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宇宙一家 茹素救地球

宇宙一家 茹素救地球

E-mail 列印
「大家一起來合作,將溫度效應控制在二度之內,並減少氣體的排放,種樹或是其它的能量來把氣體消化掉,便有可能永續發展。」帕查里博士語重心長地表示。

「201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進入第二天(9/23)課 程,課務團隊安排了「宇宙一家」、「愛在墨西哥」、「人醫紀實」、「失智結合環保站帶動」、「專題研討」、「靜思堂導覽」、「另闢膝徑」等課程,來自二十一個國家地區,共六百七十三位學員認真聆聽。

◎宇宙一家 愛在墨西哥

致力環保不遺餘力享譽國際,二00七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帕查里博士,以「宇宙一家」為題,分享地球暖化人類要如何採取行動,才能延緩氣候變遷的問題。

「來到這裏有回到家的感覺……」帕查里博士一開場表示,講題定為「宇宙一家」,他覺得非常適合此刻的場合。難民逃往歐洲的現況,他認為大家不能閉上眼睛視而不見,應該正視他們的苦難。

博士分享後,用問答互動模式。林俊龍執行長首先提問:百分之五十的氣體來自動物,推廣蔬食有什麼困難?帕查里博士說:很高興有人願意吃素,但我必須教育大家,想要健康就必須停止吃肉,目前生產的農作物,主要都是供應給動物。

二0一七年九月墨西哥發生大地震,全球慈濟人援助受傷的國度。來自美國東岸、西岸、臺灣的六位志工葛濟捨、溫俊強、鄧博仁、孫慈喜、廖敬興、葉添浩,分享他們如何凝聚眾人的心,把慈濟人的愛送到災區,讓受災的鄉親得到力量,重新站起來。

來自菲律賓的Chariemay Diyinagtkcia,第一次參加人醫會年會,她說:「講師的分享讓人很感動,希望能夠加入醫療團隊,可以去幫助這個國家。」

◎另闢膝徑 人醫紀實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主任用「上人『開路』我們『追隨』的信念」,在行醫這條路上,立願做一位仁醫。退化性關節炎,根據呂主任長期觀察,以及10年來的研究發現,這90%患者的病痛,真正原因並不是「退化」,絕大部分是內側皺襞與關節的摩擦造成的「內側摩擦症候群」。

上海心理科趙蘊唅醫師,足足等了四年才如願回到心靈故鄉,「呂主任的分享,讓我感觸非常深,因為上人的一句話,他堅持了二十三年。」趙醫師在想是什麼能讓呂醫師即使同事不理解,他仍堅持花二十三年想病人所想?她想到趙有誠院長一本書的一句話,就是「愛」。除了有慈悲心,還要怎樣真正的去幫到病人,走進他內心的需求,這是她對這兩天課程的收穫。

接下來「人醫紀實」課程由花蓮慈院、臺北慈院、雲嘉南、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人醫會,分享在各個地區感動的溫馨故事。

馬來西亞有太多感人的個案,其中三十歲洗腎病人,十九歲時患上糖尿病,不肯服藥,全身發黑的皮膚,沒有一寸完整,連帶連累曾經中風的父親,苦不堪言。經過醫療團隊的鍥而不捨,父子倆終於能破涕擁抱,發自內心向父親說:「我愛你!」

緬甸學員AUNG PHYO SHAN 看到此洗腎病人最後跟父親擁抱那一幕,不禁想起自己也曾經在高中時讓父親傷心,回國後一定要向父親懺悔。

◎靜思堂導覽 醫療志工伴

下午進行靜思堂博覽會導覽,讓學員了解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第一站來到「悲心起、立大願」,看到上人當初住的小木屋,很多學員感到不可思議,紛紛問「上人真的住在這麼狹小的地方修行嗎?」經過導覽志工林學仁解說後,學員由衷地敬佩上人。

志工卓渝庭以流利的英語,為學員解說精舍緣起故事。五位尼泊爾學員專心聆聽,很期待明天參訪靜思精舍。Suman Raut在尼泊爾館前用手機留下身影,並分享佛陀國度發生地震後,慈濟人舉辦的義診、發放及助學。

