通提及日本幅員廣闊,大多採用線上讀書會,但效果有限,不知有沒有解決之道。郭淑雲回饋,讀書會一定要有回饋,同時邀約多人來導讀,如此導讀人就會準備,最後導讀不論好壞,沒有批評,只有讚歎。

來自馬里西亞的洪雅施,在當區參加讀書會已經二年,同時也承擔人文真善美,報名多元創意課程的目的,希望將臺灣經驗帶回僑居地,提供組隊參考,原來讀書會不是只有讀,可以透過多元的創意,讓讀書會更生動,更凝聚向心力。

十三位來自南非的海外家人回來,隊輔陳美娟帶著南非團隊上臺分享,回到僑居地三個月內,對讀書會規劃的創意發想。陳美娟表示,南非團隊回去後,會製作小卡片,逐一到法親家邀請參加讀書會;再者南非的菩薩家人對於烹飪素食都很有經驗,希望透過一個月一次的慶生,讓讀書會在社區生根,並擴及其他社區,讓慈濟大愛在非洲亮起來。

最後由團隊讀書會成員,由郭懿真代表將自製的紅色香包,恭敬地送到每位學員手上,端午佳節剛過,應景的小小香包,蘊含團隊滿滿的愛及無盡的祝福,學員們感受到家人的關懷,很多人都熱淚盈眶。

有法有溫度,有善有動力,在慈濟道上自修度他的讀書會,只要有心就會用心,讀書會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一個有愛有溫度的所在,更是接引人間菩薩最好的方便法門。

◎從無到有 有願就有力

萬事起頭難,社區讀書會如何「從無到有」﹖志工游美雲帶領學員討論,她期許學員要自己先入法,才能和會眾結一分法髓緣,而非浮萍緣。有帶領讀書會十多年豐富經驗的志工明青雲,分享帶領讀書會的要領。她以靜思語「有願就有力」勉勵學員,不要只想困難,要發好願,自然就會得到助力。

分享之後,接著是學員分組討論,學員先將討論項目寫在紙上,小組集思廣益,提出建議,再經由討論、共識之後得到結論。每一組的討論都非常熱烈,有的組別嚴謹注意細節,有的組天馬行空,笑聲不斷。

來自馬來西亞的學員王玪福說:「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找不人,我又要當音控,又要主持,最後學員只剩我一人……」惹來了哄堂笑聲。

◎導讀人培育 菩薩大招生

志工莊瑞珠分享,讀書會不是關起門來讀書,是接引菩薩的平臺,是每個人的本分事,是透過宣導、邀約、推動進行的永續經營,進行心靈的交流,且要照顧到「老的要顧、少年的要箍、新的要照顧」。

慈濟的讀書會不是在研究佛學,是一種入人群,以法引入,以時事故事,修力行體悟的學佛共修。讀書會的使命:對內,傳承法脈,成長慧命;對外,菩薩大招生。推動讀書會主的要元素:團隊運作,培育人才,有溫度的接引,多元設計,帶動參與,聽得懂、做得到、行得通。

學員長李鼎南帶動「社區共修,歡喜聞法」分組研討,「為什麼想來/不來參加讀書會﹖」「如何讓人人都喜歡來讀書會﹖」學員們分為九小組,學員們熱烈互動的討論個人的觀點,於討論中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李鼎南逐桌看著學員書寫答案後,提供一個答案「來參加讀書會,有甜點熱食。」語畢,學員們哄堂大笑的頻頻贊同。

◎長期深耕 一協一會勤讀書

桃園平鎮和氣九人團隊分享「一協一會勤讀書」,平鎮和氣有二個互愛,七個協力,推動了八個讀書會,地點多在師兄姊家裡,甚至社區宮廟也是道場。內容由各協力組長規劃,曾經走過人愈來愈少的階段,經過重新規劃,設計易懂豐富多元又溫馨的內容。

馬來西亞許燕萍讚歎要學習分享團隊,以協力組進行讀書會,依菩薩的根器帶動、量身定做。不是都一樣的,也可以有適合老菩薩的「聽書會」。開一個讀書會,開始時容易,但是怎樣有效經營是難行道,唯有入法行菩薩道才會有辦法,同時還要用心持續經營。許燕萍說,要用心去做引導,希望社區內人人都能夠成為說法人。

第二階段課程,依國家地區分組討論。日本楊淑棻表示,路途遙遠、時間不合、內容太深、聽不懂、沒有興趣、太刻板、自己懈怠、課程單調等都是常見不來讀書的藉口。馬來西亞李登輝說,發現許多人其實沒有讀書的習慣,只等著被導讀,所以認為先培養大家的興趣最重要。馬來西亞張傳溢團隊提出頗有創意的方案,結合手語歌唱活潑化、使用影音、與其他組隊合作、舉辦慶生會、郊遊等吸引大家共修。

每個國家地區有不同的資源優勢,也有難克服的挑戰,全球幹部千里求法,傳法心念一致,透過交流分享、挑選適合自己國家的方式,帶回居住地落實,期待將佛法散播在每個角落。

圖左 :為了將臺灣推動讀書會的成功經驗,移植到僑居地,報名參加「創意多元」分站課程共計一百八十三位,每個人都肩負傳法人的使命,殷勤求法,讓感恩堂內座無虛席。[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來自高雄左營的志工郭淑雲,將遊戲入法,並營造團隊的溫馨,創意多元,讓聞法更有溫度,靈山法會永不散。[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來自馬里西亞的洪雅施(右),在當區參加讀書會已經二年,希望將臺灣經驗帶回僑居地,提供組隊參考,原來讀書會不是只有讀,可以透過多元的創意,讓讀書會更生動,更凝聚向心力。[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志工明青雲,分享帶領讀書會的要領。明青雲以靜思語「有願就有力」勉勵學員,不要只想困難,要發好願,自然就會得到助力。[攝影者:徐素華]

圖左 :每一組的討論都非常熱烈,有的組嚴謹注意細節,有的組天馬行空,笑聲不斷。[攝影者:徐素華]
圖右 :如何讓人人都喜歡參加讀書會?學員長李鼎南逐桌看著學員書寫答案後,提供一個答案「來參加讀書會,有甜點熱食。」學員們哄堂大笑頻頻贊同。[攝影者:許登蘭]

圖左 :來自馬來西亞學員葉永河(左)於大堂課堂上幽默分享回饋,如何以讀書會接引社區會眾。[攝影者:許登蘭]
圖右 :日本楊淑棻表示,路途遙遠、時間不合、內容太深、聽不懂、沒有興趣、太刻板、自己懈怠、課程單調等都是常見不來讀書的藉口。;[攝影者:賴慧娟]
圖左 :第二階段課程,依國家地區分組討論。[攝影者:賴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