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堅持的力量 緊把握當下

堅持的力量 緊把握當下

E-mail 列印
「在8月23日豪雨造成的災難,最難過的並不是住家附近淹水造成自己的不便,而是想到那些個案及受困水災的鄉親,他們要怎麼辦?」0823熱帶氣旋造成豪雨,住嘉義蒜頭的慈濟志工張小娟家並沒有淹水,但住家附近卻 淹水讓她無法出門,身為訪視及人文真善美志工,內心雖焦急,但也只能等待。

◎賑災不忘使命

「東石是重災區,也是我的訪視轄區,一想到他們是否安好,夜晚就一直無法入眠。」好不容易等到8月25日住家社區水退了,小娟隨即投入東石、布袋、太保、朴子等淹水災區,有時是訪視身份,有時又化身為勘災志工,在不同的場合不管是自己志工身份為何,小娟謹記自己是人文真善美的使命。

背著相機,拿著紙筆,隨時二合一的採訪紀錄,是小娟的基本配備,不穩的天氣,有時突來的一陣大雨,伴隨著海邊強勁的海風,輕薄雨衣雨水滲透衣服,有時又是炙熱的陽光,曬得小娟的肌膚紅通通,衣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是汗水或雨水早已分不清了。

穿著雨鞋,雙腳邁力的行走在水未退去的災區,踏在泥濘的道路,腳底都被磨得紅腫疼痛,但還是每天不斷走遍各村里,跟著防災協調中心的腳步,那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直到看見個案及受災戶都平安,這才安下她的心。

◎災難裡長者的依靠

「腦海裡盡是受災鄉親驚恐無助的眼神,尤其在安置所的老人家,他們擔心家裡的情形,對未來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受災鄉親紅著眼眶訴說,小娟的心也跟著揪結起伏,感受他們承受的不安,小娟安慰陪伴著。

沿海地區年輕人多在外地工作,老人家第一時間淹水時子女沒有身邊,飽受驚嚇的不安全感,讓小娟很不捨,水退時,她帶著受傷長者去人醫會駐診點看病,鋪上木板成小路,穿越積水區,克服困難去看獨居的阿嬤,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房子如置身於汪洋中一片孤舟的徐阿嬤。

家住東石鄉九十六歲的徐阿嬤是慈濟長期的關懷戶,阿嬤不願和子女同住,堅持守在一輩子熟悉的老房子,但住家地勢特別低窪,每逢下雨必定淹水,所以每次只要氣象預報要下大雨,海巡署的阿兵哥就會與村長前來帶阿嬤到洲仔村代天府的香客大樓安置。

徐阿嬤是小娟關懷的個案,在水災期間只要有到代天府,一定會過去看阿嬤,阿嬤看到熟悉的面孔及聲音就會比較安心,9月2日是水災後的第十一天,村長的兒子表示阿嬤因掛念家裡的錢,堅持要回去拿,可是阿嬤家還淹著水,他就帶著阿嬤穿著雨鞋回到淹水的家。

不放心阿嬤的小娟決定和志工到她家關懷,低矮的房子到處都是水,還滿地泥濘,志工沒穿雨鞋,找高處用木板墊著積水區,才能走過溝渠通過後院的菜園,延著高處往阿嬤的家挺進,來到彷彿是「汪洋中的一片孤舟」的家。

「阿嬤,水還沒退為什麼要回來啊?」「我要找放在屋裡的錢!」原來阿嬤是要回家找小娟在過年前送來證嚴上人祝福的紅包,錢找到了但阿嬤又擔心淹到水的紙鈔爛爛的不能使用,「沒關係,只要乾了還是可以用。」小娟輕聲安撫著。

小娟知道阿嬤喜歡吃糖果,特別帶來她愛吃的糖果,馬上拆糖果紙餵阿嬤吃糖果,阿嬤口裡含著糖果好開心,腳痛的她原本不去看醫生,「阿嬤你的腳會痛,待會兒我們載你去代天府的義診醫療站看醫師。」「好!」阿嬤一聽到是小娟的聲音,又吃了糖果,開心的像小孩一口就答應了。

