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吉打分會 再窮不窮教育 反轉手心助人

再窮不窮教育 反轉手心助人

E-mail 列印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唯有教育才能改變孩子的未來。」馬來西亞蘭卡威聯絡處邀約穆斯林照顧戶回到會所一起共度開齋節,曾經接受幫助的畫家沙列(Md Salleh)也特別回來鼓勵大家。反轉手心的不只是沙列,還有 人一天投竹筒三次,就是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

◎用心佈置各角落 醞釀過節氛圍

7月13日蘭卡威慈濟志工迎來穆斯林照顧戶一起慶祝開齋節,會所外的帳篷區,年輕的志工王威鋒爬上樓梯把竹子綁好,再掛上馬來粽子造型的吊飾,讓整個場地散發著濃濃的過節味。

由於氣候炎熱,貼心的志工也準備了幾臺大型移動式冷風機,讓大家消消暑。而細心的志工楊榮星,則是再三確認每張桌子上照顧戶的名字都正確,安排好座位給予每戶到來的家人,感受賓至如歸的感覺。

站在報到處,志工林素娥(慮冠)正向兩位年輕的印裔同學講解他們的任務。其中一位精通中文的同學表示,有機會當志工幫助他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廚房裡,志工把淨斯麵炒成充滿馬來風味的辣炒麵(Mi Goreng),也準備了穆斯林開齋節必吃的竹筒飯(Lemang)。從5月到9月是馬來西亞季節性水果盛產的時期,大家更是發揮創意,將山竹(Manggis)、紅毛丹(Rambutan)、龍貢(Longkong)等水果,排成精美的「水果山」。

◎能付出就是幸福 貼心照護身心

當一切準備就緒後,照顧戶陸陸續續抵達,大家扶老攜幼盛裝出席一年一度的聚會。至於沒有交通或行動不方便的照顧戶,志工則負責接送。其中一位獨居婦女塔妮(化名),自從中風後就不良於行,四位志工見狀即上前關懷,安全且順利地協助將她抬上二樓會場。

志工貼心為照顧戶設想,在會所底樓設有人醫會醫生及理髮師為大家服務,兩名小男孩開心地坐在椅子上,讓理髮師為他們理髮,當看到自己的新造型後不禁露出靦腆的笑容。另一邊,貼心的醫生則走到帳篷區為行動不便的照顧戶測量血壓關心他們的健康。

近期蘭卡威傳出多宗登革熱病例,為提高眾人的環境衛生意識,人醫會醫生也與大家講解有關的病症和預防方法。

◎用知識反轉貧困 教育力量巨大

「若想要擁有財富,就要靠知識賺取。知識才是永恆的財富,世間財是會用完的。」在臺上分享的畫家沙列(Md Salleh)是慈濟的前照顧戶,當年為了全心照顧患癌的太太而無法工作,在慈濟的補助下一家人才得以度過難關。家庭最窮困的時期,沙列仍堅持讓孩子完成學業;如今太太病逝多年,但八名孩子中,就有五位孩子不負期望,獲得大專和學院學位。

沙列的第三兒子海達(Haidar)的成績不太理想,但關心他的志工還是協助他申請了慈濟洗腎中心護士助理課程助學金。在參與義診、居家訪視和腎友服務後,原覺得迷茫人生的他開始轉變觀念。看見兒子正向的改變,沙列深感欣慰之餘,更珍惜與慈濟的那一分緣。

在臺下,認真聽沙列分享的彼得(化名)感觸特別深:「想要感謝慈濟家人補助外甥們學費,再怎麼苦難也要讓他們上學。」妹妹因為吸毒而進入戒毒所,身為大哥且單身的他,只好擔起照顧外甥及外甥女的責任。雖然他本身也患有嚴重的糖尿病,但他依舊努力工作照顧家人,因為他知道「唯有教育,才能改變孩子的未來。」

◎開齋發放道感恩 投竹筒表心意

其中「竹筒回娘家」時刻,是眾人每一年所期待的,無論成人或小孩,大家都期待,零錢順著竹子滑落到甕裡的叮叮噹噹聲,這些都是大家反轉手心助人的至誠善念。

「早上投五十仙(約合新臺幣四元),中午投五十仙,傍晚投五十仙。因為困難時有慈濟幫助我們,我們要回捐給慈濟,讓志工可以幫助更多苦難人。」照顧戶瑪莉(化名)表示聽過證嚴上人及三十位家庭主婦「竹筒歲月」的故事後,便決定一天投竹筒三次,而且堅持一定是五十仙的硬幣,就是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其他十仙及二十仙的銅板,她則存為孩子平日上學的零用錢。

臨別前,男士們會互相握手,女士們則互親臉頰道別,孩子們也會親吻志工的手背以示對長輩的尊重。志工與照顧戶之間至誠的關懷與問候,一家人的好感情不言而喻,讓這一年一次的相聚更為溫馨。

圖左 :慈濟志工們同心協力將行動不便的照顧戶及輪椅搬上二樓。[攝影者:尤靜蓓]
圖右 :前照顧戶的沙烈(Md Salleh)特別來前來勉勵大家,在苦難時也不要放棄孩子的教育,因為唯有教育才能改變孩子的未來。[攝影者:尤靜蓓]

圖左 :照顧戶在用餐時,志工們也在一旁隨時提供服務,務必讓大家感覺到回家的溫暖。[攝影者:尤靜蓓]
圖右 :蘭卡威慈濟志工用最虔誠的心念送上禮包,祝福大家開心過節。[攝影者:尤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