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加拿大 海鳥島義診 慈大生臨床學習

海鳥島義診 慈大生臨床學習

E-mail 列印
湖光山色、風景秀麗,這是加拿大海鳥島(Seabird Island Band),距離慈濟加拿大分會約二個小時車程、一百三十二公里。海鳥島不是島嶼,而是一個被河流環繞、地處偏遠,人口僅有一千多人的原住民 保護區;取名海鳥,是因為十九世紀,這條河上的第一艘汽船名字就叫做「海鳥號」。

慈濟加拿大分會在2016年10月17日,首次在海鳥島舉行義診;經過長時間努力,於該部落成立「醫療點」;2018年5月19日開始,每月隔週三來此駐診,引進中醫療法照顧居民健康,彌補當地醫療的不足。

◎海外義診 慈大中醫生

今年(2018年)八月,十六位來自臺灣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系學生,在系所老師的鼓勵,及學校海外事務處、加拿大慈濟人醫會,與溫哥華國際中醫學院共同支持與協助下,組隊前往溫哥華進行海外專業研習,與原住民部落義診的志工服務。

8月16日上午七點半左右,慈大學生跟著加拿大慈濟人醫會六位醫師,與十八位慈濟志工,來到海鳥島原住民部落。這是學生首次參加的大型義診,見證中醫的博大精深及大醫王的慈悲。

「原住民對我們很親切,配合度很高,應該是跟我們的人文與態度有關係。」吳承翰醫師表示,這些年慈濟所做的一切,大型義診與駐診,志工誠懇負責的服務態度,是獲得他們信任與接納的最大因素。

吳承翰強調,他們平常需要做的,不是只有單純的看診、開藥和扎針。「盡可能範圍內,我會與他們分享一些針灸的東西,像是穴位辨認、把脈以及傾聽。」

慈濟加拿大分會執行長何國慶告訴學,來到這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慈濟人文;講話與服務的態度要發自內心的誠懇,他們會感受得到。「表達我們的關心,讓他們覺得受到關愛,有愛的人就不會放棄自己,這就是尊重。」

慈大林宣寧代表同學表達對大醫王及志工的感謝,讓他們與患者直接接觸;「除了學習及體驗課本以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了解到『慈濟人文』,更是醫治患者的一帖良藥。」

◎精湛醫術 醫者慈悲心

每次義診,永遠都是第一位等待看診的酋長西摩爾(Mr. Clem Seymour),很高興地與志工寒暄。志工彭美萍和慈大學生曾哲緯,饒有興趣的聽西摩爾介紹手中權杖代表的意義,彭美萍讚歎原住民祖先的智慧,將大自然天地萬物都鑲在權杖中。

西摩爾此次來看診,主訴皮膚疾患。林清棋醫師徵得西摩爾同意後,改以中文向二位學生解說診查結果,及預備治療方式,引導他們與病患溝通,並從患者敘訴中了解病況,才能對症下藥及治療方式。

學生黃琮融表示,醫師會花很多時間跟病患交流,傾聽他們的一切,做為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參加此義診,他覺得很有意義;「除了老師們的精湛醫術外,展現的真誠和親和力,讓部落原住民願意進來看病,這是很難能可貴,正是慈濟人文存在的地方。」

肺部曾經動過大的手術的德瑞克(Derek Lewis),在媽媽陪同下前來,經過吳承翰醫師施以針灸治療,呼吸比較順暢,雖然還有些壓迫感,但是感覺好很多。觀察德瑞克治療前後的不同,吳承翰向學生說明治療方式,要他們多留心患者的反應:「針灸不是變魔術,不可能一次就好,但是患者對治療前後的反應,應該會有不同感覺。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就要思考改用其他的診療方法,不能墨守成規。」

