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睽違七載 高雄祈福會再撼人心

睽違七載 高雄祈福會再撼人心

E-mail 列印
「立秋」將屆,暑氣依舊,在這時序進入初秋的八月時分,2018年臺灣地區首度的「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8月3至5日三天,於高雄靜思堂綿綿展開。

三天七場次的祈福法會,總計有兩萬一千三百零一人參與盛會。 其中,法師四十三位、社區人士一萬三千九百六十三人、演繹人員一千九百二十六人次、工作人員五千三百六十九人次……

◎雷鳴驚世 揭開祈福法會序幕

第一場的祈福會,於8月3日下午揭開序幕。此際,天空陰沉,大雨將臨,原本上午燦爛的陽光,業已隱匿不見。兩點左右,法會開場,一聲巨大的雷聲,適巧在高雄靜思堂上空霹靂擊下;在隨之而來的幾聲滾動雷鳴之後,大雨隨即降下。

那雷鳴、這大雨,似乎在為這次的高雄孝親祈福會,適時敲醒迷濛之中的人們,綿綿洗滌沉澱心中的污垢。就如同《無量義經》中所言,「微渧先墮,以淹欲塵」的殊勝場景一樣。

第七場,也是最後一場次的祈福會,在8月5日的下午兩點舉行。相同的高雄靜思堂,不一樣的法會心情寫真。在這即將離別的重要時刻,所有演繹人員無不卯足全力,企求譜下一個最完美的回憶。無論是交響樂團、靜思鼓隊、張逸軍團隊,或是《光目女救母》、《父母恩重難報經》,類皆如此。

十六位高雄各寺院的法師親臨見證;二百七十四位演繹人員、兩千一百六十一位社區人士,臺上臺下共同參與;九百四十七位慈濟志工幕後配合,總計有三千三百九十八位各界人士及志工,共同成就這高雄最後一場的孝親祈福會。

回眸過去,翻閱歷史,在睽違七年的高雄巨蛋〈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的《水懺》經藏演繹之後,高雄終於又再度於高雄靜思堂,舉辦「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相同的八月初秋,一樣的祈福法會,皆從高雄出發,然後再往北部和中部發展,綿綿串起了人們心靈深處的悠悠記憶。

只是,當年的《水懺》演繹,係全部由社區志工所擔綱;而這次的孝親祈福會,則係以年輕世代和演藝團隊為主力。從臺前走向幕後,這批當年的演繹人員,理應有著一番不同的感觸。

七年時光,匆匆而逝,見證一頁慈濟發展歷史;兩代因緣,綿綿潑灑,書寫無盡生命轉折奇蹟。在這五十歲「壽量銀行」的保固下,這兩代的「年輕人」,刻正經透過祈福會中「靜思鼓隊」〈揮灑年輕生命的彩筆〉,以及經由《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演繹,悄悄地進行角色更迭的準備……

◎祈福主軸 孝親感恩貫全場

曾經擔任2011年《水懺》經藏演繹和這次高雄靜思堂「七月吉祥孝親祈褔會」主持人的陳竹琪表示,雖然兩者的活動內容有所不同,但她都是同樣懷抱著十二萬分感恩和恭敬的心來做準備,同時也把自己當成靈山法會中的一份子來參與。

陳竹琪說,這次祈福會主要有「孝親」及「感恩」兩個主題。孝親的部分,以《光目女救母》來呈現,是一個孝順的女兒,為了要救拔母親發下弘願;而感恩的部分,則是透過《父母恩重難報經》,去詮釋兒女對父母的感恩,和懺悔之心。

由此慈悲心出發,潑墨人間的孝道氛圍,「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光目女救母》,正是揉合著齋戒和孝親兩種內涵。因為母親生前的嗜好海鮮、殺生魚類,讓她死後墮入地獄飽受折磨。光目女發下宏願,行善積德救母出離苦難。

劇情最後,由唐美雲飾演的地藏王菩薩,從講經堂中央走道,緩緩走向前方舞臺上頭的「地獄」場景。每一步伐,都代表一個沉重的心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而這個心願,也得靠眾生虔誠的懺悔之心才行。

當〈祈禱〉樂音響起,講經堂燈光便逐漸暗了下來。上頭繁星點點輝映,地面心燈盞盞閃耀,虔誠一念,誠心祈禱,人人將這份清淨無染的心念,冉冉上達諸佛天聽。有人含著淚水,有人輕拭眼角,祈願「人心淨化、天下祥和、世界無災無難」。

從〈一枝草一點露〉樂曲開端,綿延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最後則以〈最美的笑容〉一曲「謝幕」,完整呈現出一個三段式的完美結構。在這之前,主要係在闡揚「七月吉祥」齋戒護生的真義;而從此開始,則進入「孝親祈福」的主題。

〈一枝草一點露〉這首歌,由兩位男女年輕人所擔綱演唱,後面則整齊排列著「靜思鼓隊」的所有年輕人,擔任手語表演,而中間則由舞者張逸軍,以柔美的肢體動作,串起了舞臺的場景語言。在這動靜交會之中,娓娓揭開了《父母恩重難報經》的〈序曲〉帷幕。

