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漫步心靈故鄉 走讀慈濟志業

漫步心靈故鄉 走讀慈濟志業

E-mail 列印
「2018年慈濟大專青年心靈成長營」進進入第三天課程,引領學員漫步小旅行,認識慈濟志業。早上安排學員精舍巡禮,漫步心靈故鄉,下午走讀慈濟,瞭解四大八法志業。晚上的感恩晚會有別以往,只把重點放在慈青同學 的身上,由協調組設計,特別要感恩志工爸爸、媽媽們的陪伴與指導。

上午,學員和工作人員自花蓮靜思堂分乘六部遊覽車前往靜思精舍巡禮,學員分成五中隊,各由精舍師父引領參觀。

◎轉辛苦為幸福 生命有價值

德澍師父帶領學員巡禮,由陶藝坊、菜園再到落羽松步道。德澍師父說,秉承上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理念,精舍常住師父十分忙碌,曾有精舍出坡經驗的學員,一定能體會。『你們覺得在精舍辛苦嗎?』學員答:『幸福!』上人希望我們轉心念,將工作當作一種修行,就能把辛苦心態轉成幸福感,生命是有價值的。」

落羽松步道是2018年初才完成,一百多棵青翠的落羽松中間設置碎石子道,布置皆取之大自然材料,不花費分毫,材料使用之後還能回歸大自然。精舍師父讓慈青自行漫步賞景拍照,她則走捷徑到終點等候。德澍師父問大家:「走過落羽松步道感受是甚麼?」慈青回答:「很舒服、很熱、不好走、變得很文青……」各有各的感受。

最後德澍師父期勉大家:「步道就如人生,行走在步道上,可以體會很多道理,有時好走、有時腳步顛簸。或許你們太年輕還無法體悟,但可以先吸收慈濟的理念,未來在社會上發揮良能。」

林芸微是第一次參訪精舍,她分享,脫鞋子走落羽松步道,踩在石子上面很新奇,有親近大自然的感覺。就像師父說的,人生道路上,有時兩兩相伴,有時必須獨行,這是在外面都體驗不到的。而黃思涵則說,很難得脫鞋子走落羽松步道,腳不被鞋子束縛,直接接觸小石子很舒服、很踏實。

同樣對落羽松步道印象深刻的劉毓璟,步道上由小石子、小塊石板、大塊石板鋪成。小石子步道是要自己走,大塊石板步道可以跟人一起走。深刻體會到人生經歷道路也是如此。

◎探訪精舍之美

尋根學員隨著精舍師父腳步菜園巡禮,在肉桂樹下精舍師父說起「凈皂」的故事,遙指遠方麵包樹,也是珍貴的糧食。眼前一株株淡黃色秋葵花錯落在一畦畦菜圃裡,吸引學員目光。就讀實踐大學的陳弈亘驚呼:「哇!好大的秋葵。」回來精舍幾次,他每一次都感受到精舍師父的用心,以自製天然酵素滋養大地,不破壞生態與萬物共生息,日日辛勤耕耘。他並提到「讓大家吃的、用的都安心,師父儉樸踏實愛惜物命,每個當下用心的修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學員黃睿萬分享:「一踏進精舍就被精舍清幽的環境所吸引,漫步在這兒,聽著大自然的鳥鳴蟲叫,是種幸福。因為有師父的用心,保持永續環境的精神在愛護著我們的地球。慈青必須傳承師父精神,愛環境,愛地球。」

朱宥俞小時候讀臺南慈小,在加拿大念大學,環境的變動讓她對自己缺乏信心。她說:「精舍參訪,師公上人從小木屋起步做慈善到全球志業,有毅力有自信不退縮的精神,鼓勵我應該再努力一點,有信心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小木屋體驗縮小自己

