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從自己開始改變 不再鴕鳥心

從自己開始改變 不再鴕鳥心

E-mail 列印
「不能再以鴕鳥心態,面對周遭,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薄,但有心有願,滴水可以成河,改變從自己開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甫從今年(2018)五月份靜思生活營回來的學員謝唯修,體會到生命無常,生命的價值在於及 時付出。

6月17 日端午佳節前夕,臺中慈濟醫院五樓,舉辦2018年靜思生活營圓緣感恩茶敘,學員與志工約二百五十人共襄盛舉。活動在梆笛、古箏彈奏聲中拉開序幕,小圓桌上,晶瑩小巧的水晶粽,在翠綠的月桃葉襯托下,十分討喜;溫馨的情境,喻意著「粽情」:粽結好緣,牽起靜思生活營的緣;「粽馨」:眾心種善行,永永遠遠的延續。

〈感恩 尊重 愛〉的樂聲,縈繞現場,榮董團隊、志工踩著輕盈的步履,為學員奉上溫熱的茶,司儀李惠瑩請大家慢慢品嚐,並引導一起喝三好茶:第一口,心發好願;第二口,口說好話;第三口,身行好事。學員歡喜喝心茶,彼此祝福「人圓事圓理圓,無窮福慧帶回去。」

◎醫病密探 讓愛蔓延

茶敘中特別安排臺中慈院院長室醫務秘書邱國樑醫師,與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執行長暨美國總會副執行長的葛卓言(法號:濟捨)分享,讓一百二十多位參加過靜思生活營的學員,利用假日來一趟心靈饗宴之旅。

同款的病,卻不同的命,一般會以「先生緣,主人福」這樣的話作回應,邱國樑醫師解釋起來卻大有不同:「醫師面對患者重視溝通,愛與關懷不斷,這樣主人(病人)就有福。」

他以看診中幾個病例來說明,肺癌來得無聲無息,不痛不癢,是所有疾病中第一名的第一名。醫師在細微中尋找變化,猶如福爾摩斯偵探般診斷出病情,但有時會遇到鴕鳥心態的病人,慈院醫師總是耐心解說,鍥而不捨地說服病人接受治療。

邱國樑醫師接著說:「慈濟醫院是有愛的醫院,是全人醫療的團隊,醫護本著理性專業的訓練,加上一顆溫暖的心,除了病情獲得改善外,社工與志工關懷膚慰,也安頓患者一家身心。」患者或家屬微笑的說一句「有您們真好!」,就是最大的回饋。

慈濟醫院所有的醫護同仁,不只在醫院、社區、偏鄉,守護鄉親的健康;同時走出臺灣關懷世界,在任何需要的地方,慈院、人醫會及志工總是用愛接力,讓愛蔓延。「醫之拔苦,心之安定,靈之安住,教之予樂,情之交流,是我們的宏願。」邱國樑醫師以自身參與菲律賓、尼泊爾賑災、義診的經驗作分享,一張張圖片,訴說著當地因為愛而重生的故事。他說:「當雙手接過災區小女孩用野花紮成的小花束時,心靈的悸動勝過一切。」

◎喜捨人生

高學歷、高所得,四十多歲的葛濟捨,人生中該有的都有,五子登科,令人羨慕,然他卻開始迷茫,思索著:「人生終究會走向死亡,再多的財富,也帶不走,一再努力一再奮鬥,生命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午夜夢回,不安的思緒困擾著他,直到遇見慈濟才豁然而解,原來這就是「貪」。

「妻子孫筱培(法號:慈喜) 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也是家中的女強人,凡事一指神功,加入慈濟後,變成聲色柔和的師姊。」他笑說:「老婆變得溫柔,我成了慈濟的受益人。」自此,慈濟路上夫妻同行。

葛濟捨回憶說:「剛開始,是有時間才做志工,像沾醬油一樣,直到回臺灣隨師,深刻感受到師父分分秒秒心繫眾生的悲願。一趟大陸賑災,發現貴州是山明水秀,同時也是窮山惡水;同行志工為參與賑災,自費的機票錢存了幾年,大有人在。」種種的感動,1997年葛濟捨放下事業,承擔志業至今。夫妻倆的「喜捨人生」娓娓道來,現場聽眾,在歡笑中,別有感受。

「我比大多數人幸運,及早聆聽到前輩的分享,有如提燈照路。」學員王冠閔感恩地說:「參加靜思生活營時,邱國氣講師分享『與地球共生息』萬物皆有靈性,人類百分之七十的資源都用在畜牧業,受到震撼,當下發願茹素,到現在二十一天了,我相信我能繼續素食。」二十九歲的王冠閔,因為參與慈濟活動,能及早思考人生的課題,他希望往後的路可以家業、事業、志業並行。

◎聚善念 挑起願力

5月底靜思生活營回程的火車上,年輕的陳孟瑜一口答應志工邀約,參加七月吉祥月《父母恩重難報經》演繹,親身投入以「法」相會,詮釋父母恩重難報的真諦,成為真正的護法、弘法、傳法者。

