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增能自我提升 吸引學員上課

增能自我提升 吸引學員上課

E-mail 列印
場地寬敞、富人文氣息,又有足夠空間可活動的雲林北港聯絡處,環境清幽也是學員共修的好地方,「2018雲嘉教育功能團隊增能研習」第一次在此舉辦,許多學員欣喜來北港聯絡處之外,課程內容非常新穎,吸引了雲嘉一 百二十二位學員參加。

雲林教育功能團隊合心幹事黃昇傑表示,大家平時致力於教育的運作,少有聯繫;藉著研習增進聯誼彼此認識、在資源上可以共享,配合慈濟教育志業共行在同樣的方向,希望舉辦精進共修提升大家在專業上的素養,然後帶給學員更多的成長,是這次研習最主要的目標。

◎以同理心與孩子互動

團隊貼心準備靜思語書籤,是志工林菲瑜與雲林的大愛媽媽用回收紙製作,經過設計更有誠意,也容易保存。靜思語能能滋潤心靈,除了孩子,大人也受用,所以報到時,就用靜思語與大家員結緣。學員來報到都可抽一張靜思語,一句靜思語先潤澤心靈,帶著歡喜心上課。

課程一開始,講師林敏悧帶來「與心對話」,如何引起對方的共鳴,問題與對話,非常重要!給予孩子健康的思想模式,孩子有了健康的思想模式,他做事就不容易出錯。隨著時代潮流,瞭解孩子及貼近孩子的心,才能引起彼此的共鳴。

聽了林敏悧的課,來自雲林的學員張麗玲想到最近她與女兒之間的互動,就如林敏悧老師所說,孩子不是不理你,是不想講太多。

「我就是做了錯誤的反應!」有一次張麗玲的女兒講出在學校與同學、老師之間的問題給她聽,但張麗玲回答的話讓女兒的內心很糾結地說,「媽媽我只是要告訴你,這是我的心情,每次您都說我應該要怎麼樣、要怎麼樣......我只是想把情緒發出來,您聽就好!」

張麗玲深深感覺,有時我們會忘了與孩子之間必須好好互動。上了課之後,愈深入瞭解,要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他,多一點同理心。

在親子班十幾年來,張麗玲一直精進學習,她認為,「家長都希望孩子成長,把孩子送到親子班來;我們就用愛的教育加上理性的教育,來縮短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這也是我們要做的功課!來參加研習可以有更多的提升。」

雖然在親子班每年會遇上不同個性的孩子,上人一直教導大家要對孩子祝福,張麗玲本著這樣的心念,「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少擔心,我總覺得祝福他,對他放心,他也減少負擔,就安心。」

在學校工作時,張麗玲也會遇到孩子主動跟她打招呼,「孩子很自然跟我打招呼,我們也會有互動,那感覺很好,我就知道這就是我們親子班的孩子。」

用愛給孩子,用媽媽心教導,相信孩子會感受得到,也許這善種子種下去,經過時間、一點一滴的潤澤,他會發芽!

◎熱衷教育陪孩子長大

來自嘉義的學員黃惠玲因為孩子的關係,從嘉義兒童精進班籌備時,就進入慈濟。現在孩子已大學畢業,但黃惠玲不因孩子長大而離開教育區塊,她說因為步上慈濟路是從教育開始,在這裡有情感,也可讓自己的心情永遠保持年輕,還有跟班上的小朋友互動,是陪伴他們長大。

黃惠玲的孩子是一個例子,是從兒童精進班、慈少到慈青,求學期間都沒離開過慈濟,現在也參加見習課,黃惠玲覺得能與孩子一起參加慈濟,行在菩薩道上,是最樂見的結果。

感恩林敏悧老師從嘉義兒童精進班到現在,都會經常來陪伴,隨著時代潮流帶給新的教育觀念,黃惠玲:「我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真的需要隨著時代,改變教育方式。林敏悧的教學內容,不僅符合現代孩子的心態,而且還能傳達我們要給的一些觀念。」上了課更知道如何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鳴。

◎畫水果啟發自己的省思

到了第二堂課探索教育,由雲林探索教育團隊窗口陳家慧帶動。分有兩個時段,先畫水果盤,畫自己喜歡的水果,說出其代表的意義與特質,大家互相認識;再來拱橋傳溫暖,學員要有願力還要學習信任夥伴、團隊合作的精神。

第一個時段,發給每隊一張大白紙,就如水果盤,學員在白紙畫上自己喜歡的水果,有的畫香蕉、柳丁、鳳梨、蘋果……來自嘉義的學員楊美麗,畫了一顆木瓜。

楊美麗說,因為木瓜未成熟還綠綠的時候,可以做成涼拌小菜;成熟了甜甜的很好吃。木瓜的營養豐富,是一年四季都可吃得到的水果,果肉軟,適合給長者吃,只要用愛心去耕耘,家家戶戶都可種植,而且木瓜裡面的籽很多,代表一生無量。