「各位有誰自願進小木屋去體驗一下?」德修師父引領學員到上人早期修行的小木屋前,對著學員發問。「只有八步,感受到很簡陋。」台南護專杜育禎率先體驗。

「幼年的師公上人,是過著富裕的生活,可是他願意放棄一切來到花蓮修行,早期,他很克難的住在這間小木屋裡面,專心禮拜法華經,持續六個月,他希望有供品可以供養佛菩薩,但當時連吃飯都有問題,所以他決定用父母給他的身體供養諸佛菩薩,就是燃臂供佛……」德修師父邊話說從前,邊引領學員來到木屋旁矗立的立牌「人人愛我、我愛人人」告訴學員,這是師公上人小時候心中的一幅藍圖。

德修師父持續說:「師公上人希望啟發人人清淨的本性,每一個人都是未來佛,也許在幾千億年前,我們都是在靈山法會前相遇的。希望慈青種子,都能發芽成長、茁壯,幫師公上人承擔慈濟志業的這個願。」

隨行學員,從小木屋前門進入,繞一圈,從後門出。呃!有人前額被門檻碰到了,德修師父問學員體會到師公上人的用心了嗎?「縮小自己,要能縮到對方的眼睛裡,還要能崁在對方的心頭上。」學員熱烈迴響。

◎走讀慈濟 踏出永續的第一步

慈青課務有創意,顛覆平常靜思堂志業展布區的導覽方式,課務、隊輔與學員互動闖關,一起「走讀慈濟」。從尋寶遊戲中邊玩邊學,學到慈濟的四大八法,過去的慈濟雖然他們來不及參與,但慈濟的未來可以有他們的一分力。

分站活動共有三站;「穿越時空,竹筒歲月」這一站,考驗學員短時記憶,各組學員分工,每個人負責十年歲月,貼近海報閱讀,不停手做小抄筆記。學員陳宏霖說:「闖關遊戲,透過團隊合作的力量,活潑生動快速認識慈濟發展脈絡史,收穫滿多。」

另一站是「綠色覺醒,推動環保生活」,各組消化布展資料後,透過翻版的「大富翁」遊戲,加強觀念與複習。

學員張彥婷聽到回收的寶特瓶可以做成我們穿的衣服、背包、提袋、外套等等,覺得不可思議。她覺得「大愛感恩科技」把寶特瓶做這樣的回收,給予寶特瓶第二次的生命,非常了不起。從中她也體悟到要珍惜物命,還可以用就不要再去買新的,節省資源的浪費。

第三站是「愛讓世界轉動,國際賑災」,學員透過兩張資料及QR Code連結影音資料,瞭解墨西哥震災、難民援助等國際慈善足跡。然後利用網路搶答驗收。

看到慈濟在國際賑災的付出,學員盧棉杏覺得慈濟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大家庭。在國外幫助很多需要幫助的國家,雖然很辛苦,但他們不會說累,還是很熱心的幫忙,覺得很溫暖。她以後也想加入慈濟,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尋寶遊戲除了讓慈青走進時光隧道,也規劃了「答客問」。透過尋找答案的過程,讓慈青更加瞭解慈濟,以及外界對慈濟的期待與疑慮。

闖關完成,學員們回到感恩廳,各組就所抽到的問題:「有心想成為慈濟志工該怎麼做?著這套衣服一定要捐錢嗎?」、「慈濟的制服有灰色、藍色、淺藍色、淡藍色,慈濟制服是有階級制度嗎?」、「為什麼慈濟要在各地蓋那麼多靜思堂?靜思堂有甚麼?」等六個問題上臺分享答案。

每組學員都侃侃而談,再由花蓮靜思堂導覽志工呂鳳瑛加以補充,予以釋疑解惑,也傳達最正確的訊息。

◎激發生命韌力 揮灑精彩人生

「……讓人生不停轉動 從風雨蒐集彩虹……像地球不停轉動 把黑夜轉成白晝……」晚上的慈青感恩會,在隊輔上臺帶動〈不停轉動〉的歡樂氛圍中展開。

首先進行大家最期待的頒獎活動,由第一小組榮獲雙料冠軍。繼精舍之美按讚人氣獎,以及走讀慈濟闖關優勝頒獎後,工作人員上臺說出心裡話。

「妳大四,七月底即將參加國考社工師,不好好念書,還要玩營隊。」課務長呂聿嵐,遭到家人的責難。但是她認為對的事要堅持,她要帶給慈青社學員有家的感覺。因為堅持,她成長許多,也激發自己潛能,變得更有韌力。

