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醫療有團隊 醫病又醫心

醫療有團隊 醫病又醫心

E-mail 列印
臺北慈濟醫院自9/8 9/9一連兩天,於慈濟雙和靜思堂和板橋靜思堂,舉辦「2018年迎心傳愛新人營」活動;內容包有靜態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慈濟醫療人文」,並且透過實驗和體驗,了解與生活息息相關的 環保,共同為「大地環保、身體環保和心靈環保」努力。

週末清晨,臺北慈院醫護人員搭乘的遊覽車,陸續抵達雙和靜思堂,學員井然有序的下車依組別整隊;當司儀說到「歡迎歡迎新人營、大愛感恩向前行」,福慧廳大門開啟,在趙有誠院長帶領下隊伍緩緩步入,展開為期兩天的「迎心傳愛新人營」。

◎不畏艱辛守信念

二十分鐘的慈濟醫療史影片,道出證嚴上人創辦慈濟醫院的艱辛,從土地的取得、建院經費,和專業醫護人員的嚴重不足,這些在慈濟醫院初創時期所遇的困難,上人仍然堅守信念不為所動,慈濟人跟著上人的志願,直到第一間位在花蓮的慈濟醫院啟業,第二間、第三間…目前醫療志業已發展三十年。

護理師王于欣和林芷筠不約而同的表示:「這段影片很讓人感動。」也許將來在工作崗位上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看到影片中上人不畏艱辛,和慈濟人為籌建醫院到處奔走的毅力,王于欣表示也要學習這份精神,好好的努力。

◎醫病又醫心

慈濟的醫療志業源自於慈善,因為證嚴上人感受因病而貧的悲心,醫療志業發展至今已三十二年。如何讓醫療更有深度、更精緻,朝向全方位的照護,讓醫療不只是醫治病人的身體,更要照護病人和家屬的心靈。

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許博智醫師,分享一位正值青春活力的十六歲少年,因車禍造成顏面嚴重受傷,同時視力也受損,雖然克服萬難經過多次重建顏面手術,病癒出院,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輔導他重入社會,可以獨立照顧自己的生活。

因此趙院長安排他到盲人重建院,學習視障者生活點字;在他國三畢業前的運動會,班上同學一如往常,請他擔綱接力賽最後一棒,比賽當天他在同學陪伴下跑完全程。許醫師再次強調:「醫生不只要醫病,更要照護到病人的心。」

◎醫療有團隊 攜手共照護

胸腔內科楊美貞醫師表示:「讓患者能活下的不只是生命,而是要活得延續慧命。」楊醫師分享案例,一位由外院轉入的病患,初到院時無論怎麼用藥總是不見病狀改善,後來從病人身體出現不同狀況,甚至皮膚顏色等各方面觀察,並會同內、外科室醫師共同會診,前後共計九個科室醫師攜手診治,加上護理師和營養師一起共同照護。

楊醫師說:「在工作崗位上一個小小的觀察,就可以拯救一個生命。」能有團隊共同攜手一起照護病患,這是醫院裡最美的文化,也是醫療團隊最大的目標。

剛到職不久的周基業,在聽到黃誠浩師兄分享後,他表示自己有被鼓勵到,覺得應該可以為自己做些甚麼;這是他畢業後的的一份工作,希望在工作崗位上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雖然護理師這個職業剛開始是家人安排的,但是自己也慢慢喜歡上這份工作,喜歡慈院的環境,對於課程中醫療團隊的分享,基業更清楚醫療是需要團隊合作。

◎合和互協力量大

從臺北慈院新人營第一年的「我的未來不是夢」陳依萱就被感動了,她表示:「今年是第七年參加。」歷年來師兄、師姊分享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特別是今天黃誠浩師兄提到「帶人要帶心」讓她感觸良多,每次遇到同仁的離職,對單位是很大的衝擊;陳依萱說:「透過今天的課程,讓大家實際去感受、去體解,病人在病床上的苦。」

透過醫療團隊的分享,陳依萱認同的說:「能讓新進護理師在工作上願意付出,並且感受到幸福和歡喜,是新人營最大的意義。」慈濟醫院是一個全能的醫療照護團隊,除了在醫療專業,也要關心病人心理的狀況和病人家屬心情,對於病人的病情變化,家屬難免會比較緊張,工作上她體悟到:「要讓病人和家屬都可以安心。」所以同仁更要合和互協發揮團隊的力量。

溫馨醫病情一直是慈濟醫院廣為相傳的人文典範,醫師在照顧病人病情的同時,也發現到病人的家庭或身心同樣需要輔導,繼而結合其他科別或社福單位,給予協助。當病人重新回到社會,能夠獨立生活或改善家計,不成為社會的負擔,是每一位醫療從業人員最感安慰的事,這也是上人期許各地慈濟醫院,要成為「醫人醫病又醫心」的全人醫療,慈院同仁朝此目標努力。

圖左 :透過影片分享,讓臺北慈濟醫院新進同仁更了解慈濟醫醫療史。[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左一)帶領同仁抵達雙和靜思堂,展開為期兩天的「迎心傳愛新人營」。[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許博智醫師分享個案。[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許博智醫師分享一位十六歲因車禍顏面嚴重受傷少年的個案,他強調:「醫生不只要醫病,更要照護到病人的心。」[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陳依萱(二排右)表示:「透過迎新課程,讓大家實際去感受、去體解,病人在病床上的苦。」[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胸腔內科楊美貞醫師分享內外科九科室,組成醫療團隊共同守護病人的生命。[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周基業(右一)最喜愛的是醫療團隊的個案分享。[攝影者:吳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