「因為父母的鼓勵,曾經參加過幾次慈濟活動,這次也不例外,每次都有著滿滿的感動與收穫,這讓我常思惟要如何回饋父母的用心,所以當師姊邀約我參加演繹,本能的就說好。」陳孟瑜提,因為參與活動給了自己思考,到底能為家人、社區、地球做什麼?做環保看似簡單,卻有難度,現在的她努力從自身做起,環保杯袋隨身攜帶,不製造垃圾。

從事鐵捲門的學員莊鳳鳴說:「多年來,一直都是門縫裡看慈濟,志工多次邀約,簽了名也不一定參加,沒想到這次從臺中坐上火車到花蓮,志工待我們如貴賓,如家人,讓我有回家的感覺,一句『歡迎回來』,感受到真的要常回來。」

他提起參加生活營的感動,就像葛執行長說的:「唯有進來,才能清楚明白,慈濟人是吃自己的飯,做別人的事;做慈濟不是付出多,而是收穫多。」調整好腳步,家業、志業一起來,是他努力的目標。

合盈光電科技公司董事長許玄岳,多年前參加靜思生活營,認識慈濟,認同證嚴上人的理念。他每年都積極鼓勵子女和公司的員工,把握機會參加靜思生活營,也鼓勵員工茹素;今年自己更排除萬難,親自帶領家屬和員工共十八位參加,費用由公司全額負擔。

他提起一個歡喜的收穫:家中高齡父母親,退休後到慈濟社區道場學習茶道,一路從初階、中階到高階,結業後又從初階開始,雙親生活有重心是許玄岳最樂見的事。

謝唯修是合盈光電的一名員工,他說:「從上個月參加靜思營隊到現在的茶敘,一直在思考著,活著在追求什麼?當生命結束,到底得到什麼?」前不久他的一個好友往生,告別式上,謝唯修問往生者家屬:「好友在追求什麼?」沒有人回答得出來。現在謝唯修懂了,不能再以鴕鳥心態,面對周遭,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薄,但有心有願,滴水可以成河,改變從自己開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

感恩茶會,感恩過去,但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實業家們挑起新的願力,讓自己的力量展現起來,祈願人人有了未來的規劃與目標,一起聚善念讓愛蔓延,照亮暗角。

圖左 :2018年靜思生活營圓緣感恩茶敘,小圓桌上,晶瑩小巧的水晶粽,在翠綠的月桃葉襯托下,十分討喜, 喻意著「粽情」:粽結好緣,牽起靜思生活營的緣;「粽馨」:眾心種善行,永永遠遠的延續。[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因為父母的鼓勵,年輕的陳孟瑜(中)曾經參加過幾次慈濟活動,當志工邀約參加七月吉祥月《父母恩重難報經》演繹,想起父母的用心,能做什麼來回饋,所以就一口答應。[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高學歷、高所得,四十多歲的葛濟捨,人生中該有的都有,五子登科,令人羨慕,然他卻開始迷茫,思索著:「人生終究會走向死亡,再多的財富,也帶不走,一再努力一再奮鬥,生命的意義究竟在哪裡?」直到遇見慈濟才豁然而解,原來這就是「貪」。[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謝唯修提:「從靜思營隊到現在茶敘,一直在思考著,活著在追求什麼?當生命結束,到底得到什麼?」現在謝唯修懂了,不能再以鴕鳥心態面對周遭,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薄,但有心有願,滴水可以成河,改變從自己開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葛濟捨(左一)與孫慈喜(左二)夫妻的「捨得歡喜」簽書會,合盈光電科技公司董事長許玄岳(右),請購多本,要與公司員工結緣。[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我比大多數人幸運,及早聆聽到前輩的分享,有如提燈照路。」二十九歲的王冠閔,因為參與慈濟活動,及早思考人生的課題,他希望往後的路可以家業、事業、志業並行。[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2018年靜思生活營圓緣感恩茶敘,榮董團隊與志工踩著輕盈的步履,為學員奉上溫熱的茶,司儀李惠瑩請大家慢慢品嚐,引導一起喝三好茶:第一口,心發好願;第二口,口說好話;第三口,身行好事。學員喝心茶彼此祝福「人圓事圓理圓,無窮福慧帶回去。」[攝影者:羅勇輝]
圖右 :邱國樑醫師提:「慈濟醫院是全人醫療的團隊,有愛的醫院,醫護本著理性專業的訓練,加上一顆溫暖的心,除了病情獲得改善外,社工與志工關懷膚慰,也安頓患者一家身心。」當患者或家屬微笑的說一句「有您們真好!」就是最大的回饋。[攝影者:羅勇輝]
圖左 :2018年6月17 日端午佳節前夕,臺中慈濟醫院五樓,舉辦2018年靜思生活營圓緣感恩茶敘,學員與志工約二百五十人共襄盛舉,學員利用假日來到慈院沉澱心靈,提升清淨的思考空間。[攝影者:羅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