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精舍巡禮 處處留心皆是法

精舍巡禮 處處留心皆是法

E-mail 列印
「要回精舍了!」對全球慈濟人而言,回歸心靈故鄉是最期待且喜悅的事。7月7日下午,2018年慈濟教育功能團隊合心共識營,工作人員和學員分乘十多部遊覽車,回到靜思精舍,每四小組一隊,由常住師父導覽,巡禮精 舍的裡裡外外。學員把握難得機會,聽講、記錄、拍照,要將所見所聞銘刻心版腦海,為身心充電,歡喜寫在人人臉上。

◎師父導覽 禪意佛法在其中

為第二大隊導覽的是德念師父,首先帶大家來到菜園,「佛門五堂課,早課、晚課、早齋、晚齋和出坡」常住師父們自力更生,自耕自作維持生活,除了眼前種植的蔬菜,協力工廠的蠟燭、陶瓷、淨皂、雜糧、香積飯等,都有師父們滿滿的愛在裡面。

「這是肉桂、那是澳洲茶樹,用來提煉精油製造淨皂,都是天然的,可以安心使用;那邊是紫蘇,是天然的防腐劑……」德念師父邊走邊講解,植物學、生活禪還有養生保健的知識盡在其中,好一堂豐富精彩的自然人文課,受用不盡。

經過朝山步道,「花崗路上向前朝,三步一拜敬三寶,身體力行心清淨,唱誦佛號勤行道。」信手拈來就是偈文的德念師父,請大家放輕鬆領受精舍的一草一木,路是道、法為輪,莫因人亂了心、起退心,專心一念向前行。

先其他隊伍一步,德念師父要帶大家去精舍秘境──落羽松步道。進入前,師父請大家留心腳下,象徵「十二因緣」的石棧道,正向大家無聲說法呢!「啊!落羽松!」近年蔚為風潮的落羽松美景,原來精舍也有。用各種大小不同石材、木頭,鋪設而成的步道,全長二百七十公尺,遠山近樹,輝映成趣。跟其他景點不同的是,在這裡,每隔幾步,就有禪意、佛法蘊含其中,一起來領受這段綠意盎然、滌心啟靈的說法步道吧!

看到了嗎?書有「四安樂行」的大石就在步道一側,再走過來則是「三軌法」,過去則是「長時修、無餘修、無間修、尊重修」的四修石,不遠處還有一方防止水患的滯洪池。站在說法石前,德念師父問大家:「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的三軌法,為什麼多了『處此為說法』這句話?」原來此句是「我在這裡講這三句話」的意思。

德念師父進一步詮釋「『大』就是一個人住在心裏面,心是慈悲心,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人生八苦,求不得苦,愛別離也苦,「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手心向下無所求,身心自能輕安快樂。

一句話可能利人利己,也可能害人害己,德念師父勉勵大家要「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傷己,好話如同微風、和風才不會發瘋。」說得大家都笑了。「掙脫實命換慧命」師父將所有法都當成座右銘,「人生本為服務而來」這句話,他更是終生奉行,身體力行。

可愛的小沙彌手執掃把,德念師父揭示「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無明凡夫心,要時時勤拂拭,才不會惹塵埃。隊伍繞回小木屋,來到靜思書軒外,導覽近尾聲。感恩師父們傳法,這還只是精舍的局部認識,下次希望在有更多時間「回家」,因為慈濟人的處處皆是法,處處留心皆有所得。

◎感恩回報 手心向下

從公職轉大學教職退休的方金香,依然有著認真好學精神,一路緊跟在德慈師父旁聞法請益。成長過程有說不盡苦的她,努力向上,翻轉命運。2001年,她到靜思堂當導覽志工,不經意間看到其中一張海報,婦人牽著孩子到精舍領物資正要離去的畫面,震懾了她,「那不是自己的老母與幼弟!」回家詢問才得知,原來小時候,家中有八個兄弟姐妹,生活艱辛,曾受過慈濟十多年的照顧。

一念感恩回饋的心油然升起,第二年她參加培訓,在2003年受證慈濟委員。十幾年來,她總是盡己所能地去付出,除了每周固定的靜思堂導覽,訪視個案外,同時她也加入教聯會,定期到監獄關懷受刑人。「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她表示,就像德念師父所說,有能力就要去服務、幫助會眾。儘管身邊有朋友勸她不要那麼累,但她覺得「會做能做是福氣」,要做到人生最後一口氣。

「師父隨口念出的偈文,我好喜歡,感覺很攝受。」來不及寫,她只能用心領受,緊緊跟隨。回去後,她想在社區帶動讀書會,把所知跟更多人分享。

◎慈青長大 續傳法脈

共識營的學員老中青都有,王淑昭年輕秀麗的面孔感覺像個「新人」,其實她與慈濟的淵源可一點都不資淺!有慈青和慈青學長背景的她,六年前順利在苗栗謀得教職,工作生活步入正軌安定後,想到是該回歸社區的時候。她主動聯繫聯絡處,回歸社區和教聯會。

第一次穿上教聯會制服回到花蓮,報到時,好久不見的懿德爸爸媽媽赫然也在隊伍中,昔日被照顧的溫暖重被喚起;其他家人雖然不認識,自然有種親切感。

一度,王淑昭不敢主動讓人知道她也是慈濟人,怕自己的言行若有閃失,會成為別人評頭論足的對象。在與常住師父「共飲一杯智慧水」座談時,她勇敢提出自己的困惑。不僅當場有學員提供建議,第二天還有學員傳授經驗;德念師父提及慈濟人的「八正道」,要她兼顧道心,看得正、說得正,也要行得正、做得正,慈航普渡家人、親朋好友和學生。

「感恩,師姑師伯一直都在。」過去,她是被照顧的慈青,隨身分轉變,以後則要改口互稱「師兄師姊」,承擔也加重了。營隊所學讓她思考將桌遊轉化在專業的教學上,她更發願承擔說法傳法的責任。宗門法脈後繼有人,敬請上人和常住師父們莫憂慮。

圖左 :德念師父為2018年慈濟教育功能團隊合心共識營學員導覽。[攝影者:陳美玉]
圖右 :精舍落羽松步道用各種大小不同石材與木頭鋪設而成,全長二百七十公尺,遠山近樹,輝映成趣。重要的是,在這裡,每隔幾步,就有禪意、佛法蘊含其中。[攝影者:陳美玉]

圖左 :好學的方金香(右一)認真聽著德念師父的解說,師父隨口念出的偈文,讓她感覺很攝受。[攝影者:陳美玉]
圖右 :小沙彌石雕有「掃地掃地掃心地」涵義,精舍處處皆是法,處處留心皆有所得。[攝影者:陳美玉]

圖左 :德念師父開示學員,「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手心向下無所求,身心自能輕安快樂。[攝影者:陳美玉]
圖右 :德念師父邊走邊講解,植物學、生活禪還有養生保健的知識盡在其中,好一堂豐富精彩的自然人文課,受用不盡。[攝影者:陳美玉]

圖左 :花蓮教聯會方金香老師,從一張母親牽著弟弟到慈濟領發放品的舊照片,發現家中曾受過慈濟時多年的照顧,發願有生之年投入慈濟助人。[攝影者:陳美玉]
圖右 :王淑昭第一次穿上教聯會制服回到花蓮參加共識營,報到時,好久不見的慈青爸爸媽媽赫然也在隊伍中,昔日被照顧的溫暖重被喚起。[攝影者:詹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