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大愛心相「印」 竹筒回娘家

大愛心相「印」 竹筒回娘家

E-mail 列印
2018年10月7日清晨高雄地區天氣涼,連三日氣溫驟降,日夜溫差近十度,早晨六點四十分高雄靜思堂一千三百多人齊聚,有些志工已穿上深藍夾克,讓人感受到天氣變異與無情。今天不僅是高雄慈誠委員精進日,同時也 要祈福印尼震殤,體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同時要呼籲大眾響應大愛心相印、竹筒回娘家,送愛到印尼的活動。

證嚴上人在印尼災後不僅立即關注當地的災情,並指示備妥相關救災物資,在10月1日也正式呼籲各地分會、靜思堂、環保站啟動「大愛心相印 竹筒回娘家」為印尼地震海嘯祈福送愛心活動。

高雄靜思堂講經堂內,由慈濟志工林景猷帶領著整齊的隊伍,排成五條動線,利用身心寬暢時間進行募心募愛,所有人緩慢有序地排隊前進,絲毫未見不耐煩的情緒,在祝福的氛圍中,伴隨著此起彼落的嘩啦啦碰的銅板碰撞響聲,硬幣們爭先恐後地滑進寫著竹筒回娘家大字的桶子,一個硬幣代表著一分善心,桶內乘載了滿滿的祝福,沉甸甸的預備飄向遠方受難的人。

今年培訓的慈濟志工陳怡臻,因年輕的臉龐顯得格外亮眼,原來她在大學時期就是慈青社成員,因為認同慈濟理念並深受感動,所以在大學畢業後就立即參加見習與培訓,希望成為受證委員,她說:「發生這樣的災難看到很多師兄、師姊拿竹筒出來捐,才知道原來投竹筒不只是一個小善念,在災難來臨時也真的能夠幫助他人,我自己也有一個竹筒撲滿,一天一分善心、咚咚不停地響著,看到今天竹筒回娘家這樣的盛會,我真的很感動。」

◎髓緣之愛 第六對的相遇

「有一種等待,我在,因為你們的愛」,這是等待骨髓捐贈者的心聲,如同姚思源作詞的歌曲〈在第六對相遇〉歌詞中動人的描述「隨著前世的因緣,我們相約來到今生,像是奇妙的約定,我們相遇在第六對……」「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蘇蕙鈺帶來骨髓捐贈的訊息。

1993年衛生署召開「骨髓捐贈資料庫」專案會議,委由慈濟承擔臺灣骨髓資料庫之建立與運作,上人在確認「救人一命,無損己身」後,「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在同年10月正式成立,全臺慈濟人也同時展開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並於2002年4月,正式改制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迄今已經完成四十萬七千多件建檔,尋求配對者五萬六千多人,移植案例數五千一百二十人(國內二千零一十四例,跨海三千一百零六例),供髓國家高達三十一國。

蘇蕙鈺再次釐清一般人錯誤的認知,「骨髓建檔為志願者免費無償提供,為何受捐者還需付費十一萬三千七百三十五元?」原來該筆費用係用來支付捐贈者血樣複檢、體檢、來回交通、保險費用及成本部份負擔,以及捐贈者幹細胞採集醫療費、病房、食宿交通、保險費用、陪伴家屬等費用,並非是支付給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若受捐者經濟不佳者,經評估後全額免費。

志工張寶却感動地說:「骨髓捐贈不僅幫助一個人,更是幫助整個家庭,讓受髓者生命能夠重生,和得到生存下去的機會,例子中有位受髓者是一位醫生,除了他的生命可以延續下去,還可以救助更多的生命,期望這樣的風氣,每個人都能夠認同,發揮自己生命的良能。」

培訓志工陳怡臻也說:「在我實際參與街頭勸捐的過程中,發現師兄、師姊有著不放棄的精神,不管是否被拒絕,還是維持著一樣的態度,很詳細地向民眾解說,我覺得很值得我學習。」

◎叫叫CD 搶救生命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亦稱『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是能夠自動偵測傷患心律脈博,並施以電擊使心臟恢復正常運作的機器,又稱傻瓜電擊器。」講師楊嘉俊甫一上臺就跟大家保證說,這是一堂大家一定學會的課程,簡單口訣就是「叫叫CD」。

如何使用就是今天的主要課程內容,原來第一個「叫」是要輕拍肩膀確定患者有無意識與呼吸,第二個「叫」是盡快用指定的方式請人撥打119,並請人拿AED,第三步驟「C」施行CPR,第四步驟「D」是使用AED電擊並請勿接觸病人,四步驟是否非常簡單呢?講師最終的提問為大家做了總結,AED的電擊目的居然是讓傷患心跳停止(去顫),然後再恢復正常心跳,所以CPR與AED是要同時進行的。

另一個問題是傷患何時要施以AED?答案是只要是沒有呼吸與意識,就要進行。志工張寶却課後說:「慈濟的精神就是救度眾生,搶救生命,培養悲心,平時學習AED的技能,讓我們在真的遇到狀況時,能夠願意、即時、馬上去付出!」

活動最後在〈祈禱〉歌聲中,全體與會者雙手合十、心口一念,為印尼震災祈福,祈求天下無災難,也結束了今年度最後一次的精進日課程。

圖左 :講師揚嘉俊一上臺就跟大家保證說,這是一堂大家一定學會的課程,簡單口訣就是「叫叫CD」。第1個「叫」是要輕拍肩膀確定患者有無意識與呼吸,第2個「叫」是盡快用指定的方式請人撥打119,並請人拿AED,第3步驟「C」施行CPR,第4步驟「D」是使用AED[攝影者:鄞杏書]
圖右 :全體人員雙手合十、心口一念,齊唱「我的心 在靜思中感恩 我的心念上達諸佛聽 大家心口一念 化解惡念結善緣 祈求天下無災 歲歲年年……」為印尼震災祈福,祈求天下無災難[攝影者:鄞杏書]

圖左 :竹筒回娘家的大桶子,正準備乘載大眾的祝福,將一分分祝福送給遠方需要幫助的家人。[攝影者:鄞杏書]
圖右 :回想竹筒歲月的歷史,1966年證嚴上人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並帶動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出門買菜前,投下五毛錢到竹筒裏,儲蓄救濟金,這就是「竹筒精神」。[攝影者:鄞杏書]

圖左 :六點四十分高雄靜思堂一千三百多人齊聚,今天不僅是高雄慈誠委員精進日,也要祈福印尼震殤,體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攝影者:蔡銘豐]
圖右 :志工張寶却說:骨髓捐贈不僅幫助一個人,更是幫助整個家庭,讓受髓者生命能夠重生和得到生存下去的機會,期望這樣的風氣,每個人都能夠認同,發揮自己生命的良能。[攝影者:蔡銘豐]

圖左 :培訓志工陳怡臻說:「上人說一念心起,就要恆持剎那。看到很多師兄、師姊拿竹筒出來捐,才知道原來投竹筒不只是一個小善念,在災難來臨時也真的能夠幫助他人,看到竹筒回娘家,我真的很感動。[攝影者:蔡銘豐]
圖右 :志工林景猷帶領著整齊的隊伍,排成五條動線,緩慢的前進,絲毫未見不耐煩的情緒,只有滿室祝福。[攝影者:蔡銘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