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志工用心伴 愛種子萌芽

志工用心伴 愛種子萌芽

E-mail 列印
精舍德寰師父帶領導覽,在小葉榕樹及老茄冬樹的現身說法,並帶領大家到大殿與主堂,為大家講解所供奉的佛菩薩及主堂的建築美學與功能。

晴朗的陽光迎接著「201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第三天(9/24),也是 中秋月圓人團圓的時刻,早上六百七十三位學員回到靜思精舍巡禮;中午將和證嚴上人一起吃團圓飯。

◎眾生平等 感恩用心

來自馬來西亞的學員祝潔環,精舍巡禮讓她深刻感受到真的是眾生平等,就如師父帶我們看的小葉榕樹和老茄苳樹,「這二棵樹他們都在聞法,我們身為人類有這麼高的智慧,卻都沒有把握這一個因緣來聞法。」這次的營隊讓祝潔環非常感恩也非常的感動,臺灣的法親家人都把學員照顧得非常好,大醫王們也把最感動的故事跟他們分享,身體力行的經驗都分享給學員。

來自美國的學員溫俊強,是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副執行長,美國這次共有五十三位回臺,要學習臺灣辦理人醫會年會的經驗,因為2019年美國人醫會將辦理全球人醫論壇。

學員羅凱琳是位牙醫師,已經執業一年多,第一次參加人醫會年會。凱琳醫師感動地表示:「很高興有機會回來參加人醫會年會,感恩志工們的照顧。從下飛機起到搭車,都有志工一路陪伴。」她也讚歎慈濟院大醫王技術上有很大的突破,讓她學習很多。

「在精舍巡禮的樹下海報上,蔬食有三好有介紹,『環境好、健康好、尊重生命好』,我也很願意這一輩子都要茹素,是因為想吃素很久了,我發現到其實吃那些動物很可憐。」來自馬來西亞黃智開,回來參加人醫會年會,是因為七月參加了沙勞越義診,在義診時他深深被感動,所以就行動了。這次好多課程他也感動到眼淚都在眼眶裡打轉,之前在義診的時候,沒有把心溶在這裡面,現在來到這裡感覺不一樣,感觸很深。「回到馬來亞,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會出席。我被慈濟的醫療團隊及志工,在病人身上的那份關心與疼惜深深的感動。」

◎找尋答案 愛種萌芽

每個人的心裡面都住著一顆善良的種子,端看如何讓它萌發出來,這次人醫會年會,就是回來尋找讓愛種子發芽的寶藏。

任職於廈門血站中心主任曾曉新,與慈濟的因緣起於2014年8月份的一次捐血活動。當時廈門慈濟志工因為住院急需血液,然而卻遇上血荒,讓志工警覺到廈門的臨床用血匱乏,慈濟人是不是應該有所作為呢?於是志工決定要舉辦捐血活動,來到廈門捐血站。

「當時剛好是我值班,這是第一次接觸到慈濟人。在溝通的過程中覺得非常驚奇,志工們對待捐血者的理念,明顯與其他團體迥異,心中問號不斷出現。」曾曉新說當時很快就達成了合辦捐血活動的共識,繼而緊鑼密鼓進行多次的活動前默契,包括培訓慈濟的醫療志工等等過程。

2014年8月捐血活動當天,曾曉新感覺更震撼,在整個捐血活動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文,志工們給予每一位捐血者的關懷與尊重,這正是捐血中心不足的地方。於是從2014年開始到2018年,四年間總共合辦了九次的捐血活動。尤其是2018年慈濟捲袖之愛,從廈門走進泉州、漳州、福州,許多的捐血站都紛紛加入捲袖之愛的行列,足跡幾乎遍及全省。

「參加這次的人醫會年會,是抱著找尋答案的動機回來的。究竟是怎樣的精神理念,讓這麼多的志工願意如此地付出。」曾曉新說志工們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展現無私大愛的人文,對捐血者無私的關愛,這個問號一直掛在心上,所以第一次來臺灣第一次回精舍,只為探尋答案。未來將繼續和廈門團隊把慈濟關懷人文,應用到捐血的招募與宣傳活動中。「內心有一股動力督促我應該要去做,認為自己負有使命,期望將慈濟醫療人文藉由捐血活動推展至全國各地。」

圖左 :來自美國的溫俊強(左)是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副執行長,這次回臺要學習全球人醫會年會的經驗,為要辦理2019全球人醫論壇做準備。[攝影者:鄭夙惠]
圖右 :來自馬來西亞黃智開(右二)和錢興利(右一)在精舍的樹下海報上蔬食有三好有介紹,一看到就簽了一輩子都要茹素的好願。[攝影者:鄭夙惠]

圖左 :精舍巡禮讓人深刻感受到真的是眾生平等,德寰師父說,精舍前小葉榕樹和老茄苳樹,現身說法。[攝影者:鄭夙惠]
圖右 :穿著藍天白雲的祝潔環(左四)志工分享,這二棵樹他們都在聞法,我們身為人類有這麼高的智慧,卻都沒有把握這一個因緣來聞法。[攝影者:鄭夙惠]

圖左 :羅凱琳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回來參加人醫會年會,感恩志工們為學員的照顧,讓自己很感動,這本《無量義經》是她最喜愛,特地到精舍請購。[攝影者:鄭夙惠]
圖右 :「內心有一股動力督促我應該要去做,認為自己負有使命,期望將慈濟醫療人文藉由捐血活動推展至全國各地。」廈門血站中心主任曾曉新歡喜地說。[攝影者:黃靜蘭]
圖左 :「參加這次的人醫會年會,是抱著找尋答案的動機回來的。究竟是怎樣的精神理念,讓這麼多的志工願意如此地付出。」廈門血站中心主任曾曉新(右)說。[攝影者:黃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