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演繹報父母恩 給自己成年禮

演繹報父母恩 給自己成年禮

E-mail 列印
今(2018)年「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藉由《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結合音樂、唱頌、手語、戲劇的演繹方式,深入淺出的詮釋佛教經典,希望將孝道精神推廣至每個家庭。大中區將於8月17日至19日三天,於 臺中靜思堂演出八場。從8月初開始密集彩排,期望透過此次的演繹,讓人人感受到孝親的重要,身體力行報親恩。

楊宥慈即將邁入十八歲,覺得演繹是報父母恩,也是給自己很棒的成年禮。四月時,她看到慈少班的LINE群組,在招募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演繹的訊息,當下她不以為然,就沒放在心上。後來媽媽林卉蓁再跟她提到相關訊息,鼓勵她要把握機會。她回想到小學六年級時,阿嬤劉阿照是慈濟志工,曾經跟她講過:「我2011年有參加《慈悲三昧水懺》的演繹,因緣殊勝,這是很棒的經驗。」因而她也想上臺來演繹,來回報父母恩。

因為是第一次參加鼓兒(〈勤行頌〉打鼓的年輕人),也在《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劇中演繹〈因緣〉、〈報恩〉曲目的角色。在練習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身體會疲累,本來想放棄,媽媽反倒鼓勵她:「加油,我相信妳可以的!」並用心分析她的優點,「第一,走位時,音樂拍點抓得很準,第二,手語有傳承到阿嬤的柔軟度與沉穩,很棒!」

國小三年級時,楊宥慈看過阿嬤比〈報恩〉的手語,當時覺得阿嬤好棒,阿嬤教她比手語,她也只是玩一玩、比一比,比得沒有力道,阿嬤說要用力一點,自己不以為意,沒有什麼感覺。現在她自己演繹才體會到動作要做到位,必須很堅定、有力量,才有道氣、莊嚴。

她說,〈報恩〉的歌詞中,「左肩擔父右擔母」讓她印象最深刻,感受到父母為孩子無怨無悔做了很多事情,體會到他們的辛苦。懺悔自己以前的忤逆、對父母的關心不耐煩與不好的口氣,現在她更懂得感恩,會幫忙做家事,對於爸爸媽媽的關懷會以柔和的語氣來回應。

阿嬤之前動過手術,身體比較虛弱、沒什麼力氣,跟阿嬤聊天聊不上幾句。現在她會練習〈揮灑人生的彩筆〉的打鼓,與比〈報恩〉的手語給阿嬤看,阿嬤會笑笑地誇她很棒,也會跟她說以前的事情,與阿嬤有更多話題可以聊,孫嬤間的互動更加親密。

媽媽歡喜地表示,「宥慈進步很多,會以幽默笑容來面對不好的事,眼神神情比較有自信;以前是害羞型,現在青春有活力;應對進退的應變態度更好,比較善解包容。」

整個暑假下來,楊宥慈有滿滿的心得,這是與一般同學不一樣的地方,「若暑假在家只是滑滑手機、看電視很無聊,來參加演繹,讓生活更充實,雖然很累,但是幸福的累!」她要將自己在演繹過程所學習到、所體會到的心得與收穫跟同學來分享,讓他們了解「孝親」的重要性。

圖左 :8月11日中區慈濟人在臺中分會《父母恩重難報經》手語音樂劇,展開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總彩排,年輕鼓兒用心演繹〈揮灑人生的彩筆〉的彩排。[攝影者:羅勇輝]
圖右 :楊宥慈即將邁入十八歲,覺得演繹是報父母恩,也是給自己很棒的成年禮。[攝影者:葉唐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