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大愛同行有情天 竹山國小現人文

大愛同行有情天 竹山國小現人文

E-mail 列印
遠看南投縣竹山國小的校舍,和慈濟的靜思文化有些神似,在竹山國小教務主任梁明解說下得到答案。

2018年9月29日慈濟臺北市第二聯區榮董及松山區培訓、見習志工,一行三百八十人,分乘八部遊覽車,清晨六點 三十分由臺北出發,前往竹山國小、竹山靜思堂開始一天的參訪行程。

經過三個小時車程,來到創校於1899年,將近有一百二十年校史的竹山國小。1999年921地震之後,由於該校校園嚴重倒塌,慈濟基金會認養援建工程,「一包水泥一份愛,一根鋼筋一份情」,集合大眾的愛心,不僅參與校園重建,志工也將慈濟人文帶進校園,改變老師教育孩子的方式。

◎靜思語帶入校園 淺移默化師生言行

曾經得到師鐸獎的梁明主任,幽默親切的表示自己曾經是個嚴師,在接觸慈濟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用《靜思語》和學生分享,改善師生關係,偶爾自己習氣來時,學生也會用《靜思語》來回應,在在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言行身色,《靜思語》把上人的法帶到校園來。

沒有人告訴他慈濟的好,也沒有參加培訓,梁明自己走入慈濟,每天站在校門口擁抱孩子,他說:「你所走過的痕跡,都是你未來的養分。」懇切的表示他所有榮耀都來自慈濟。

聽完梁主任的分享,學員彭文松心有戚戚焉的說:「學生時代沒有好的因緣,遇到瞭解自己的老師,曾經做錯了事,人生浪費了一些時間。」所幸迷途知返,有緣認識慈濟走入正路。

另一學員黃曉慧說:「誠如梁主任的分享,希望不是只有硬體工程,更要有軟工程,有幸今生為人身,就如同有了很好的硬體,而硬體更需要軟體工程加強,這軟體工程就是要自己培養無常因緣觀,熟練靜思語、身體力行聽聞佛法,祈願自己持續努力」。

◎薰法香洗心垢 長養悲心菩薩道

中午時間,來到竹山靜思堂,感受慈濟家人熱情款待,並享用竹山風味自助式午餐。餐後,遠從草屯專程來的志工洪啟芬醫師分享生命經驗,他表示2007年以前每次出國都是旅行、購物,這樣的行程安排在認識慈濟之後改變了。如今,他出國不再是旅行、購物,而是賑災、義診,醫生工作非常忙碌,洪醫師再忙碌,每天清晨都會「薰法香」,他說:「上人每天講的法,總有幾句幾乎是針對自己講的,那就是洗滌自己心垢的妙法」。

除了自己開業的診所、海外義診,也定期到草屯啟智教養院關心院童的身心,看診時,也跟有經濟來源的院童募款,為他們的來生結好緣。

洪醫師說:「當慈悲心離開了,你就沒有力量付出。」學員魏文媛認為這句話提醒她要更細微,在長養慈悲心下功夫,在對人生道場所遇到的人、事、物,貪、嗔、癡,能更有法應對。「梁明主任對教育的熱情,讓我看見了一個畫面,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他的慧詰能把《靜思語》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讓上人的法能夠得以實踐,真是上人好弟子的最佳典範。」魏文媛感佩地說。

◎把握因緣盡心力 邀約萬人善心植福

資深志工張方惠分享訪視經驗:「每個月經手的個案,除了定期訪視,在經濟上也給予援助,每月募得的款項,根本不夠支付訪視戶的需求。這還不包括突發狀況、急難救助。」慈濟隨時關注社會弱勢與急難的需求,且適時有志工發心馳援,除此之外,也需要更多社會人士慷慨解囊的支持。

「再美麗的彩虹在天邊,也會有消失的時候。」接觸慈濟三十幾年,曾參與早期慈濟單張月刊編輯的學員鄭榕英深深體會洪啟芬醫師的這句話,她說:「人世間美好的事情到最後等於零,回歸於零,再美麗的事情都是一瞬間,真的是要把握當下。」洪醫師發了大願要募一萬個會員,為了募心募款,用「瓷杯」來鼓勵善心人士,加入植福的行列,真可謂用心良苦,是一個學習的典範.。

即將成為上人的弟子的鄭榕英,見習了三年,上人的毅力與智慧是她崇敬的目標,一年的培訓更了解要把握難得的因緣,在善的團體裡盡一份心力,讓社會祥和、世界無災無難。期許自己受證後是上人的好弟子。

