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陳明福:我喜歡現在的自己

陳明福:我喜歡現在的自己

E-mail 列印
你照鏡子時,曾經與鏡中的自己對話嗎?是否問過自己:「我喜歡鏡子中的自己嗎?」

曾經,醫生帶他走入一間房間,裡面有八面鏡子。醫生問:「你看到誰?」他說:「看到我自己。」醫生再問:「你喜歡這個人嗎?」「 不喜歡。」他回答。對話中的「他」,如今是新加坡慈濟志工陳明福。

◎不想再碰觸 傷心的往事

4月22日晚上,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依約來到陳明福的住家,按了門鈴無人應門,再按一次,以為門鈴失靈,再輕輕地敲門。不久,穿著亮綠色,印有「鎮齋素食」字眼制服的他與太太馮春梅應聲開門迎接。

走入他家,志工發現客廳傢俱甚少,顯得空蕩蕩的。不認識他的人,或許也能猜出他是飲食業經營者,因為客廳有兩架冷藏櫃和客廳的一面牆下,堆滿了數十條批發包裝的米、米粉與各種食材。

訪問在陳家客廳進行。重新翻閱二兒子陳冠鎮的日記簿,陳明福默默地注視著。如果不是接受採訪提及往事,他也不會想要觸碰孩子遺留下來的物件。

「收起來不敢看!」他說的時候,嘴角上揚。由於患上感冒,聲音帶點沙啞。

◎年少不懂事 拖累一家人

今年(2018年)六十四歲的陳明福,個子瘦削,頭髮稀疏,額頭上留下歲月的「痕跡」。年輕時,陳明福很叛逆,任何事情想做就做,不會考慮後果。六、七十年代,新加坡私會黨、幫派活動猖獗。年少不懂事的他,也加入了幫派,經常打架滋事和索取保護費等。十七歲他因犯事,被送進感化院,二十四歲被釋放出來。

「我身體有很多紋身,你們看不出,呵呵!」揭露年少輕狂的過往,陳明福不迴避,自在地說著。

成家立業後,陳明福依然故我。翻出三個孩子幼時的照片,他坦承,不太認得自己的孩子,因為我常常不在家。他感觸良多地說:「我都在搞偏門生意,天天都不在新加坡,有家庭好像沒有家庭,有太太、兒子,好像又沒有。」陳明福透露當時的想法,孩子是不用照顧的,人都會自然會成長。正因為這樣的念頭,他自認把人生搞砸了。

眼前的他,總是滿臉笑容,然而,這笑容背後,卻隱藏著長達12年的喪子之痛。

◎無常考驗起 牽起慈濟緣

2004年,二兒子陳冠鎮患上急性血癌,化療費用和臍帶血的移植手術費用龐大。當時,還是一名散工的陳明福,以及在工廠當女工的太太,無法應付這筆巨額費用。所幸,新加坡國大附屬醫院把個案轉介予慈濟。慈濟人的及時出現,援助了陳冠鎮大部分的醫藥費。

陳冠鎮抗癌期間,志工持續關懷,鼓勵他撰寫日記和抄寫「靜思語」。後來,陳冠鎮做了臍帶血移植手術,只要在5年內沒有出現排斥現象,就很有希望痊癒。然而,老天爺似乎有意要考驗陳明福……

2006年,陳冠鎮手術的一年後,他和媽媽、弟弟外出,在越過馬路時發生了車禍,在醫院掙扎數天後,仍不幸身亡。

◎以拳腳宣洩 怒氣與哀愁

這突如其來的無常,讓陳明福陷入將近三年的憂鬱泥淖中。「當時真的很痛苦,走不出來!」他直言。

有一次,他下班回家,在廁所裡彷彿聽到孩子的叫喚:「爸爸,我回來了!」當時他立刻回應:「去喝水啊!去喝杯水!」下個瞬間,回過神來,他才意識到孩子已不在人世了。「我沒有好好把他養大,就讓他走了!」孩子的早逝,讓陳明福充滿了愧疚。