畫木瓜也是傳達法的理念,楊美麗是位資深的教育傳法者,嘉義一開始有兒童精進班,就由她當班主任,那時她的孩子進入精進班才讀小學五年級,她陪伴學習,後來孩子長大了,有慈少、慈青,她跟著一系列的教育過程。

在教育區塊,楊美麗自認年紀大了,就往「推廣教育」深耕,她說靜思堂是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地方,有些會眾都認為靜思堂只有慈濟人才可以走進來,所以就藉由「招生」二字,從推廣教育接引更多的大眾走進慈濟大門。這也是從一個營養、多籽的木瓜,可以一生無量,帶給自己的省思。

◎體驗遊戲共行一個方向

「拱橋傳溫暖」活動,闡揚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富樓那尊者,大願力的傳法精神;也是發揚慈濟宗門的時代任務與使命。遊戲中每個人是傳球人也是接球人,這一顆球代表自性明珠,大家發揮團隊的力量,彼此信任、互護道心,完成傳球的任務。

又如何把這一顆球通過兩條大小不同的河傳到彼岸,考驗著隊友間的信任度及團結力。就猶如一個團隊,如果沒有共識就如同一盤散沙,就不會有凝聚力;如果沒有共知,更如多頭頭馬車,不知奔向何方;沒有共行,遇到互相幫忙的關卡就無法通過,所以大家要合和互協。

「自己在傳球時,夥伴們給了很多的助力,才會通過難關,有夥伴拉著才不會跌倒,我到彼岸之後也要幫助下一位能接到球,感受到每一個人要幫助每一個人,才能完成。」七十三歲滿頭白髮的學員陳絨來自雲林,體驗拱橋傳溫暖後感受很多。

陳絨見習時的隊輔,剛好是承擔大愛媽媽的林菲瑜,那時她便開始投入大愛媽媽團隊,跟著走入五、六所學校,進校園說故事、說靜思語,至今約八年。陳絨說,大愛媽媽進校園都很受每所學校的小朋友尊敬,他們一看到,從遠處即呼:「大愛媽媽,您好!」孩子們看到大愛媽媽都很高興。

很期待來上課的陳蓉,學習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到這群可愛的孩子,她說,「學了之後,可以到學校帶動小朋友,也讓他們懂得如何互相幫助、發揮團隊的精神;所以我的收穫很多。」

多年前,從東和國中退休的校長劉雪貞,玩得很開心,她說很刺激!本想這條河很危險,有一段距離,不過大家同心協力,拿出團隊共識的訣竅,有的人扶一隻腳、有的幫忙橕住身體......最重要是自己要站穩腳步,還有夥伴相助,大家終於一起安全過關。

◎精進課程助學員成長

嘉義有六十二位,雲林六十位學員,經過半天的研習,黃昇傑說:「身為教育功能的一員,最想做的事情,希望未來教育功能團隊每個班別都能運作順暢,讓每位志工在付出的時候,能夠快樂、有所收穫。」

從事國小教職二十多年的黃昇傑,進入慈濟教聯會也有二十年,2013年退休後把學習的範圍擴大到大愛媽媽還有親子班,全心投入在慈濟教育志業,承擔雲林合心教育團隊的窗口。

「大家對研習的渴望,從報名的踴躍,可看出志工精進的精神,我非常的感動!」未來教育功能,黃昇傑希望能在教育志業付出的菩薩們,在各項的需求上儘量配合,不管事專業素養或是資源上都可以互相幫助。

圖左 :拱橋傳溫暖,最重要是自己要站穩腳步,還有夥伴相助,團隊合力,大家都能安全過關,學員劉雪貞,玩得很開心。[攝影者:張國徽]
圖右 :雲林教育功能團隊窗口黃昇傑,希望舉辦精進共修提升大家在專業上的素養,然後帶給學員更多的成長,是這次研習最主要的目標。[攝影者:張國徽]

圖左 :探索教育的水果盤,畫自己喜歡的水果,說出水果的特質及其代表的意義,大家藉由畫水果互相認識。[攝影者:張國徽]
圖右 :課程一開始,講師林敏悧帶來「與心對話」,如何引起對方的共鳴,問題的對話,非常重要!學員都注意聆聽。[攝影者:張國徽]

圖左 :無論是拱橋傳溫暖,或是畫水果盤,都是在傳法;平時楊美麗深耕「推廣教育」,希望藉由課程自我提升專業的素樣。[攝影者:陳建穎]
圖右 :到了第二堂課探索教育,由雲林探索教育團隊窗口陳家慧(右2)帶動。[攝影者:陳建穎]

圖左 :來是嘉義的黃惠玲,熱愛教育,陪伴孩子學習也可讓自己的心情永遠保持年輕。[攝影者:陳建穎]
圖右 :郭紉銓老師從雲林早期的兒童班到現在,一直承擔課務也陪伴後進成長,今天的活動負責報到,她很高興在報到區可以與雲嘉的學員互動。[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七十三歲滿頭白髮的學員陳絨來自雲林,體驗拱橋傳溫暖後感受夥伴們給了很多的助力,才不會跌倒;自己到了彼岸也要幫助下一位,大家互相幫助,才能一起通過難關。[攝影者:張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