拿起手機自拍頭上的針,德瑞克說:「真的很想讓媽媽也接受治療,但是她還沒準備好,不敢來看醫生。我會告訴她,中醫針灸真的很有效果,下次一定帶她來給醫生看。」

◎慈濟人文 傾聽給建議

經過虞詠琳(Natalie Yu)醫師的治療,每位離去的患者,都是帶著舒坦的笑容。有患者主動詢問虞詠琳,回去後是否有需要配合的地方?患者還告訴志工:「醫生說的一定遵守。我現在走路比較平衡,整個人輕鬆許多,心情也跟著變好,很高興。」

「患者肯主動配合,治療效果會更加分。給予她們的生活起居及飲食習慣好的建議,教她們一些簡易保健動作,對健康會有幫助。」虞詠琳告訴學生,當醫生的,不要吝嗇嘴巴給予建議,不要關上耳朵,要聽他們訴苦。

林宣寧看到病人似乎很不舒服,但是在虞詠琳老師用儀器放在不同部位通氣治療,當她的氣通了,也不禁哭了。林宣寧很感動,因為她感受到病患將所有的疼痛、糾結,釋放出來後的放鬆。「老師真的很厲害,有接觸到患者的心。」

英文溝通雖然不是很流利,但夏正昀卻感受到病患都願意讓他把脈、觸診,且用溫柔的眼神鼓勵他,給他莫大信心。「感謝他們的包容,讓我學用『心』才是溝通的橋樑。」日後,夏正昀更知道要如何與病患交流了。

◎海外多益 課堂學不到

小小的一個把脈動作,是醫生用「心」看病的一環。在徵詢患者同意後,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在跟診醫師指導下,幫患者把脈,這是很難得的臨床實習機會,同學們無不用心學習,學生王裕方向患者說:「Thank You!」感謝他們給予機會。

吳欣容很感謝老師無私地傳授臨床經驗。中醫博大精深,在這裡可以看到各門各派的針灸技術,「對我來說,學習上有很大的幫助。」沈姿君也說:「這裡的病人都很親切,願意讓學生來實習,老師們也都很樂於分享。」

加拿大慈濟人醫會召集人鍾政哲醫師感謝大家,表示第四次舉辦大型義診活動,雖然已有常規的診療點服務,但每隔一段時間,帶著義診團隊過來義診,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懷是持續不斷的!」

十六位慈大學生來此實習,實際體驗為原住民服務。很多行動不便的人進來,經過治療後,帶著滿意笑容走出去,同學們都覺得自己學中醫,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何國慶鼓勵慈大學生,我們注重慈濟人文,用微笑服務加上精湛醫術,在這充滿濃濃愛的環境中,很開心地做事,這就是大愛。

慈濟長期耕耘原住民部落,用最真誠的心付出,不但感動當地人,也給學生上了寶貴的一堂課。經過診療的四十二位患者,他們的笑容,是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充實自我的最佳動力。

圖左 :2018年8月16日,十六位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系學生跟著加拿大慈濟人醫會六位醫師與十八位慈濟志工,來到海鳥島原住民部落參加義診活動,見證中醫的博大精深。[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林清棋(左一)醫師教患者做一些簡單的復健動作,可以減輕病痛加速身體康復。[攝影者:吳群芳]

圖左 :Simon Auyoung醫師(左一)指導學生練習觸診,才能確實了解患者的病況。[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慈大學生協助患者填寫就診資料。[攝影者:吳群芳]

圖左 :吳承翰醫師(後面中間)施針幫肺部動過大手術的德瑞克(前面中間)治療。[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酋長(右)經過治療後帶著滿意笑容離去,慈大學生吳欣容(左)也為他開心。[攝影者:吳群芳]

圖左 :慈大學生王裕方(右)和曾哲緯(中間)學習為患者把脈。[攝影者:吳群芳]
圖右 :慈大學生陪伴等待看診的患者,與他們交談甚歡。[攝影者:吳群芳]
圖左 :海鳥島酋長西摩爾(後左二)歡迎慈大學生來到加拿大![攝影者:吳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