憂鬱爆發時,他以拳腳宣洩自己的怒氣與哀愁。日後,陳明福天天見到大兒子,就要打他,看到誰都要打,好像全部人都欠他似的,沒有人是他看得順眼的。曾有一次,一名孟加拉人騎自行車經過他的身邊,他一腳將對方踢倒。「為什麼會這樣?我自己也不知道;可能是他的膚色不一樣,就以為是殺死自己孩子的人。」

「他一直想,一直想……為什麼兒子病已經好了,但是又突然不見了。他一直埋怨,脾氣很暴躁。」馮春梅講述枕邊人當時的精神狀態。

現在笑容可掬的陳明福,直言:「那時候,我的脾氣很壞,很壞,非常壞。」真是令人難以想像。

◎聽一句重話 剎那間清醒

直到有一次,陳明福再度要揍打大兒子。太太在忍無可忍之下,飛奔到租屋的十三樓,她對陳明福哀求著說:「我先死,你不要打死他!」那時候,陳明福整個人清醒,知道自己錯了,需要看醫生。

一直飽受憂鬱症困擾的他,最後在太太的陪伴下看心理醫生,暫時以藥物緩解病情。之後,他開始閱讀《靜思語》。看到「人為什麼會這麼煩惱,因為都在想不該想的事。」這句「靜思語」,慢慢在陳明福內心紮根,彷彿成了人生至理名言。

「明福師兄,我們去薰法香!」經過志工多次邀約,陳明福終於踏出第一步,參與「晨鐘起 薰法香」。「那時,我也不懂什麼是『薰法香』,以為是拿著香跪拜。」後來,他才知道是通過視訊連線,聆聽證嚴上人的晨語開示。

2012年,陳明福帶著一家人參與新加坡「慈濟2012年歲末祝福」的《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當時,他娓娓道出與慈濟這一段很深的緣,「慈濟不只給予生活費和醫藥費的補助,還很關心和鼓勵我的孩子……他們(慈濟人)沒有要求回報,而且又互不相識;不但醫到了我的孩子,也醫到了我。」

陳明福對於慈濟的關懷感恩在心,至今他依然記得身處逆境時,有一個陌生的團體——「慈濟」,走入他的家庭。

◎鎮齋為店名 人生重啟航

一場車禍帶走了兒子,家庭遭逢變故,讓陳明福的人生變了調;他用「愚蠢、混亂」形容自己五十歲以前的人生。歷經無常的歲月,如今,陳明福在裕廊東的小販中心經營「素食」攤位。他以二兒子的名字「鎮」,將攤位取名為「鎮齋」,以作為思念孩子的一種方式;他覺得工作的時候,就如同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刻。

現在的陳明福,經常穿著一雙雨鞋,騎著一輛電動自行車,來回穿梭住家和素食攤位;雖然因長時間站立導致腿痛的症狀,但是踏實的日子,讓他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人生很短暫,年輕人應該往正確的方向前行,只要有信心、用心,向著目標往前走,再辛苦也會成功的。」陳明福只希望以自己親身的經歷作為借鏡,讓年輕人少走歪路。

圖左 :翻出三個孩子幼時的照片,陳明福坦承,不太認得自己的孩子,因為他過去常常不在家,不是一個負責任的爸爸。。[攝影者:彭潤萍]
圖右 :2012年,陳明福帶著一家人參與新加坡「慈濟2012年歲末祝福」的《法譬如水》經藏演繹。[攝影者:潘寶通]

圖左 :現在的陳明福,經常穿著一雙雨鞋,騎著一輛電動自行車,來回穿梭住家和素食攤位,過著踏實的日子,雖然辛苦卻是值得的。[攝影者:彭潤萍]
圖右 :「人生很短暫,年輕人應該往正確的方向前行,只要有信心、用心,向著目標往前走,再辛苦也會成功的。」陳明福只希望以自己親身的經歷作為借鏡,讓年輕人少走歪路。[攝影者:李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