世間萬物,維持生命所需之種種――空氣、食物、水,都須仰賴天地滋養。就猶如父母,養育子女恩德,如天地般遼闊。透過〈一枝草一點露〉、〈陽光空氣水〉的闡述,逐步導引進入《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殿堂。父母,就是陽光、空氣、水,隨時都在、無處不與。

從〈序曲〉、〈因緣〉、〈懷胎〉、〈十恩〉、〈親情〉、〈子過〉、〈報恩〉、〈終曲〉,綿綿敘說著子女對父母難報的恩情。「花開花謝幾度秋,滾滾江水向東流。人間世代新換舊,只有那父母對子女的愛,至死方休。自古潮起又潮落,白雲千載空悠悠。少年不識親恩重,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這是〈序曲〉中的主文,點出了父母恩重的綿綿情懷。

◎愛心引領 高雄團隊入心入味

負責此次祈福會演繹指導的慈悅師姊,很有感觸地敘說,「一開始,其實是有點要開窗的感覺」。可能是要入經藏的人不多,所以大家只知道要去廣邀會眾,大家都只做平常會做的工作。「入經藏,我們期待的是人間菩薩大招生,但不管是問誰,好像大家都是狀況外,而且大家的表情及角色,都似乎很片段,所以感覺壓力真的很大。」

「大家告訴我,高雄常常演《父母恩重難報經》,可是大家怎麼還是很狀況外,真的是有點緊張。」可是,經過一場又一場,LED銀幕整個環境劇場裝上去,然後燈光、乾冰都裝上去,「每一個人都到位到零點零一秒,我發覺到大家都感動了。」不管走到那個角落,包括去洗手間,在洗手間排隊,還是在練習。

「你會發覺,很多事情你是要去引導,你要知道如何去引起他人的感動,和引起別人的興趣。」慈悅緩緩地說著。而她,為了更真實體驗歌仔戲之內涵,也粉墨登場的演起了《光目女救母》中的一個角色來。

主持人陳竹琪也表示,這次高雄靜思堂「七月吉祥孝親祈褔會」,高雄的團隊真的非常的棒。從臺前的安排到各種細節,那怕是座位的安排、交通、動線到後臺的服務,及住宿的安排等,是多麼的貼心,讓人來到高雄,有種回家的感覺。

上人說「用心就是專業」,陳竹琪很讚嘆這次的演繹人員。因為,這次的「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是以音樂劇的方式呈現,而且大部分演繹人員都是社區會眾,非專業人員。陳竹琪說:「他們的用心學習,自己深入這個劇,用一種入經藏的感覺去詮釋,就都非常非常的到味。」所以,「不論你是不是科班出身的,只要用心學,就會非常的專業。」

大愛臺總監何建明說,上人一直想把法帶給更多人,所以大愛臺在企畫祈福會內容時,著實是有點擔心的,害怕不能被大眾所接受?不過,「從民眾離開時的微笑表情,就是對我們的一個鼓勵。我看到好多好多的笑容,我看到好多好多感動的眼睛!」

其實,從義大劇院改到靜思堂,是一件很有智慧的事。何建明表示,「我們的道場本來就是在這裡,很多志工都跟我分享,好久沒有看到這種盛況了!」這些都是經過經藏演繹之後,法有入心,未來也將會改變他們的生活,這就是祈福會最重要的目的。

◎兩度參與 水懺演繹話感恩

來自高雄大社的林季慧,今天她帶著弟弟及妹妹全家共九個人,一起前來參加祈福會。林季慧表示,七年前她曾參加高雄巨蛋的《水懺》經藏演繹,當時自己還是社區志工。那時候讓她了解到因緣果報,所以也就開始茹素了。女兒也參觀了大愛之友區,看了動物的吶喊之後,深受震撼,也開始茹素;而先生則因為疼她,想讓她煮飯方便一點,所也就跟著一起茹素。

林季慧提到吃素之後對家裡的改變,她說,先生的小腹變小了、女兒的性情變得較為溫馴,同時也影響到她的公公。公公是一位洗腎患者,那時候才剛剛開始洗腎,洗腎的狀況也不是很好,缺血也非常嚴重。醫生建議他要吃牛肉、吃櫻桃,公公很聽醫生的話,也買了許多,但是吃也吃不多,每次洗腎還是遇到相同的問題。

開始入經藏的林季慧向公公建議,要不要來茹素試試看,也許會改善身體。公公聽了她這麼說,也不好意思拒絕,於是就抱著姑且吃吃看的心理,告訴她,如果吃素對身體有改變,那就跟著她吃。

基於這樣的期望,林季慧當時也發了好願、投竹筒,請求佛菩薩保佑,希望公公的身體狀況能一直都很好,以便讓他都能一直茹素。一個月之後,血紅素一直維持得很好,公公也很滿意,所以也就一直茹素到現在,連醫生也覺得不可思議。