牽著阿嬤的手,小娟帶阿嬤回到代天府的醫療站看診,沒有什麼大礙,才攙扶著她回安置所,因阿嬤家一片泥濘,家具零亂不堪,目前暫時無法再居住,要等村長與國軍將房子整理好再帶阿嬤回家,所以阿嬤要先在安養中心住幾天。

但要說服阿嬤去安養院並不容易,在村長及阿嬤的女兒等人勸說下,阿嬤始終不肯答應去安養院,小娟慢慢的跟阿嬤說,才終於點頭答應要先去安養中心住,每次阿嬤內心的擔憂,只要小娟的幾句話就能讓她安心,在她的心裡,對小娟的信任,成了比親人更親的感覺。

◎紀錄美善不畏苦

這次的水災慈濟從送便當、協助打掃、義診、到安心家訪,因為志工的關懷,小娟從受災鄉親無助的眼神慢慢看到他們眼中透出了希望,小娟好感動,勞累一整天,一回家,馬上整理照片及文稿,振筆疾書,總是在第一時間完成,呈現一篇篇真實的美善故事。

這樣忙碌的行程,但卻覺得充實,「菩薩彷彿安排好的。」是小娟的感觸,因剛好結束前一個工作,她事前就報名臺灣慈青跨國關懷馬來西亞難民兒童紀錄,一去就是十天,回來檔本資料還未來得及整理,就發生0823水災事件,每日早出晚歸,比上班更忙碌,一投入就到現在還持續著。

9月2日慈濟志工開始在受災地區進行安心家訪後,就提報一百多戶須再前往關懷的個案,而在9月9日那天慈濟在東石鄉同時在八個村舉辦六場祈福會,安受災民眾的心,也祈求災難不再發生。

當天早上小娟在太保親子成長班協助報到人事工作,馬上化身為訪視到東石發放,並和志工江淑華、傅靖雅一同徒步在各村關懷安心家訪後的個案,短短的兩天,就走訪了五十五戶,晚上又承擔起塭仔村祈福會人文真善美紀錄,回到家,人文真善美紀錄加上訪視個案的填寫,每天睡不到五個小時。

◎把握當下最美

「說不累是騙人的!但最大的收穫是自己。」尤其在9月2 日大規模東石鄉十個村二千多戶安心家訪,事前的規劃很重要,事先走訪、跟村長溝通,安排路線等,她在志工施哲富身上學習很多,現在小娟已有經驗,除了與人互動,也學會用表格及圖形規劃更清楚,在賑災經驗增長很多。

堅持十五年的人文真善美紀錄,小娟筆下刻劃出許多篇感人而生動的故事,「能把最真最善的一面呈現出來,那就是美。」「誰都不希望災難的發生,但一旦發生,一定要把握可付出的當下!」一邊說著小娟指著手上戴的手錶,時鐘指針的上方清楚的四個字「把握當下!」彷若分分秒秒的提醒著她。

東石強烈的海風依然吹拂著,變幻多端的氣候,雨水、烈日及強風,阻擋不了小娟往前走付出的心念,不管未來是如何,這個當下,小娟把握住了!

圖左 :志工張小娟(左)帶著獨居徐阿嬤回到代天府安置所,並協助就醫。[攝影者:黃宗保]
圖右 :志工張小娟(左一)、江淑華(中)向村長詢問村民的情況。[攝影者:江敏華]

圖左 :志工張小娟(左一)、江淑華(右一)和傅靖雅一同徒步在各村關懷安心家訪後的個案,短短兩天就走訪了五十五戶。[攝影者:江敏華]
圖右 :志工張小娟採訪受災的阿嬤,也給予阿嬤鼓勵,親切如自家的孫女。[攝影者:劉麗美]
圖左 :志工張小娟手上戴的手錶,時鐘指針的上方清楚的四個字「把握當下!」彷若分分秒秒的提醒著她。[攝影者:劉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