曾參加社區父母恩重難報經演繹的見習志工黃為慈,在《子過》演一位叛逆的孩子,他說:「一開始我也沒有特別的感覺,想到是師姊找我演,就想把事情做好就好。後來看到好多人來看演繹,真的好感動。今天來參訪希望工程,如證嚴法師說:『對的事,做就對了。』」

◎希望工程綻放 見證大愛足跡

認識慈濟已經超過十五年的見習志工許景勝,是志工姿燁的同修,一起做環保,也曾關懷樂生療養院院生,覺得自己是個鐵漢,可是每年參加歲末祝福,看到慈濟大藏經都感動到哭,今天參訪竹山國小,看到921災後救災影片,也感動得流眼淚,慈濟人無所求的付出,許景勝決定明年加入志工培訓的行列。

曾在臺大教書的志工陳少傑,看到學生寫給梁明主任的話:「生氣是短暫的發瘋。」很有感受。常常對家裡師姊發瘋的他,希望師姊多體諒。看到921災後影片,證嚴上人在臺中坐鎮指導救災,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非常感動。在1970年即認識慈濟,可惜因緣不具足,現在開始做環保,未來也希望加入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盡一份心力。

見習志工丘瑩君跟慈濟結緣很早,每當慈濟有負面新聞時,她都會站出來替慈濟說話,她說:「慈濟對社會及國家做出的奉獻是有目共睹的。」第一次參加慈濟活動,感覺到慈濟人愛人如己、大慈大悲,有很多的感動,她表示:「臺灣人何其有幸,有上人、有慈濟人護衛著臺灣,臺灣的平安是慈濟人福報的累積。」因為今天的參訪,讓她對慈濟有更多的認識。

未到竹山參訪前,以為竹山鎮在竹林中或是樹叢中,車子從竹山交流道下來,看到的是一個純樸的小鎮,竹山地區慈濟志工洪浚圭、石添勝帶領竹山慈濟志工全程接待,從茶水、點心、午餐到結緣品都感受到到竹山人濃濃的人情味。參訪過程,大家都感受到到占地5.7公頃百年學校竹山國小,因為慈濟基金會協助重建因緣將慈濟人文帶入校園。

每當有災難發生,慈濟人總是最先伸出援手,從關懷、膚慰到經濟支援,甚至家園、校園重建都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付出,慈濟志工責無旁貸扛下人力付出、也誠心募款,讓無常事件發生時,安定人心、儘快恢復正常作息。今天的參訪不僅讓大家感受竹山人的熱情,也為慈濟人的善行、募款做最好的說明,實地見證全球慈濟人大愛的足跡。

圖左 :臺北市第二聯區榮董及松山區培訓、見習志工,共有三百八十人參訪竹山靜思堂、竹山國小。[攝影者:郭淑靜]
圖右 :洪啟芬醫師表示,2007年以前每次出國都是旅行、購物,在認識慈濟之後改變了,改變行程出國不再是旅行、購物,而是賑災、義診,還發了大願要募一萬個會員。[攝影者:郭淑靜]

圖左 :當慈悲心離開了,你就沒有力量付出,洪醫師的話,提醒了魏文媛(前右一)要更細微,要在長養慈悲心下功夫。[攝影者:葉素貞]
圖右 :黃曉慧(左後三)說要培養無常因緣觀,熟練靜思語、身體力行聽聞佛法,祈願自己持續努力。[攝影者:郭淑靜]

圖左 :見習了三年才培訓的鄭榕英(左三),洪醫師的分享,讓她體會人世間美好的事情到最後等於零,回歸於零,再美麗的事情都是一瞬間,真的是要把握當下。[攝影者:郭淑靜]
圖右 :家裡有八位榮懂的林鷹嬌(左),一路由兒子陳尚修照顧著。[攝影者:蔡宜蘭]

圖左 :榮董召集人鄒少遊(右一),同修翁珍珍(左二)雖然走路不方便,依然努力邀約,陪伴會眾參訪。[攝影者:蔡宜蘭]
圖右 :幽默親切的梁明主任分享:「竹筒蓮花在說法,展現菩薩精神。」設計竹筒蓮花的志工洪浚圭,是希望大家能發菩提心,六度萬行菩薩道。[攝影者:郭淑靜]
圖左 :竹山的家人以一首「手牽手」手語,帶動松山、信義、南港的家人,讓彼此心手相連凝聚在一起。[攝影者:葉素貞]