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加拿大 待長者如親 二十年如一日

待長者如親 二十年如一日

E-mail 列印
加拿大溫哥華三角洲市的歡喜老人院(Northcrest Care Centre),是一個社區老人照護中心。多年來,受到移民人口增加及人口老化的影響,不同族裔長者入住者逐漸增多。加拿大分會自1998年在 此成立服務據點,素里慈濟志工每周六定期來此陪伴院中長者,二十年來如一日。

◎活動筋骨 身心舒暢

2018年6月2日志工如常再度來到歡喜老人院,陪伴與膚慰長者。院中長者年紀偏高,大部份需以輪椅代步,能夠自行活動的人並不多,志工與他們互動的項目也以靜態活動為主,軟式保齡球算是肢體活動較多的一項。

每次參加的長者人數不一,但是只要身體狀況還行,運動時間一到,他們就會排排坐好,等待一展身手。球道雖然不長,塑膠製的球瓶也因重量輕,經常還沒開始就一個個倒下,但是老人家依然很開心的拋出手中軟球。他們在乎的不是分數或名次,而是志工們如雷的喝采聲--「Good Job!」以及來自院中其他球友的驚歎表情。

志工陪著老人家拍打吹氣的氣球,也是他們很喜歡的遊戲,雖然是簡單的拍球動作,但是對有些肢體僵硬的人來說,還是有些難度。利用這個遊戲,讓他們鬆展筋骨,最主要的是幫助他們抓住機會動一動。

因為地利之便,來此服務的志工以尚在就學的高中生居多;他們用簡單的橋牌玩法「21點」和長者親切互動。當玩橋牌的時候,偌大桌子旁總是擠滿想要參加的人。但礙於坐位有限,加上老人家的輪椅占空間,晚來的人即使擠不進去,也願意待在外圍,感染大家歡樂的氛圍。

發牌的年輕志工,喜歡逗著猶豫不決的老人家,如果安全過關了他們就歡天喜地,即使失敗了,也是一副想要重來的表情,愈挫愈勇。同樣場景每周上演,志工和老人家們都樂此不疲,因為只有這個時刻,才能聽到老人們高興的笑聲。

◎志工生活 不可或缺

志工雷筱萍自2004年開始帶小孩來此做志工。十四年過去,孩子因工作關係或成家陸續搬遷外地,但雷筱萍還是每周固定前來做志工,這已成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因為我們都會老,所以我要提早準備,來這裡學習如何當一個老人,當一個快樂的老人!不要給孩子帶來負擔。」雷筱萍感受到老人如小孩,陪他畫畫,就像孩子小的時候,盡心地照顧他們。

志工葉盈良(慮盈)陪著從臺灣移民來的老先生一起看《慈濟月刊》。雖然老先生患有失智症,一眨眼工夫就會忘了剛剛的事情,但葉盈良還是很有耐心地,陪他一起閱讀書中每一則感人的故事。

「雖然他的失智症還蠻嚴重,但是我希望在唸的時候,有一瞬間剛好讓他不失智,上人慈悲的法水就可滋潤他的心田了。」葉盈良說著。

◎侍奉長者 如堂上佛

在老人院成立之初,志工連麗玉(慈諾)就已開始參與,二十年來,深刻體會「行善、行孝不能等」的意義;連麗玉回想,有的時候可能這星期陪長者聊天,下星期再去時,卻發現無常來臨,長者已不在人世間。她感觸良多,且發願:「更要把握每次付出的機會。」

因為開刀造成癱瘓,從此必須坐輪椅的老太太,讓連麗玉看了很心疼。連麗玉說:「每次來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幫她輕揉搓搓、按摩一下手腳。」以前連麗玉的母親也曾因為意外導致癱瘓,使得她更知道應用同理心來陪伴長者。

「看見她就想到我的母親!」說著、說著,連麗玉不禁紅了眼眶,撫摸著老太太的手輕聲對她低語:「謝謝你給我機會來服務,謝謝你!」

多年的陪伴,能夠讓老人家展露一絲笑容,是志工們最大的安慰,也是自我心靈充實與成長的最佳學習。

圖左 :「陪伴、膚慰」是慈濟志工服務的主要目的,只要長者們的身體狀況還行,運動時間一到,他們就會排排坐好等待一展身手。[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志工葉盈良(左)陪著臺灣移民老先生一起看《慈濟月刊》,雖然老先生患有失智症,一眨眼的工夫就會忘了剛剛的事情,志工還是很有耐心陪他一起閱讀書中每一則感人的故事。[攝影者:吳群芳]

圖左 :素里慈濟志工每周六,定期來歡喜老人院陪伴院中長者歡度周末。[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簡單的橋牌遊戲「21點」加減需要思考,對老人家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邏輯訓練。[攝影者:吳群芳]

圖左 :志工雷筱萍(右前)陪著老人家拍吹氣氣球,利用這個遊戲,讓他們鬆展筋骨,最主要的是讓他們有機會也能動一動。[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志工連麗玉(右)幫老太太輕柔按摩手腳,舒緩因肌肉僵硬引起的不適。[攝影者:吳群芳]

圖左 :礙於坐位有限,加上老人家的輪椅占空間,晚來的人即使擠不進去,也願意待在外圍感染大家歡樂的分圍。[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1998年成立的歡喜老人院服務據點,素里慈濟志工每周六定期來此陪伴院中長者,二十年如一日。[攝影者:吳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