黃裕鈞就讀澎湖科技大學,6月28日期末考結束後,隔天隨即馬不停蹄地搭下午飛機從澎湖飛到台中;隔天到新竹演繹幫忙音控;30日一早起床跟北區夥伴會合到花蓮紮營,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實際很短暫。

黃裕鈞被問:「為什麼會把自己的行程排那麼滿?」他回說:「因為師公上人常常說來不及,希望弟子能福慧雙修,發揮生命良能。」希望將在這趟旅程可以學習到慈青的活力與正法帶回澎湖。因為有薰法香的習慣,營期間也早起薰法。

林孟臻第二次參加心成營即承擔隊輔長的重任。因為是新手,很多流程跟細節不清楚而出錯,讓隊輔爸媽疲於奔波。她在臺上說著、說著,忍不住掉下羞愧的淚水。「孟臻加油、孟臻我愛妳。」臺下隊輔大聲為她打氣。這次營隊她最大的收穫是,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進步許多。她還邀臺下慈青明年能回來承擔工作人員。

籌備團隊在四個月前,即著手籌畫。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課業時間,都是為了給學員最棒的營隊,希望大家能感受到團隊的熱情、活力和滿滿的愛,更期盼圓滿任務。「請大家記住這一刻的感動,慈濟路繼續走下去。」

營隊能圓滿,全賴幕後所有工作人員的同心協力,互相補位,尤其是志工爸爸、媽媽全心的陪伴。因此慈青團隊邀請志工爸媽一一上臺,接受他們真誠的感恩,以及精心準備的禮物。最後慈青所有工作人員手牽手圍成大圓圈,將學員和志工圈在裡面,唱著〈我們都是一家人〉,為溫馨的感恩晚會劃下句點。

圖左 :林芸微(前左)說,脫鞋子走落羽松步道,踩在石子上面感覺很新奇,有親近大自然的感覺。就像師父說的,人生道路上,有時兩兩相伴,有時必須獨行,這是在外面都體驗不到的。[攝影者:徐金生]
圖右 :課務洪毓璟(左)劉亞姍(右)兩人說明「回眸來時路」闖關遊戲規則,以合作方式共同完成任務。[攝影者:徐金生]

圖左 :各組學員分工,每個人負責慈濟十年的歲月足跡,貼近海報閱讀,不停手做小抄筆記。[攝影者:徐金生]
圖右 :花蓮靜思堂導覽志工呂鳳瑛對於學員的分享進行補充,予以釋疑解惑,也傳達最正確的訊息。[攝影者:徐金生]

圖左 :「答客問」時間,各組學員依據他們所抽到外界對慈濟有所疑慮的六大問題,上臺分享所蒐集到的答案。[攝影者:徐金生]
圖右 :「綠色覺醒,推動環保生活」闖關遊戲,各組消化環保布展資料後,透過翻版的「大富翁」遊戲,加強觀念與複習。[攝影者:陳麗雪]

圖左 :陳弈亘回來精舍幾次,他每次都感受到師父的用心。以自製天然酵素滋養大地,不破壞生態與萬物共生息,日日辛勤耕耘。師父儉樸踏實愛惜物命,每個當下用心的修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攝影者:潘常光]
圖右 :在「環保」闖關,張彥婷聽到回收的寶特瓶可以做成衣物,覺得不可思議。從中她也體悟到要珍惜物命,還可以用就不要再去買新的,節省資源的浪費。[攝影者:潘常光]
圖左 :感恩時刻,林孟臻(右)淚流表示,自己是第二次參加心成營即承擔隊輔長的重任,很多流程跟細節不清楚而出錯,讓隊輔爸媽疲於奔波。隊輔媽媽高惠珍(左)上前撫慰與鼓勵。[攝影者:潘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