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增強醫療知識 體會生命無價

增強醫療知識 體會生命無價

E-mail 列印
連日大雨滂沱,但雨水終究澆不息大家對醫療訪視新知識的探索學習的渴望。總計有兩百二十三位慈誠、委員與培訓學員參加。

◎四道人生 生死兩相安

「如何有尊嚴地離開呢?面對死亡你準備好了嗎?你要如何完成人 生最後的功課?」高連鯉護理師敞開今天的主題,直接地詢問在座的每個人。

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師,在最近的十幾年中身處在呼吸照護病房內,今日課程中實地分享所見說明死亡是其實是需要練習的。

人一出生就走向死亡,但要如何面與何練習所謂的死亡呢?

「四神湯要多喝,四道菜要多炒來吃。」所謂四神湯,只要是慈濟人都明白,所謂的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即運用上人的法語與妙法生活每一天;即使每天都是生命的最後一天,只要把握當下分秒不空就能快樂健康的過日子。

四道人生又是哪四道呢?正是互相道愛,互相道歉,互相道謝,互相道別,若能四道自在則生死則兩平安,病人也善終,家人也善別。

但是在這之前,病人要先學會善生,也就所謂的三善。

在陪伴癌末或是憂鬱症的個案過程中,高護理師特別強調,要以平常心來陪伴個案。患者的哀傷、不甘願等,任何的情緒都是正常合理的,陪伴者主要在於陪伴,因此只要傾聽與陪伴就好,讓案家情緒能抒發宣洩,這樣對患者的身心是有相當的助益的。

◎善終 有尊嚴自主地離開

高護理師提出了近來的社會事件如瓊瑤要放棄對先生平鑫濤插鼻胃管、北一女儀隊王曉明成為植物人將近四十七年,父母主張安樂死、立委楊玉欣是本身是罕見疾病積極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等等。

這些個案的最終目的,都在於要求讓患者有尊嚴地「離開」。

高護理師提供李最新的法規與大家分享;明年元月六號要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目的在於: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病人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

這個法令範圍將擴大於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重症及末期病人,每個人都意識清楚下,透過諮商然後選擇決定後再健保卡註記。

高護理師也強調:「家人是影響善終最大的阻礙。」在傳統的社會價值體系下,孝與不孝嚴格地考驗這個法令。每個人都會面對死亡,法令的產生就是要讓死亡權利握在自己手中,讓自己決定死亡來臨時要沒有給家人壓力下,有尊嚴地離開。

◎用愛陪伴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訪視的過程如遇到案家是末期患者又該如何陪伴呢?可以慈濟醫院出版的「圓滿人生」這本書與個案做分享。

該書內容引導患者自己回憶過往,記錄過去,現在,未來,透過文字的書寫抒發自己的情緒,讓心情得以沉澱,好好安排人生的後半場。靜思語也說:「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家人應當用愛,用心和四道人生陪伴臨終患者,了無遺憾地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潮州區培訓學員蕭雅穎於高護理長分享後頗有感觸,深覺當真的面對親人生命即將結束思考如何讓他們善終時,內心其實相當的煎熬,做出選擇但不能確定一定是正確對,一旦決定反映的將是自己內在的價值判斷,同時更希望對當事人是好的抉擇。

人,每次取捨重點往往不在於想得到什麼或放棄什麼,但總是希望能清楚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從其中的學習累積心底勇氣與智慧。

九如區培訓陳勇郎學員已參與多次的訪視個案,他表示,訪視過程中談話如何不傷到案主是需要學習的,以同理心為出發點,透過理解、感受案主的情緒和遭遇,而這樣的相互的理解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尊重;以同理心如常多多練習,讓別人知道,你是在關懷他的,這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力量的來源。

圖左 :九如區培訓陳勇郎(前右一)學員在訪視個案後表示:訪視過程中談話如何不傷到案主是需要學習的,以同理心為出發點,透過理解、感受案主的情緒和遭遇,即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尊重。[攝影者:王清山]
圖右 :潮州區培訓學員蕭雅穎(右二)聽了高護理長分享後,頗有感觸深覺當自己面臨親人生命即將結束如何讓他們善終,內心會很煎熬,真的很難取捨;一旦選擇希望對當事人是好的抉擇。[攝影者:王清山]

圖左 :慈濟志工楊罕師姊聆聽課程後請教高護理師如何再給予關懷陪伴案主,提振案主信心。[攝影者:王清山]
圖右 :任職里港國中營養師的郭主恩講師,分享營養篩選評估及建議,如何讓病人得到最好的營養,並提供合宜的營養介入醫療措施,以促進疾病的復原並提升病患的良好照顧品質。[攝影者:王清山]

圖左 :郭營養師示範評估營養方法之一,間接測量臂圍及上臂圍再導入公式計算。[攝影者:王清山]
圖右 :郭營養師說明營養不良對病患的影響,強調適當的營養是人體維持健康狀態的重要因素。[攝影者:王清山]

圖左 :郭營養師示範測量膝長是指大腿區起與小腿呈90°測量膝蓋體頂端至腳底距離。[攝影者:王清山]
圖右 :中場休息時間全體學員在活動組帶動下活動筋骨,提振精神。[攝影者:王清山]
圖左 :學員對醫療訪視新知識的渴望,精進學習且作筆記。[攝影者:王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