美國斯洛伐克裔的護理人員Ian Krajcovic,參觀九二一大地震館時,看到來臺參加搜救的國家裏,有自己的祖國,她覺得訝異又與有榮焉,更加證明大愛無國界。

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是慈濟醫療永不變的堅持。講臺上花蓮慈院志工老兵顏惠美,娓娓述說著當年林傳欽的故事,整整三十年來的陪伴,顏惠美仍難掩不捨之情……

學員鄭彬聽完故事後分享,想到曾經因醫療聯絡造成誤解,當下她只能先擁抱家屬給予安慰,陪伴家屬平復心情傷痛。鄭彬發現言語是軟實力,也是人文的體現。「期許將慈濟人文帶進醫院,讓醫護人員也可以發揮志工的角色。」

◎失智結合環保 專題研討

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失智中心曹汶龍主任及臺北慈院失能服務中心李嘉富主任,分享環保站是失智復健治療最好的場地及在社區成立關懷據點-記憶保養班。

馬來西亞怡保的退休護理師馮秋霞說,家鄉目前還沒有啟動失智照護,但現在她知道如何去做。

分三個場地,同時進行醫學專題研討。張明徽教授主講「癌症治療的科學與人文實踐」、臨床心理師石世明主講「正念減壓」及大林慈院急診室主任李宜恭主講「災難醫學」。

馬來西亞腫瘤科醫師黃寶凌,聽了張明徽教授的專題報告,收穫良多,得知腫瘤的治療不單單只靠藥物,而是要全面性的綜合治療,這是很重要的概念。

來自新加坡的陳美鳳在加護病房擔任護理長,說:「以後要做個有包容心的人,不要想過去不愉快的事,要去了解當下對方的需求。」

從事教育工作的Siriporn Opasawatchai想把「正念呼吸」的方法,帶回泰國護理學院。她說現在的學生,讀書都無法靜下來。如果每次上課前先穩定情緒,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定會提升。

圖左 :上海心理科趙蘊唅醫師,足足等了四年才如願回到心靈故鄉,「呂主任的分享,讓我感觸非常深,因為上人的一句話,他堅持了二十三年。」[攝影者:李則忠]
圖右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主任用「上人『開路』我們『追隨』的信念」,在行醫這條路上,立願做一位仁醫。[攝影者:李則忠]

圖左 :「201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進入第二天(9/23)課程,課務團隊安排了「宇宙一家」、「愛在墨西哥」、「人醫紀實」、「失智結合環保站帶動」、「專題研討」、「靜思堂導覽」、「另闢膝徑」等課程,來自二十一個國家地區,共六百七十三位學員認真聆聽。[攝影者:郭水德]
圖右 :大林慈濟醫院失智中心曹汶龍主任,分享環保站是失智復健治療最好的場地及在社區成立關懷據點-記憶保養班。[攝影者:郭水德]

圖左 :2017年9月墨西哥發生大地震,全球慈濟人援助受傷的國度。來自美國東岸、西岸、臺灣的六位志工葛濟捨(左起)、溫俊強、鄧博仁、葉添浩、孫慈喜、廖敬興,分享他們如何凝聚眾人的心,把慈濟人的愛送到災區,讓受災的鄉親得到力量,重新站起來。[攝影者:郭秋蘭]
圖右 :來自菲律賓的Chariemay Diyinagtkcia,第一次參加人醫會年會,她說:「講師的分享讓人很感動,希望能夠加入醫療團隊,可以去幫助這個國家。」[攝影者:郭秋蘭]

圖左 :Suman Raut在尼泊爾館前用手機留下身影,並分享佛陀國度發生地震後,慈濟人舉辦的義診、發放及助學。[攝影者:陳冠賢]
圖右 :從事教育工作的Siriporn Opasawatchai(左)想把「正念呼吸」的方法,帶回泰國護理學院。她說現在的學生,讀書都無法靜下來。如果每次上課前先穩定情緒,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定會提升。[攝影者:陳雪美]
圖左 :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是慈濟醫療永不變的堅持。講臺上花蓮慈院志工老兵顏惠美,娓娓述說著當年林傳欽的故事,整整三十年來的陪伴,顏惠美仍難掩不捨之情……[攝影者:黃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