身穿斑馬條紋上衣的會眾廖秀白,下午十二點多就來到高雄靜思堂。慈濟每一次的祈福會,她都沒有錯過。她說:「是趙金靜師姊邀我來的,很感動呃!對父母的孝順,闡揚孝道非常好。」回想起七年之前,她也曾參加《水懺》演繹。她說:「真的很好,讓我的心很清靜。」

針對孝道方面,廖秀白說:「真的很好,這樣傳下去,對後代子孫很有幫助。」她認為,《光目女救母》就是在守孝道。她覺得「父母健在時要孝順,對父母要多關心一點。」談到這裡,她突然哽咽起來。原來,在她小時候生活困苦,等到有能力想要孝順時,父母卻已陸續往生,讓她很是痛心。因此,她要奉勸年輕人:「孝順要及時。」

2011年曾經參加《水懺》演繹,讓趙金靜改變了人生。因為她是長媳,總覺得婆婆都會嫌棄她、怨她,也經常責備她,所以對婆婆的怨氣很深,因而婚姻產生了芥蒂。參加《水懺》演繹後,讓她體悟孝道的真諦。從此她不再抱怨婆婆,還對婆婆百依百順,成為家族的孝悌典範,先生總會稱讚她:「你做慈濟,就是學到孝順。」

這次的祈福會,趙金靜邀約十六位會眾前來參加。她憂心忡忡地說:「我剛剛發願,要度更多人來走這條路,護持眾生一起來吃素。」她語重心長地呼籲,世間災難頻傳,大地正在反撲,大家要多用心走慈濟路,一起茹素齋戒護大地,人類才會得到平安。

◎彩虹框景 一個最美的笑容

在〈最美的笑容〉音樂聲中,參與這一場演繹的所有人員,依序上臺謝幕,再三向所有的觀眾,致上最真誠的謝意與祝福。期許這「最美笑容」中的父母容顏,能夠常駐人間,陪伴所有的人們――

「在異鄉遊子的睡夢中,看見世上最美的笑容。深深的皺紋是愛的痕跡,溫暖的手心撫摸著受傷的我。
在慢慢成長的歲月裡,總是辜負了你的叮嚀。而你的寬容像大海一樣,任由我乘風又破浪,追逐理想。
夢裡的笑容,是我生命中的寄託,就像是懷抱大地的河流。夢是無限的感恩,愛是永遠的笑容,日復一日,寫著天長和地久。」

就在祈福會結束之際,一道雨後的彩虹,出現在東方的天空,那半圓形的虹弧,正巧框住整個的高雄靜思堂。三天的祈福法會,就在這大地一聲雷之中開啟,於那弧狀彩虹圓滿天空之際,圓滿落幕,畫下了一個美麗的句點。曲終人未散,共伴有情天,許一個希望的未來,在心靈洗滌之後,無論大地或人間,皆能無災無難……

圖左 :會眾把握第三天最後一場的祈福會,紛紛扶老攜幼來到高雄靜思堂,參與盛會。[攝影者:梁永志]
圖右 :十六位高雄各寺院的法師,親臨高雄靜思堂,參與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法師沿著法華坡道前行,前方即是2011年《水懺》經藏演繹的圖景。[攝影者:許庭耀]

圖左 :當〈祈禱〉樂音響起,講經堂上頭繁星點點輝映,地面心燈盞盞閃耀。虔誠一念,誠心祈禱,人人將這份清淨無染的心念,上達諸佛天聽。[攝影者:李璟釧]
圖右 :慈悅師姊粉墨登場,客串表演歌仔戲。她接受專訪時,談到高雄參與演出的志工,從無到有,皆能隨時補位,使祈福會活動順利進行,令人讚嘆不已。[攝影者:王福壽]

圖左 :大愛臺總監何建明(左)表示,「從民眾離開時的微笑表情,就是對我們的一個鼓勵。我看到好多好多的笑容,看到好多好多感動的眼睛!」[攝影者:黃玉霞]
圖右 :來自高雄大社的林季慧(右),今天帶著弟弟及妹妹全家共九個人,一起前來參加祈福會。七年前還是社區志工的她,曾參加高雄巨蛋的《水懺》經藏演繹,了解到因緣果報,所以也就開始茹素。[攝影者:黃雪芳]

圖左 :「用心就是專業」,主持人陳竹琪很讚嘆這次的演繹人員,「他們的用心學習,用一種入經藏的感覺去詮釋,就都非常非常的到味。」不論你是否科班出身,只要用心學,就會非常的專業。[攝影者:許庭耀]
圖右 :鼓山區委員趙金靜師姊(中)回憶說,「參加《水懺》演繹,讓我改變了人生。」原本對婆婆積怨很深,參加《水懺》後,體悟了孝的真諦。連先生都說:「你做慈濟,就是學到孝順。」[攝影者:陳永銘]
圖左 :就在祈福會結束之際,一道雨後的彩虹,出現在東方的天空,那半圓形的虹弧,正巧框住整個的高雄靜思堂。三天的祈福法會,就此圓滿落幕,畫下了一個美麗的句點。[攝影者:黃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