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慈青深耕傳承 從溯源到法脈

慈青深耕傳承 從溯源到法脈

E-mail 列印
全臺暨馬來西亞慈青幹部,經過三天的課程與農禪生活的體驗, 7月9日是 2018年慈青幹部訓練營圓緣的日子。一早,所有學員在志工早會後,在主堂裡聆聽靜思法脈暨慈濟宗門文史結集研修中心編纂處主任洪素貞(靜 原)的分享。

一開始,洪素貞以慣有爽朗的聲音,讚歎年輕又充滿活力的慈青同學們:「除了羨慕還是羨慕。」但是她提醒大家,生命是圓的,大家要把握年輕時期,做有意義的事。

◎從慈濟緣起 立人生方向

「生命要走到哪裡去?」洪素貞以同學們一路出發開始,走路及利用各種交通工具搭乘火車到花蓮來為例,說到,「那是有形的。」

「世界從有到無到空,有時會迷失自己,而忘記要往哪裡去?」洪素貞期待大家要落實法;一切聖人所講的話都成為法,唯有法能永存。「如果你在來花蓮前,還在計較要做甚麼?請問要如何清淨?是不是回去又恢復本性?」一連串的提問,無不都是提醒大家心中要有法。「唯有法,才能遍十方,亙古而常新」。

四天的營隊生活,來自各地的慈青齊聚一堂,每天早起晚睡,時間在忙碌中過去,洪素貞稱讚大家:「這幾天是最乖的,你們這幾天都沒有喝飲料喔!」引來滿堂的笑聲。

話題一轉,洪素貞以嚴肅課題問大家:「來慈青是為了甚麼?」此時,人人頓時默然。她以「菩薩緣苦眾生」來為大家註解。要時時心存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悲心,力行菩薩道,實現師公證嚴上人的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無難的理想。洪素貞並勉勵大家,時時覺察心中的那一念,做適時的調整。

◎分秒不空過 挑天下米籮

從慈濟的溯源,上人強調,慈濟不是完全打坐的禪宗,也不是專一只在念佛,而是禪在生活中,佛在心中,把握分秒不空過,力行佛教救苦救難的精神;一直到四大核心信念,「膚、護、復、福」,分享中,洪素貞深入淺出用種種慈濟志業的實現與世界志工的力行,來說明其中意義。

上人用「膚」慰,不用撫慰,是期待能擁抱蒼生,如父母之於子女,菩薩之於眾生之親,付出是無所求的;「護」是愛生、護生、惜生,以推廣素食、成立醫療網的普遍、環保愛地球的訴求,來達到守護健康、守護生命、守護愛的目的。

在人間拔除眾生苦難,「復」為說法,約束自己的心性,克己有禮才能處處有理,慈濟走過五十四個國家,拯救世間黑暗的角落,不管是國內的希望工程,國外四大不調的急難救助,以安身、安心、安生為階段性的伸出援手,慈濟人總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期待能回歸清淨的本性。

1958年,上人的養父往生,上人以修道法師所提,提菜籃的女人最幸「福」的想法,挑起天下菜籃。洪素貞藉此勉勵慈青同學承擔起「挑天下米籮」的重責大任,傳承靜思法脈。

「慈濟是什麼宗?」洪素貞提及慈濟立宗緣由,並說明證嚴上人成立慈濟,以「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到「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十二個字的歷程。她期勉同學們要成為菩薩,一定要走入人群,分秒不空過,一切都在覺知中。洪素貞並以「變形金剛」為例,提醒同學們「不要在知識裡遺失智慧,在資訊裡丟失知識,不要沉迷於網路的世界中。」

洪素貞勉勵同學,能在假期選擇來參加這個營隊,表示大家心中已有一個方向,那個方向就是菩薩道。「你是要成為一隻大野心狼?還是小確幸羊?」洪素貞以「平安是福,平淡是樂,平常是道」期勉同學們,在基本的人格價值上要肯定自我,在服務別人的善行上要能感覺幸福,方能成就道業。

◎傳靜思法脈 持堅定心念

來自馬來西亞的吳嘉欣表示,曾經在馬來西亞營隊聽過洪素貞的分享,雖然主題一樣,但是自己有不同的感受。

吳嘉欣體會到上人對慈青的期許,要將慈濟宗門傳承下去。聽了第二次的分享,喚醒她進入慈青的初心,要恆持那個初心才能堅持下去而看到希望。平常利用時間在環保站做環保,也在難民學校服務,吳嘉欣表示,「在做慈濟當中,感到心很自在、很清淨,是大學生活一片清淨的時刻。」

第一次到臺灣的朱婉寧來自馬來西亞,為了將來能成為一位優秀的翻譯人,而選擇就讀高雄文藻外語學院,而在學校社團博覽會招生而加入慈青。她感受到志工如親人般照顧,令她有家的感覺。

「尋根溯源,掘井深耕」洪素貞分享,從慈濟的源頭到法脈的傳承,證嚴上人一路走過來,如何教導弟子力行菩薩道。朱婉寧感到,這堂課能堅定慈青同學的心,「對的事做就對了,只要能為別人好就要堅定去付出。」她即將接下一屆社長,為了學校慈青社團的招生,雖有壓力,她希望能找出方法,為留住慈青的心而努力。

在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就讀,將升二年級的郭子璿是第一次參加慈青幹訓營。從「尋根溯源.掘井深耕」課程,她深覺證嚴上人的理念是可以落實實踐的,也能從分享中學到怎麼去與人分享,並鼓勵大家多發揮善心與愛心。

最後,洪素貞以學業不等於職業也不等於志業,希望同學時時心存善念,「一顆種子無法選擇環境,但人有手、有腳,可做好事,走好路。」能否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全在於自己「TO BE OR NOT TO BE.」

圖左 :洪素真主任以「來慈青是為了甚麼?」勉勵大家時時覺察心中那一念。[攝影者:陳秋元]
圖右 :朱婉寧來自馬來西亞,加入慈青,讓她有家的感覺。[攝影者:陳秋元]

圖左 :來自馬來西亞的吳嘉欣表示,曾經在馬來西亞營隊聽過洪素貞的分享,雖然主題一樣,但是自己有不同的感受。[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在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就讀,郭子璿深覺證嚴上人的理念是可以落實實踐的,也能從分享中學到怎麼去與人分享,並鼓勵大家多發揮善心與愛心。[攝影者:柏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